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9月7日

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2021年9月7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无新增境内确诊病例和境内无症状感染者。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例和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例。新增出院病例4例。

截至2021年9月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61例、境内确诊病例(含境外输入关联病例)523例。累计出院1636例,累计死亡1例。尚在院治疗47例。

新增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情况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

男,32岁,中国籍。9月4日从阿联酋乘坐EK36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

男,49岁,中国籍。9月3日从马来西亚乘坐CZ350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

女,25岁,中国籍。8月19日从孟加拉国乘坐CZ392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4:

男,39岁,中国籍。8月28日从缅甸乘坐CZ3056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新增4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经进一步检查和专家会诊,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新增6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

男,35岁,中国籍。8月21日从缅甸乘坐CZ3056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

男,23岁,中国籍。9月2日从英国出发,先后乘坐KL1280、CZ308航班于9月4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3:

男,45岁,中国籍。9月3日从埃及乘坐MS958航班于当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

男,35岁,中国籍。8月31日从土耳其乘坐TK72航班于次日飞抵广州入境。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

女,12岁,中国籍。8月26日从吉尔吉斯斯坦出发,先后乘坐EK2344、EK362航班于8月28日飞抵广州入境。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5入境后,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6:

男,47岁,中国籍。6月28日从印度尼西亚乘坐货轮于8月29日抵达广州,按全程闭环管理程序在货轮隔离。隔离期间检测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即转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治疗。

9月7日下午,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2021年度新闻发布会第121场)。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陈斌通报了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新进展情况。

本次疫情的感染者均在潜伏期内发现

社区传播风险较低

9月6日0至24时,我市无新增境内感染病例报告。本次疫情全市累计报告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情况稳定。

本次疫情全市累计报告的这2例无症状感染者,均在主动排查中发现,均在潜伏期内发现。经过省市区三级疾控人员夜以继日的流行病学调查,该2例本土感染者与此前入境阳性病例杨某(入境后在东海大厦隔离)的新冠病毒核酸序列高度同源,3名感染者属同一传播链。专家研判,本次疫情涉及的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均已有效管控,社区传播风险较低。

截至9月7日11时,初步甄别在穗密接者102人,已全部落实集中隔离措施;已排查到在穗次密接者853人,全部落实健康管理措施,所有密接和次密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当前,已对本次疫情涉及的98个重点场所全部实施终末消毒,并落实“一场所一案例”,指定专人负责,实行清单管理。对涉及到的人员逐个摸底造册,实施全覆盖核酸检测,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截至9月7日11时,越秀区、白云区、海珠区、天河区部分街道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同时其他相关区开展重点人群核酸排查,本次疫情累计核酸采样637392人次,已出结果均为阴性。

广州作为重要口岸城市和对外开放门户,我们始终把严防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当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高度重视、高度警醒,从快从严从实,提档升级落实防控措施。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同步提级流调、科学划分重点场所、实施核酸排查、追踪密接和次密接者等。

近日,部分市民可能收到短信或者电话提醒,有的健康码可能变成黄码。遇到这种情况,请大家不要过度焦虑和担心,只需按照相关指引,及时配合完成核酸检测等指定防控要求即可

如何判断密接、次密接?

广州疾控最新回应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周斌介绍,对于近期广州市报告的两例感染者,疾控部门都是通过提级流调的方式,对风险区域和风险人群进行管控,“‘抢跑’策略为本地疫情防控筑起有效防线,这也是是上一轮我们应对德尔塔引起的疫情积累的经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6日的发布会介绍,提级流调的方式,就是对于接触最密切、感染风险最高的密切接触者按照疑似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甄别密接及次密。

“这里需要跟大家科普下疾控部门判定密接的基本原则。是否判断为密接还是次密接,通俗来理解就是查看市民与感染者或者密接接触时,是在室内还是户外、口罩戴得到不到位、距离隔得是不是到位。”

张周斌说,因此,市民和感染者或者密接在相对密闭、通风不佳的环境和场所,没戴口罩或距离间隔在1米以内发生接触,就极有可能被判断为密接或者次密接,被纳入管控。

防护不到位的市民遇到这种情况或被提级管控
做好日常防护很关键

他提醒,随着流调的提速以及管控深度的增加,一些个人防护不到位的市民,一旦与病例或密接有近距离接触或者比较密切的时空交集,就有可能遇到提级管控。

“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老生常谈的再次提醒市民,日常防护上仍然要非常重视,特别是要减少在密闭、不通风场所的聚集活动、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室内环境规范佩戴口罩,尤其是不通风、狭小的场所,如电梯、公共卫生间等地方,进去一定要戴口罩。做好这几点,不仅是保护自己的方式,也可以尽量减少对自己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另外,在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不少市民被赋黄码,需要接受核酸检测。为此,全广州市开设了52个“黄码”人员免费核酸检测点,全天24小时为市民开展采样和检测,并提供6~12小时之内出具核酸检测报告的便民服务。

张周斌最后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进行,对风险人群、重点场所的排查、精准管控到位后,防控策略也会逐步从应急状态下的“抢跑”策略,逐步回到常态化,防控措施讲会动态调整,生活状态也会逐步恢复正常。

只要每位市民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成为自我防护的“优等生”,那么任何风险我们都能从容应对。

另外,继越秀区、荔湾区后,

广州又有多区发布最新通知,

公布“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点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河区

26家“黄码”人员核酸采样点公布

记者从天河区卫健局了解到,天河区在21个街道启用26个粤康码黄码人员核酸检测采样点,持粤康码黄码的天河区居民可与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指引尽快前往专门专采绿色通道免费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时,请携带身份证,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隔,不交谈,不聚集。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珠区:

18条街道和6所医院设36个“黄码”人员核酸检测点

据广州海珠发布

9月7日下午最新消息,

为满足“黄码”人员的核酸检测需求,

海珠区18条街道和6所医院

共设36个“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点,

采样点名单公布。

详情如下

近日,有市民在出行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健康码变成了“黄码”,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疫情防控大数据分析,近期在疫情重点区域停留过的人员且未完成核酸检测者,健康码会被赋予“黄码”。变成“黄码”的人员或收到相关短信提醒的人员,请第一时间前往就近的核酸检测点进行检测。

为满足“黄码”人员的核酸检测需求,海珠区18条街道均设“黄码”人员核酸检测服务点,请“黄码”市民携带身份证就近前往核酸检测点接受核酸采样检测,有序按照工作人员指引排队采样,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交谈,不聚集。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各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云区

设29个采样点为重点人群提供核酸采样服务

记者从白云区卫健局了解到,白云区在29家医疗机构设置专门核酸采样点,为重点人群提供核酸采样服务(具体服务时间请咨询有关医疗机构)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持粤康码黄码的白云区居民可与就近的医疗机构联系,按照医疗机构的指引尽快前往专门专采绿色通道免费进行核酸检测。检测时,请携带身份证,戴好口罩,保持1米以上间隔,不交谈,不聚集。

持黄码期间,请避免前往公共场所,适当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做好个人及家人的防护。在完成“3天2检”(即检测2次核酸,2次时间间隔大于72小时)且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系统将解码黄码,转为绿码

市民可通过“粤康码”或“穗康码”小程序查看核酸检测结果,发热门诊、急诊6小时出报告;普通门诊等人群12小时出报告;“愿检尽检”人群24小时出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码、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

来(返)广州南沙人员采样点有调整

记者从南沙区获悉,为方便黄码、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返)南沙人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南沙区在多个医疗机构设置专门核酸采样点(具体采样点地址见下表),专门为上述人员提供核酸采样检测服务。

另外,目前多地的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多个中高风险地区下调风险等级,外省低风险地区来(返)粤人员抵粤后无需测核酸。

采样期间,请携带身份证有序按照工作人员指引排队采样,主动出示粤康码、行程码,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交谈,不聚集。如有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小时服务!

从化“黄码人员”免费核酸检测点在这里

为方便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返)从化及“黄码人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从化区在1个医疗机构设置专门核酸采样点(具体采样点地址见下表),专门为上述人员提供核酸采样检测服务。

如您近14天内曾到过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来(返)从化或健康码标注为“黄码”,请到专门核酸采样点接受核酸采样检测(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的人员,可无需落地采样检测)。

采样期间,请携带身份证有序按照工作人员指引排队采样,主动出示粤康码、行程码,全程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不交谈,不聚集。

在核酸检测结果报告前,请您留在家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仍需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不前往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有发热、咳嗽、味觉或嗅觉丧失等不适症状立即前往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

来(返)从化人员核酸采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新疫情风险等级提醒(9月8日 9:0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穗卫健宣、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东省卫健委网站、广州海珠发布、广州南沙发布、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