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蔓延,莫莫格保护区出现了生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环境问题,导致白鹤栖息生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白鹤东部种群的保持和发展受到了威胁,白鹤种群的保护迫在眉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白鹤隶属鹤形目鹤科鹤属,莫莫格湿地是白鹤越冬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1、白鹤概述

白鹤隶属鹤形目鹤科鹤属,在1773年,由Pallas命名,在1996年即被列为一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16年以“极危”一类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U)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野外种群总数不超过4000只,该物种属于大型迁徙涉禽,主要的迁徙期分为春、秋两季,经环志记录和证明的东部种群是白鹤野生种群中数量最庞大的一支。

这一种群在雅库特亚纳河苔原湿地的6-8月进行繁殖,从9月后陆续踏上南迁的行程,经俄罗斯一路南下,并在湖区周边的自然湿地环境过冬,于翌年的3-4月开始春季的北归迁徙。迁徙途中,白鹤会在湖泊、河流等湿地环境进行补给和休息。

近几十年来,吉林作为东北产粮大省之一,为了缓解经济发展与人口剧增的压力,湖泊河流变得逐渐干涸,部分则进一步变成了耕地,严重地改变了自然湿地内外的结构和功能,消弱了湿地蓄水和孕育自然生命的能力。

引起了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减弱、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诸多的生态问题。农民对于湖区鱼类的私自滥捕也对白鹤等水鸟的栖息环境与食源条件造成负面的影响。

2、栖息生境选择

通过对水鸟来进行生态系统的评价,能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去反映自然生境的变化,对于人类自身的参考价值更高。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至今的一百年间,由于人为扰动剧烈,使得全世界湿地面临着巨大的破坏。

据研究表明,19世纪以来,全球丧失了几乎一半的自然湿地,而栖息地不可逆地丧失对于依赖湿地环境生存的水鸟种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生境是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在其某一生活史阶段,为了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所占据的空间及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湿地退化和丧失的背景下,及时地开展水鸟生境适宜性研究是有效保护水鸟及其生境的前提。天然湿地景观类型复杂多样,能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的条件和环境,同一区域的湿地中不同的湿地景观类型往往被一种或是多种类别的水鸟所利用。

基于研究对象(水鸟)与栖息地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形势来进行对于生境的评价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野外取样法、遥感与GIS技术等。影响自然湿地水鸟生境的因素众多,包括人为以及非人为因素,对水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素包括食源丰富度、水位周期变化、湖区放牧、典型植被的盖度以及高度等因素。

滩涂类型的生境对于水鸟的吸引能力最高,跟踪鸟类50%以上偏好于该类型生境。莫莫格自然湿地的退化和丧失是影响经此越冬迁徙水鸟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研究区城市工程建设以及耕地面积的大幅增加,研究区的生境遭到破坏,使得莫莫格白鹤等水鸟的栖息地生境退化程度加剧、生境质量水平不断下降。

保护区的油田开采、水利工程建设、围堤屯田造塘以及不合理浇灌系统的配置使得莫莫格湿地的自然水文条件不断恶化,部分区域出现水文调节功能的失常甚至是丧失,这些负反馈使得保护区内水源供给紧张,并造成湿地的旱化和盐碱化,对该区域内的水鸟的栖息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威胁。

02

了解越冬白鹤生境的选择特征,人工生境的藕塘和水稻田是其觅食源

莫莫格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直接导致白鹤生境适宜性变化,寻找白鹤生境选择变化的影响因子,对白鹤的生境适宜性评价则显得尤为重要。生境适宜性模型通过物种的分布数据和对应物种在区域中的各类环境变量因子两类数据进行构建,定量进行环境变量因子重要性的评价。

获得各环境变量因子对于物种的生境适宜性程度,为白鹤生境保护以及白鹤种群保护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白鹤分布点数据通过卫星跟踪获取。点位信息包括白鹤迁徙过程中的众多信息,如飞行航线、停歇时间和飞行速度等等。

由于越冬白鹤会有夜宿停歇的特点,可能会在邻近的位点周围产生众多的跟踪点位,以及处于飞行状态的定位点不能说明该点位的下垫面景观类型为白鹤选择的生境。莫莫格的水文情况复杂,研究区内形成了水泡、泥滩地、草本沼泽、盐碱沼泽星罗棋布的景观格局,湿地类型变化随水文形势而变化,不同类型的景观斑块存在转换速度快的特点。

人工生境的藕塘和水稻田等生境已经渐渐成为了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的重要觅食源,由此造成了白鹤与人类活动区域之间的叠加区域加大的情形。研究表明被跟踪的白鹤个体均有在农田进行栖息的行为,不过大多数白鹤个体还是偏好植被沼泽类型的湿地。

白鹤在莫莫格内的分布位点大多为日间觅食位点,这可能就导致模型预测的白鹤适宜生境更加偏向的是对于白鹤觅食行为适宜性,而针对于白鹤夜宿地的关联适宜生境缺乏探究。因此,我们在利用模型做预测分析的同时应该全面了解白鹤行为习惯并结合莫莫格景观格局的时相变化,以便更好的利用模型来进行评估和预测。

距离泥滩地的距离越近,白鹤出现的概率越高,当土地斑块距离泥滩地在1000米内,对白鹤生境选择的影响较大,距离在超过1000米后的生境,影响则渐渐减缓。距离居民工矿的距离则表明,人为扰动对白鹤生境选择的影响程度在500米处达到最高值,往后随着距离人为扰动区域的距离增加,对白鹤的生境选择影响越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殖塘、居民工矿、林地、河流、盐碱地、盐碱沼泽以及草地在5个变量模型的重要性结果排布中,均显示较低的重要性,因此这些环境变量因子的加入对模型模拟的精度增益不大,说明了这些景观类型对白鹤的生境选择的影响程度较低,能为其提供的栖息条件较少,生境适宜性差。

结语:生境稀缺性结果可以反映出区域生境板块/类别的生态稳定程度。莫莫格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加剧,斑块形状趋于单一,优势景观类型连接性下降,土地利用多样性水平升高。泥滩地、水泡、草本沼泽3个湿地类别对白鹤生境选择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