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在出生以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表情也是很丰富的,一会儿咧着小嘴儿笑,一会儿皱着眉头要哭,模样非常可爱。婴儿爱睡觉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有一些婴儿睡觉不踏实的现象,就比较让爸爸妈妈担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妈妈反映,宝宝睡觉总是一惊一乍,有一点声音就吓醒了,觉得是不是宝宝被惊吓到了,用不用去看看医生?

其实,新生儿睡觉轻,一惊一乍属于正常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三方面原因。

睡眠周期的快速眼动期

新生宝宝睡觉的时候,有一点儿声音或者震动,或者根本就没有声音,他有时四肢惊跳或者抖动,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宝宝睡眠浅,是他们的生理特点。

睡眠过程有四个阶段为一个周期,分别是第一个阶段入睡期、第二个阶段浅睡期、第三个阶段深度睡眠期、第四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期。

入睡期,婴儿从清醒转变为睡眠状态,心跳、呼吸、眼球运动、脑电波都逐渐缓慢,进而进入浅睡期。

肌肉彻底放松,脑电波也变得更慢,宝宝就进入了深度睡眠期,心跳和呼吸也变得最慢,宝宝这时候睡得很香,不容易醒。

持续一段时间的深度睡眠,睡眠时间就会进入到第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期。快速眼动期,宝宝的眼睛虽然是闭着的,但是眼球在闭着的眼皮里很快地左右移动,呼吸也不再平稳,心跳加快,属于快要醒过来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生儿的睡眠特点就是,睡眠周期比较短,在睡眠周期里第四个阶段,快速眼动睡眠期占的比重比较大,所以有一点动静都容易刺激到他、惊醒他。

新生儿的惊跳反射。

惊跳反射是一种本能反应,是突发刺激前庭或者没有预料到的感官行为。比如,突然的汽车鸣笛或者是突然的强光,我们就会有惊讶的反应,瞪大眼睛、背部突然伸直等等。

惊跳反射,宝宝出生到3个月的时候会多见一点,随着宝宝大脑发育的不断完善,在5个月左右就会逐渐消失了。所以我们看到5个月以内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会突然一惊一乍的,这就是大脑发育不完善的惊跳反射现象。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宝宝的惊跳反射在被妈妈抱起来的时候会有明显好转。如果宝宝有持续性、反复性四肢抽动,就要及时找医生看看。

新生儿一惊一乍的现象不属于睡眠问题,家长也不用过度担心。但是,宝宝睡觉习惯是一点点养成的。如果孩子过了5个月大,甚至都好几岁了,还是有一点动静就惊醒,那就是很不好的睡眠习惯了。

宝宝睡觉睡不踏实,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所以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习惯,拥有高质量的睡眠就很重要。

睡前不要让宝宝吃得太饱。

有的妈妈认为,孩子吃得饱才能睡得安稳,其实孩子在睡觉前吃太多东西是很不好的习惯。睡眠中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弱,肠胃消化不良,容易造成腹泻、腹痛、腹胀。孩子不舒服就会经常出现睡觉不踏实、哭闹的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检测宝宝是不是缺少维生素D,或者微量元素钙。

宝宝如果总是睡觉不安稳,也有可能是宝宝体内缺少维生素D,或者微量元素钙。缺少微量元素和钙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宝宝大多体现为睡觉不踏实,一晚上哭醒好几次的情况。我们应该带孩子去正规医院检测,然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补充维生素。

不要让孩子从小睡在很安静的环境里。

有的孩子从出生就在“绝缘”的环境里成长,绝对干净、绝对安静,这样也是很不好的。宝宝在特别安静的环境里睡觉,就会形成习惯,有一点动静就醒了,家长走路不敢走,吃东西都怕吵醒孩子。

但是,我们看人家有的孩子家里电视剧开得声音很大,孩子照样睡得很香。所以,孩子从出生以后,家里的大人在孩子睡觉的时候,就应该正常走动,正常说话,只要不是有特别突兀又大声的声音就好了。

孩子睡觉突然惊醒、哭闹,我们应该怎么办?

宝宝睡觉突然惊醒,也许他并没有真正地醒过来,我们不要着急把宝宝抱起来。妈妈可以把宝宝变成侧卧的姿势,轻轻拍打孩子的后背,一边拍打一边哄宝宝入睡。如果宝宝哭得很厉害,就把宝宝抱起来,搂在怀里哄宝宝接着睡。

好的习惯是一个良性循环,坏习惯就是恶性循环,宝宝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好习惯的培养,爸爸妈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