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延平郡王郑经利用“三藩之乱”,出兵收复福建漳州,清廷海澄公黄芳度走投无路投井自杀。

郑经下令把他的尸体捞上来大卸八块,将他已经入土安葬的父亲挖出来开棺戮尸,最后,还将漳州城内黄氏一族无论老幼全部处死。

郑经为什么要诛灭黄氏一族呢?因为郑氏和黄氏有着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黄两家结仇,还要从黄芳度的父亲黄梧说起。

黄梧,字君宣,福建漳州人,曾在清廷平和县担任衙役,后来杀掉知县,归附“国姓爷”郑成功,颇受重用,被授予中权镇左营副将。

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揭阳战役失利,郑成功以“擅自出兵,不听郭遂弟之谏,以致丧兵失将”的罪名,将苏茂处死。

此举引起部下将领不满,他们认为:“论茂揭阳之败,无非天意,岂战之罪?虽不从郭遂弟之言,其气可以吞敌,何至于此?况茂战功难于枚举,非他人可比,藩主如此施行,岂不令人寒心!”

客观而言,苏茂失利,罪不至死,郑成功对此心知肚明,但还是将他处死了,这是因为当年施琅和郑成功发生矛盾逃走时,苏茂曾帮助躲避,并且偷偷放走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让郑成功对苏茂一直怀恨在心,但“欲杀之而无由”,揭阳失利,正好给了郑成功报复的借口。

郑成功坚持抗清多年,誓死不降,这一点值得赞扬,但他的性格和才干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很多部下将领都认为郑成功“刻薄寡恩,百战之功毫无厚赏,偶尔失利悬首竿头”。

郑成功与同时期的抗清名将李定国相比,实有天壤之别,可惜时至今日,人们只知道郑成功是抗清英雄,而李定国则鲜为人知。

苏茂之死,让黄梧十分恐惧,担心遭到郑成功报复,因为揭阳战役时,他曾表态支持苏茂,并说过“战则必胜,何用退兵”之言,坚定了苏茂主动出击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梧虽然惶惶不可终日,但尚未产生降清的念头,后来两件事情的发生,才彻底将他推向清廷。

第一件:郑成功的叔叔郑鸿逵霸占了黄梧在厦门住所,黄梧很不高兴,可不敢得罪郑家人,只能忍气吞声;

第二件:清军攻占漳州和泉州,随时能出兵攻打海澄县,形势对明军很不利。

镇守海澄县的黄梧,经过反复权衡,决定将海澄献给清廷当投降的见面礼,这样的话,就不用继续在郑成功麾下整天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廷闽浙总督李率泰和定远大将军济度大喜,立即派出部队前往支援,在清军帮助下,黄梧消灭了不愿投降的其他明军部队。

黄梧和副将苏明带领各级官员80余人、士兵1700余人并和红衣大炮300余门正式向清廷投降, 将海澄移交给清军。

郑成功闻讯,急忙派部队赶来救援,但为时已晚,只抢走部分粮食和器械,无法击退清军收复海澄。

海澄是金门、厦门的门户,也是郑成功部队的粮草辎重基地,它的失陷,给明军造成极大的损失,史书记载:

“查城中所贮粮粟二十五万,军器、衣甲、铁器不计,其将领私积者又不计。”

“ 赐姓公未得台湾也,积蓄皆贮海澄,铁甲十万付,藤牌、滚被、铣炮、火药皆以数万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澄失陷的消息传来,明军“诸将皆失色”,郑成功痛心道:“ 本藩正欲刻期北上,争衡吴越 , 只因海澄一失,遂尔中止。”

与损失惨重的郑成功相反,清廷顺治皇帝眉开眼笑,下诏对黄梧及部下进行册封和嘉奖:“ 黄梧着加优典,封为海澄公,照例给与软印。其标下各员。从优议叙具奏。”

在黄梧的招降下,仅半年时间,郑成功部下就有都督总兵一员、副将五员、参将八员、游击二员 、都司四 员、守备三员、千总七员、把总八员、闲散官六员、文职二员 、旗鼓中军一员、操官四 员、义将一员、大小各官共五十二员,兵三千二十六名向清廷投降。

没过多久,郑成功部下将领蔡禄、郭义、罗铛等人擒获中匡伯张进、总兵朱受,拆毁铜山城垣房屋,率官一百八员,兵四千四百名,兵民家口万余人渡海降清。

据统计: 降清12年中,黄梧一共招降郑成功部下文武官员200余人、士兵数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通水战的黄梧,补齐了清军不谙水战的短板,黄梧为向清廷表忠心,亲自率兵攻下闽江罗星塔要塞,又和清军一起收复闽安镇。

战后,论功行赏,黄梧被顺治皇帝授予太子太保,并赐甲胄、貂裘。

郑成功处境日益艰难,不得不将目光对准荷兰人占据的台湾,收复台湾后,郑成功的窘境才得以缓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即位后,黄梧更是向清廷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平海五策》,给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灾难,仅此一恶,黄梧就足矣遗臭万年!

清廷对立有大功的黄梧给予厚赏,封他为一等海澄公,许世袭12次。

黄梧从此成为降清的汉人里,爵位排第6的人,仅次于封王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吴三桂、孙可望5人。

清廷依照黄梧的《平海五策》,处死了郑芝龙、掘了郑氏祖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消息传来,郑成功顿足望北而哭,说道:“若听儿言,何至杀身!” ,随后向西切齿而骂道:“生者有怨,死者何仇?敢以此结不共戴!倘一日治兵而西,吾不寸磔汝尸,枉作人间大丈夫!”

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靖南王耿精忠造反,派人送信到漳州,请黄梧一起反清。

黄梧当时背上生了瘤子,览信后大吃一惊,不久病死,其子黄芳度袭爵,组织兵马抗击耿精忠和郑经的两支兵马的攻击。

漳州被攻破后,发生了本文开头黄氏被灭门的一幕,黄梧一脉的子孙至此断绝,但清廷感念他的功劳,允许其兄弟之子黄芳世承袭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