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在什么时候想到要换一个身份?这里的换身份指的是让自己拥有一个新的身份,原因在于现有的身份让自己厌倦。其实理一理,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不算很难,为什么要换身份,因为现有的身份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了,如果出现一种可能,新的身份可以解决某些问题的话,何乐而不为呢?这或许是最简单的初衷,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电影,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制服》是刁亦男导演的处女作,本片由贾樟柯担任监制。光是这两个人,基本上也就锁定了这部电影的题材属于现实题材,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影迷感觉到兴奋了。小建是一个裁缝,父亲因伤退休后生活没有着落,小建一家都靠着他的裁缝手艺过活,日子过得非常不好。某一天,小建因为一件没有人认领的警服突发奇想,如果自己成为一个交警生活或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于是,小建悄悄穿上了警服,此后,他的生活真的变了。

莎莎是一个音像店的店员,小建这个时候与莎莎邂逅了,他认为所有一切都是因为这件警服给自己带来的,于是,小建开始疯狂的迷恋这件警服了,并将原本的恶作剧转化为了一种更加直白的方式来为自己获得“意外收入”,小建停不下来了。而与此同时,警服看似带来了眼前的利益,然而小建的生活依旧是一团幻想组合而成的,看似美丽,谁也不知道这个泡沫什么时候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片属于一个有趣的题材,然而这个有趣的题材背后,显示出来的却是一种无力感。小建为什么要迷恋这身警服,原因也很简单,小建的生活糟透了,自己没有任何的这个年纪的人该有的活力,四周的生活环境不断地鞭打着他,将原本属于他的青春活力和自信慢慢地碾碎。小建受不了这样的生活,然而环顾四周,自己却无法依靠裁缝手艺对这一切有任何的改观。于是,小建在原有的生活中绝望了。

孤立无援的时候,人是会幻想自己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会怎么办。这个时候的小建对于“力量”是非常渴望的,而这种“渴望”最终转化为了一种荒诞的事实,小建得到了一身“属于自己”的警服,而这个警服,就如同小建渴望要得到的力量一样,开始发挥出来作用。

本片围绕着这身警服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讨论的重点核心就是在于小建所处的现实的动荡,与小建现有的个人的无力。对于现实主义电影来说,刺痛那些光鲜亮丽的外衣后面的真实是他的存在意义。贾樟柯喜欢做这点,刁亦男在自己的处女作中体现出来的也是这一点,这或许是第六代导演的主要标签。如果只是将这个现状当作为一个特定群体的集体属性的话,显然是没有意义的,然而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为什么他们都能看到这些现状,原因很简单,这些现状在当初的某一段时间内确实是长久存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只是长久存在,而且是身处这种现状中的人们却无力改变这种现状,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小建给莎莎送的第一件礼物是一个自己动手做的衣服,然而这个衣服并没有让莎莎高兴多久就丧失了意义,此后,小建借用“权力”来为自己和莎莎重塑秩序,这种“权力”的使用让小建开始着迷。这远比自己费尽心思去做一件衣服来得快,同时也能很好的让莎莎看到自己的更加完美的“形象”。这一切的背后显示出来的是小建在时代的洪流中展现出来的自卑。而这种自卑可以用权力很容易就消解。

一个看似大老板样子的人在小建这一身衣服面前一副衰样,来来往往的车辆在面对小建这身衣服的时候只能乖乖缴纳罚款,而前往莎莎音像店求一个说法的有钱人,在遭到小建这身衣服的威胁之后,也只能愤然离去。这一切都是这身衣服带来的“副产品”,而这种副产品,小建究其一生也无法通过自己的职业获得。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虚假繁荣带来的自信是有期限的,然而小建却疯狂的迷恋起来了这种自信,原因无外乎这种自信一旦建立起来,就没法停下去,因为莎莎在看着小建,一切都在看着小建,刚刚好转的生活也在看着小建。小建知道自己这是饮鸩止渴,然而却没有办法重新面对自己现实中的生活。

当一个社会开始用这种外在的条件来约束具有着普遍内心情感的人之后,所有的一切情感就会变得单一且脆弱。小建面对自己无法改变的现实的时候,能做的就只有寄希望于一种金手指来指点生活,因为现实确实没办法改变,而这种金手指带来的一切又都太容易了。生活如果能给与小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的话,这种事情原本不该发生的。然而现实却只能让小建穿上制服后,寻找那片刻的安慰。醒来后的小健的结局大家都能看到,然而更多的小建他们该在那个时候怎么办?这却没有人知道。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