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国人的“差不多先生”形象让人非常深刻,以至于胡适和鲁迅两位先生先后都写过相关文章。

1919年,胡适写了一篇短文《差不多先生》,开篇即点明,“差不多先生”是中国最有名的人,是全国人的代表,口头禅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事都差不多,所以,在“差不多先生”看来,红糖和白糖差不多,山西和陕西差不多,“千”和“十”差不多,八点三十分和八点三十二分差不多,事物之间虽有差别,但那些差别皆可忽略不计,以至于,“差不多先生”生病时,本该请的是东街的汪大夫,却请来西街的兽医王大夫,结果便是“差不多先生”一命呜呼。

胡适这笔触够辛辣的,直接让人一命呜呼了。然而这还不够,胡适还赠送了“差不多”先生一个法号,“圆通大师”,又刷了活人一把,想想,我们周围的“圆通大师”还少吗 ?

鲁迅发表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端午节》也刻画了一位“差不多先生”,这位“差不多先生”一开始喜欢说“都一样”,后来为稳妥之计,改为“差不多”。

不过鲁迅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与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还不尽相同,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形象是在处理自己的事情的场景中塑造出来的,而鲁迅笔下“差不多先生”形象更多体现在自己与外界的关系,由于他秉承人人都“差不多”的哲学,“学生出身的官僚就不少,和老官僚有什么两样呢?”“易地则皆然”,所以鲁迅笔下的“差不多先生”更像是一个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凡事逆来顺受的角色。

于是这位“差不多先生”在别人都去讨薪时仍然置身事外,理由还蛮充足,“教员一手挟书包一手要钱不高尚”,无奈一边以“高尚说”自我安慰,一边不得不面对快过节了却没钱买米揭不开锅的窘况,不仅如此,自个孩子在学校的学费还交不上已被催了好几次。

虽然对外面的事务这位“差不多先生”对外面的事情有万般的理由让自己逆来顺受,在家人面前可还是很“硬气”,向朋友借钱不得后,竟恍然大悟般让人去街上赊酒助兴,太太担心明日没钱还不上账,“差不多先生”满不在乎地说,那就让他初八下午再来。

对可以赊账的店家,“差不多先生”身上的逆来顺受似乎已经无影无踪而变得骄横起来了。

他跟太太的沟通也十分生硬。两人之间谈话,称呼是没有的,依据他们形成的“习惯法”,只要太太脸朝着他说话,他就知道这话是对他说的,一旦太太把头别向他处,就意味着谈话结束。这样的肢体语言,想来多少都缺少了夫妻之间一些必要的互敬互爱。

看到没钱过节,太太与他商量能否找点其他生计活,“差不多先生”数了几件都说挣不到,闹得太太最后干脆建议去买彩票,“差不多先生”一口拒斥,想来还是保留了一些“读书人宁可饿肚子也不沾歪门邪道”的气节。然后竟要要去读《尝试集》。

对于“差不多先生”,鲁迅下手没有胡适那么狠,直接让人家挂掉,只是让他陷于没钱买米和交小孩的学费的困窘,还有喜欢读读《尝试集》。《尝试集》是胡适的作品,在鲁迅的这篇短篇小说的最后出现了两次,鲁迅真是心心念念都在埋汰胡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