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总共经历十六任皇帝,在这期间,留给后世人们是数不尽地茶余谈资。

比如:靖难之役、郑和下西洋,这是成祖年间的。

说改组内阁制度、开办内书堂,确立太监政治地位,这是宣宗年间的。

说土木堡之变,宠信太监王振,夺位之变,这是英宗代宗年间的。

说宠信奶妈(万贵妃),增设西厂,这是宪宗年间的。

说开豹房、宠信太监刘谨,这是武宗年间的。

说二十五年不上朝躲着偷偷炼丹,这是世宗年间的。

说二十八年不上朝还闹出宫廷三大案,这是神宗年间的。

说只爱木匠不爱皇位,又宠信太监魏忠贤的,这是熹宗年间的。

说,十七年兢兢业业,到头来换来一场空的,这是思宗年间的。

这些大事儿,后世对它们的评论褒贬不一,有人说明朝皇帝专宠太监,有人说明朝皇帝喜欢翘班搞副业,甚至有人还说明朝皇帝就没有正经的皇帝。

后世这些说法,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要说有真凭实据的都没几个,大多都是人云亦云。

当然啦,真凭实据这东西我也没有,不过我倒是自己琢磨了一套看法,一套以利益为出发点,通过逻辑思维来拉扯、分析其中事件的一套看法。

下面我就给大伙说说,这大明朝的太监们,是什么样一个存在。

明朝的太监,跟之前那些封建王朝的太监们一个样,都是身体残缺,主要职业是入宫为皇帝和后宫妃子们服务的一类人。

但是明朝的太监,在宣宗皇帝朱瞻基的手上,生生地给拔高了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内庭十二监中的司礼监。

司礼监位于内宫十二监之首,在内宫太监当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并且能进这个部门的,基本上都是需要识文断字的,不识字?边儿玩去。

司礼监让大伙熟知的就是其中的两个“扛把子”职位,叫做掌印太监和禀笔太监。

掌印太监是负责盖章的。但是不是普通的章,掌印太监盖出来的章,在当时都已经生效变成有效政令颁布出去了的,反过来说呢,没这个掌印太监的章,这个政令就等同于废纸一张。

禀笔太监干嘛的呢?专门帮助皇帝批阅奏本的,也就是大明的专属名词,叫做“批红”。

相当于帮助皇帝批改内阁交上来的作业,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乍一看,嘿,这俩职位大得很啊,一个盖章,一个批红,这不就是妥妥的权力在手嘛。

要这么说,也对,这俩职位确确实实让太监们雄起了一把,过足了当官的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这个权力是谁给的呢?毫无疑问就是皇帝本人,甚至可以查到源头,就是宣宗朱瞻基本人。

是朱瞻基,开办了内书堂教会太监们读书写字,是朱瞻基,改组了内庭十二监,把太监的地位在无形之中地又拔高了。

但是,朱瞻基为什么这么做呢?

按理来说,他一个皇帝,有臣子不用,为何非得去折腾这帮太监干嘛呢?难道那些官员不是读书出身的?那些官员的学识就比不上才读书的太监?

从字面上分析,可以理解为朱瞻基变懒了,他把自己手中盖章和批红的权力分给了太监们,让他们代为执行。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完全不对。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朱瞻基绝不是为了偷懒而这样做。

第一、政治方面。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朱瞻基前期的生平。

他是洪武三十一年生,那一年,他曾祖父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传位给他的堂叔建文帝朱允炆。

而他的爷爷朱棣不服,联合在洪武朝被打压得很惨的勋贵们开启了浩浩荡荡地造反之路。

这叫靖难之役。

好在成功了,朱棣登上了皇位,但是当时朱棣也头疼怎么处理那些前朝旧臣,因为他是造反上位的,不是正统,说穿了武力镇压并不能代表别人就能心服口服。

于是朱瞻基他爹朱高炽就闪亮登场了,朱高炽从靖难功臣和勋贵这一序列分离了出来,以太子之位行监国之权足足二十来年的时间,把朝堂上的文臣们给收服了。

这样一来,朱棣的目的就达到了,他既想兵不血刃地收服文臣,又不想勋贵势力一家独大,所以才有了文臣和勋贵各自斗法的这种局面。

这种情况在古代政治上就叫做平衡,意思是指在朝堂上必须有两个不同的声音存在,皇帝坐镇中间,拉一派打一派,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政治目的。

比较可惜的是,这种平衡的局面,随着朱棣和朱高炽的接连去世而被打破。

下一个登基称帝的就是朱瞻基。他当时面对什么样的情况呢?

就是他叔叔汉王领导的勋贵们意图造反,而他本人又没有他爹和他爷爷那样的政治手腕去完全收服文臣,所以只能选择自己亲自平叛。

好在平叛是成功了,但是局势却没有得到缓解,朱瞻基自身还是岌岌可危。

在这个时候,朱瞻基就只能去依靠文臣,来斗倒那些领兵作战的勋贵们了。

为此,朱瞻基甚至不惜代价去拔高文臣的地位,他改组了内阁,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到了内阁手中。

而文臣们作为回报,自然也就尽心尽力地铲除勋贵的势力。

这也就是后来朱瞻基时期严查军队贪污腐败的由来。

但是,勋贵们被斗倒之后呢?朝堂上又出现了文臣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也不是朱瞻基希望看到的,这等于又是威胁到了他皇权的存在。

索性,朱瞻基干脆就把太监们抬出来,让那些太监们读书识字,再把盖章和批红的权力分给太监们,让他们去跟文臣集团斗。

第二、制度方面。

在明朝,全国各地的奏章进入京城到有效发回各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奏章进内阁,由阁臣们先行批阅,将批复意见写在一张小纸上再贴在奏章上,送到皇帝那里进行最终裁决,这就叫做票拟

2、等到皇帝看了或者是禀笔太监看了之后,用红笔写上最终意见,发到司礼监,这个过程叫做批红

3、司礼监掌印太监在收到所有奏章之后,对批复了的奏章盖印发回,对没有批复的奏章实行留中不发,这叫盖印生效

这种制度,有效地把决策权分离了开来,任何一方都没有机会能够独大起来,内阁虽然可以票拟但是没有批红和盖印这就是无效。

反过来,皇帝或者太监想要实行什么措施,没有内阁票拟也是扯淡。

在整个明朝,或许只有张居正的内阁时期可以做到一家独大,因为他既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同时又是掌印太监和禀笔太监冯保的政治盟友,并且内宫太后也全力支持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终究是个例,除了张居正,明朝自朱瞻基开始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够做到一家独大,连那个大权阉魏忠贤都不行。

这种三权分立的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其中任何一方独霸朝纲的可能。

就这样,明朝的内阁和司礼监的壮大,就是这位传奇皇帝朱瞻基一手造成的。

朱瞻基虽然夹杂着一些私欲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用制度来衡量标准的操作,在当时确实是罕见之举、惊世之举。

这种制度也很好地避免了因为皇帝个人能力的原因而导致拖累整个朝堂的存在。

这也就有了后续那个二十五年和二十八年不上班依然活得潇洒的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

内阁把皇权分离了一部分,太监们又把皇权分离了一部分。

对于一个勤政的皇帝来说,他会把批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三权分立的一个状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一起促进社会发展。

对于一个懒惰的皇帝来说,他会把批红权都放下去,坐看太监和内阁斗智斗勇。

这种情况后是人们通常说的,党争。

但是太监和内阁斗真的属于党争吗?下期大军会讲到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和东林党的那些事儿。

我是大军,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