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美国航空设计师文森特·伯内利在探索翼身融合技术,他希望通过特殊的设计将机身与机翼融为一体,在飞行中一起产生升力,增强飞机的飞行性能,为此他设计建造了UB-14试验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UB-14不一定是航空史上最传奇的飞机,它一定是造型最奇特的飞机之一,这是一架实验客机,整个造型和蝠鲼非常相似,虽然我们此前也曾介绍过另外一款也和蝠鲼很相似的XCG-16滑翔机,但UB-14更像

飞机采用全金属结构、硬铝蒙皮,上单翼设计,机翼前缘后掠、后缘前掠,造型和三角翼有点相似,不过翼展更大。机体背部与机翼翼根完全融合,独立的双人驾驶室位于机体前部上方,机体内是一个可以容纳14~18名乘客的客舱,客舱长3.33米,宽3.64米,高1.62米,舱内有照明和加热设备,客舱后方还有厕所和行李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动机舱突出于机体两侧前方,后方采用上翘的双尾撑结构,起落架为固定的后三点式,前主起落架有支撑结构与机翼下方相连。

UB-14总共有3架原型机,每一架都是在前一架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第一架原型机在1934年首飞,它安装的是两台普惠R-1690径向活塞发动机,单台输出750马力,对于空重仅稍微超过4000千克的客机来说还算够用。

不过第一架原型机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因为副翼控制系统维护不当而损毁,伯内利并不气馁,他随即稍加改进建造了第二架UB-14B,后来还曾使用两台布里斯托尔 Perseus XIVC径向发动机提供动力,该系列发动机最初输出580马力,后来能输出1200马力,根据UB-14B出现的时间它可能使用的是810马力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两架飞机修改了飞机的尾翼、引擎罩等结构,在整个30年代后几年都在测试、推销飞机,飞机甚至到了欧洲,还申请过跨大西洋飞行测试(因为滑跑性能和制造工艺方面的问题没有通过)。

二战爆发后UB-14飞机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至少它还没有为量产做好准备,在二战前期执行了一些运输任务,后来一切工作都被战争冲毁了,这款“飞天蝠鲼”也就不了了之。

UB-14B空重9200磅(4173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7500磅(7938千克),机长13.41米,高3.05米,翼展21.64米,最大飞行速度383千米/小时,巡航速度33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约20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