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我军曾用1个营攻占了国民党军的一个重要据点,但最后冲进去的仅有6人,全营伤亡600多人,这就是著名的配水池战斗。战后,满天飘着棉衣的棉絮,满地的残肢断臂。纵队司令员韩先楚向东野司令部汇报时,只说了两句话:“拿下了,外壕沟不需要工兵架设通道,烈士已把壕沟填平”。东野总指挥林彪听到消息后,也是流下了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令员韩先楚的汇报明显带有感情色彩,是气愤还是埋怨?林彪向来指挥果决,为人比较冰冷,而这次也是流下眼泪。造成一支部队伤亡超过95%,是指挥失误还是有意为之?通过复盘这场战斗,让我们来寻找原因。

林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先楚

1948年10月,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即将打响,首占锦州,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势在必行。

配水池坐落在辽宁省锦州市城北一公里距离的一座高地上,以前它是城市的供水设施,因而得名。对于平均海拔不足20米的锦州城来说,这个83米的高地,无疑是事关锦州存亡的军事制高点。

配水池

国民党军在锦州的最高指挥官范汉杰亲自部署配水池防御。范汉杰可不是一般人,黄埔一期毕业,德国陆军大学“海龟”,科班出身,实战经验丰富。拿到现在,也是猎头公司高管储备库里的重点人才。

范汉杰

他在配水池不足1平方公里的高地上,构建地堡14座,明暗火力点10余个,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工事有的厚达1米多;蛇腹型、屋顶型铁丝网6道;周围分布着百米宽的雷场;各种防步兵壕纵横交错,有的里面布下地雷,有的灌满了水。部署的1个加强连,全是8年以上军龄的老兵,且曾多次与日军交战,还有赴缅作战经历。就这样,范汉杰还不放心,战前又加强了3个步兵连、1个战防炮连、1个重机枪连和1个火箭炮排,共计800多人。国民党自诩“配水池是第二个凡尔登”。凡尔登是法国的一座著名要塞。一战时期,这座要塞足足阻挡德军10个月之久,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尔登

总攻锦州即将打响,配水池却牢牢钉在我军主攻方向的路线上。东野总指挥林彪召开作战会议时说:“配水池是锦州的门户,不打下它,就没有攻城的制高点,就拿不下锦州”。他叫来了韩先楚,把这任务交给了3纵。韩先楚打仗是个好手,国民党军都称他为“旋风司令”,但面对配水池他也感到有些棘手。当时,我们的火炮根本打不破国民党修筑的碉堡,而且,配水池阵地仅有1平方公里,一次摆不下太多进攻队部,同时,它距离锦州城太近了,国民党的援军10分钟就能到达。如果双方陷入僵持阶段,会直接影响总攻锦州的大局。韩先楚就想,如果我只用1个营正面进攻,国民党肯定有信心守下来,即使有援军也不会多,但是这个任务太艰巨了。战前作战会议上,3纵7师20团1营的营长赵兴元,自告奋勇抢下了这个进攻任务。此时23岁的赵兴元并不是年轻气盛,他14岁参军,现在已经有9年的作战经验,用他的一句话:“战术原则有千万条,勇敢永远是第一条”。赵兴元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已经为1营注入了战斗灵魂,所以他有这个信心。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家底也逐渐丰厚起来,不像从前只能靠步兵冲锋。韩先楚调了师里的炮团来支援1营。1948年10月12日8时,战斗打响。师炮团首先对配水池阵地进行了近半小时的炮火覆盖,虽然不能打破防御工事,但可以清除部分铁丝网和雷场,而后步兵发起冲锋。这时,炮火不停,在步兵前方形成弹幕,随步兵进攻方向延伸。这就是我军早期以步炮协同为主的合同战斗。

主攻方向上,3连很快就冲进了配水池前沿的壕沟。这时,我们就中了国民党军圈套。在西北方向,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隐蔽火力点,进行扫射,壕沟内埋设了大量地雷。霎时,战壕内硝烟弥漫,战士们根本分不清方向,被动受敌。3连指导员带着突击队爬出壕沟向前冲锋,但敌人在壕沟外埋设了大量的航空炸弹。航空炸弹虽然它威力巨大,但由于体型庞大且沉重,一般有几百公斤,有的甚至超过1吨重,不便于搬运和使用,都是轰炸机用来投射。国民党军将大量的航弹埋在地下,然后连接电话线,远程遥控引爆。我军3连的突击队被炸得尸骨无存。

从这张战斗要图能看出,主攻方向上基本止步于配水池外围的战壕。全连200多人只活了下来1个人。

助攻方向上的2连,在营教导员房干带领下,越过了前沿壕沟,冲进东北角的4间红房子。营长赵兴元当机立断,将2连助攻方向改为主攻,命令1连调整跟进2连加入战斗。营指挥所也推进到前沿阵地。此时,各连的班、排、连长牺牲过半,营长赵兴元赶紧集合剩余骨干,命令2连主要负责阻击国民党军的反扑,1连巩固红房子阵地伺机对配水池发起冲击。

国民党军并没有一直藏在掩体之内,至下午3时,国民党守军对我阵地发起了27次反冲锋。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双方仅隔着一道红墙,相互射击、互扔手榴弹。红房子和配水池之间短短40多米的距离躺着上百名烈士,阵地上1营的兵力只剩下几十人。这时,团部通知1营撤下去,但遭到了营长赵兴元的拒绝,赵兴元说:“我们营很多官兵还在壕沟里,有死的、有伤的,我怎么舍得丢掉他们。团长,你就支援我一些手榴弹,我一定能攻下来。”直到这时,指挥员也没有动用预先埋伏好的增援部队。其实3营早已绕到配水池西侧,等待的就是打退国民党军第一批援军后的最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不其然,国民党3辆装甲车配合步兵由锦义公路支援而来。这时,我军提前部署的防战炮连齐开火,顺时击毁了2辆装甲车,国民党其余援军仓皇撤回锦州城。现在正是我们拿下配水池的最好时机。17时30分,1营和3营同时发起进攻,12门山炮齐射,炮弹钻进碉堡射击孔,引爆了国民党军存放的弹药。随即步兵发起进攻,1营营长赵兴元带着仅存的5人,冲了上去。18时,胜利拿下配水池。

1营以牺牲600余人的惨痛代价,夺取了配水池战斗的胜利,为东北野战军打开了锦州城北的门户,为夺取锦州城甚至为辽沈战役、解放战争的胜利开辟了通路。1营荣立集体大功1次,营长赵兴元被授予文武双全战斗英雄这一光荣称号,成为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战斗英雄之一。

战争中,为达到战略战术目的,有时候指挥员会果决定用部队的牺牲换取胜利,这也是为了减少更多的牺牲。林彪就是其中冷酷且冷静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