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双减”政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整顿课外补习机构,为学生们减负。此项方案一落地就引起了很大讨论声,机构、学校、家长都在各抒己见。

有的家长认为这个政策非常好,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可是这个政策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忧虑,有家长表示,即使现在政策不允许补课了,他们也要想办法来给孩子“开小灶”。

为什么会有这样尴尬的局面呢?原因非常简单:政策给孩子们减负,中高考却给学生们“加压”。很多地区的中考升学率已经降低到了50%左右,怎能不让家长们心惊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录取率来看,中考似乎比高考还难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高考被称作“一考定终身”,中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主要是考验学生的基础。可以不夸张地说,只要初中时期不玩得太过火,基本都可以迈入高中的大门。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中考的难度大幅度提升,很多地区中考录取率一降再降,有的甚至只有50-52%上下浮动,中考失利的孩子们只能选择职业教育。

大多数家长都没办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所以无论国家有多么关注职业教育的前景和重要性,家长们还是希望孩子至少成年了之后再去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不过话说回来,成绩差的孩子其实也有迹可循,而将来可能会无缘高中的学生,除了与学校有关,还和家庭本身的状况息息相关,家长们别不信。

成绩不好将来考不上高的中学生,大多出自于这4类家庭之中

既然中考的重要性这么高,那么除了学校教育,父母的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什么样的家庭会对孩子的学习有负面影响。

●父母对成绩不管不顾的家庭

很多家长工作比较忙或者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没办法照顾孩子的学习,把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就直接开始“放养”了。有的时候老师跟家长沟通,家长也会用各种理由回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会太好,因为孩子的自制力毕竟有限,当成绩出现问题时老师和家长又没办法及时沟通,就会出现错上加错等情况,孩子再想要提高成绩可谓是难上加难,家长们别不在意。

●一味放养,过度溺爱孩子的家庭

有的家长对学习的重视性不够,认为孩子没有必要太辛苦,过度地溺爱孩子,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进取心差。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学生们稍微松懈就有可能退步,进取心不强。能动力不足的孩子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很容易跟不上步伐。

●否认孩子的付出,经常打击他们的家庭

刚才说到不关注孩子成绩的家长,那么过度紧张成绩的家长也很容易犯错。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讲究方法,一味地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否定孩子的付出。

孩子长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会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也很容易让孩子变得自卑,产生心理问题。这样的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很容易发挥失常,甚至逃避考试。

●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的家庭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父母如果事先没有达成一致,用不同的观念去教育孩子,就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比如有的家庭孩子的父亲比较“佛系”,孩子的母亲热衷“鸡娃”,这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到时候不仅孩子在学习上一会儿松一会儿紧,没法进步,家长之间也很容易产生问题。

中考比的是理解力与毅力,两者缺一不可

前文说了这么多家长们的误区,想必很多家长都有疑问:究竟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其实,中考也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难,比的就是两个“力”——理解力与耐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大家更提倡素质教育,中考中死记硬背的应试内容越来越少,取而代之是对学生们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考察。

而且,中考的考察范围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内容,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耐力要求也不低,只有咬牙坚持下来的孩子,才能够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让孩子多复习、多积累,相信也能获得好成绩

中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考察,会对孩子九年的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考核,这就注定了中考的难度并不会特别大但是考察的会非常细致,而且考察面比较广。

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平时学习要不断回顾以前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教育小贴士:

学习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长跑。

“行百里者半九十”,每年都有中高考前夕坚持不住的孩子,留下遗憾。所以只要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中考并没有那么可怕。家长们要做好保障工作,多鼓励孩子,让孩子充满信心地面对未来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