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言

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指导方针下,在住建部7月最新提出“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的具体政策下,房地产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

融创2021年中期业绩8月30号发布,电话会议上,孙宏斌及融创高管团队就房地产调控、市场判断、经营战略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投资者问答。

逻辑深刻、判断有说服力、路径安排清晰。

仔细聆听1个半小时的中期业绩会后,笔者实录为下面12个方面,为了便于阅读,发言有删改。除特别标准姓名段落之外,其余均为孙宏斌先生的发言。

本文约6000字。

1、关于调控

大家现在认识都高度一致: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从三个方面,房地产都必须调控:

第一、房地产的安全确实会影响金融,或者影响经济;

第二、从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和房地产不占更多的资源的角度;

第三、从社会公平、人民幸福的角度;

房地产企业的“三条红线”、银行的“两条红线”、集中供地政策,都是特别合理的。

最近很多企业压力很大,出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确实跟政策没有关系,跟三条红线没有关系。

因为“三条红线”政策有三年宽限期,而且这个指标也不是一个很难的指标。低于100%的净负债率、非受限现金短债比大于1、不高于70%的净负债率都是比较合理的指标。

对银行的“两条红线”,对企业的“三条红线”,整个行业的资金量应该是减少了,这可能让企业有压力了。

但是,企业的总负债规模并没有被要求降低,现在对于企业的总负债规模是按照630(2020年6月30日)的数字控制的,并没有让企业降负债规模。

主要还是(一些)企业的布局、买地、产品造成今天的现状,并不是政策造成的。

2、对2021年下半年市场的判断

上半年的市场还是比较好的。下半年的市场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主要是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企业压力比较大,可能降价。

另外一个,是因为国家政策坚决,让大家已经有房价不上涨这种预期了,再加上最近的经济压力比较大,大家的购买力也会受一些影响,所以下半年的市场压力还会特别大的。

今年的市场特别像2018年:2018年上半年,整个信贷市场的资金比较紧、贷款相对比较难,但上半年销售比较好;到了2018年下半年的时候,贷款还是一样的难,但是销售市场大幅下滑了。

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还是比较好的,下半年销售压力很大。我们预计下半年的市场还是会比较惨烈的。

3、关于融创降负债与降融资成本

(汪孟德)把融资成本降低,作为我们未来三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放在了整个集团战略目标中,也纳入了我们内部考核的主要的指标之一。

未来三年,融资成本降低到5%内的水平,我想还是能够做到的,当然这个结果也是个综合原因,其中包括:央行指标快速翻绿;包括我们整个评级指标的改善;包括整体资产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包括我们整个投资和拿地节奏的调整。

我们今年、明年把财务结构、财务指标、负债指标的改善,放在投资的前面。

我们后面的战略是“更安全,更从容、更长期、更有价值”,在新的战略下,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把融资成本降下来。

未来三年,我们的信用评级要做到“投资级”,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

我们(过去)这几年第一个目标是降负债率,负债率相对容易一些,前两年降负债率、不降负债规模,通过增加自有资金来降低负债率。

我们今年不但要降负债率,还降负债规模,这样才能把融资成本降下来。

4、关于融创拿地力度下降

(汪孟德)明后年,市场不缺机会。我们今年下半年拿地金额/销售金额(权益口径)定在20%以内,也是基于我们自身考虑,也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

下半年土地投资保守,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方面,是我们对下半年的市场的判断,我用两个字叫惨烈,市场压力会比较大。融资市场的压力也比较大,销售市场现在压力比较大,所以要给自己留出来比较安全的边界。这个是安全垫。

另外,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有多少钱拿多少地,然后再通过合作拿地的话,想降融资成本、升评级是不可能的,三年想要达到“投资级”几乎不可能。

我们把提高信用评级放在第一位的,所以,负债率、融资规模、拿地规模,必须下来。

如果说我们又能够达到好的评级,然后规模还能增长的话,那更好了。

5、关于企业安全的“三个维度”

我们对政策判断、对市场把握,基本上这个偏差不是很大。

我们这个企业也是有执行力的,所以有了判断我们就去干,就应该能达到目标。

这几年我们一直说:控制现金流、控制负债率,从来没有说要控制负债规模,从来没有说要把拿地规模降到这么低,就是因为我们对市场有判断,因为我们认为房价以地价为预期。

最近这一系列的政策动作,要求我们必须把负债规模也能降下来,必须把融资成本降下来,让我们的评级能够提高,真的是让我们企业既安全、也从容。

我们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我们下一步的策略,就是让我们更安全,更从容,更长期,更有价值,我们有明确的目标、明确的路径。

比如说更安全,我们有三个维度:

第一,就是符合政策、政治正确。

第二,就是别人认为你是安全的。

别人怎么才认为你是安全的?是因为三条红线的指标转绿,利息成本是低的,你的三条红线没达到,利息成本高,没有人认为你安全。只有把这些指标达到以后,别人才认为你安全的。

第三,你自己真的是安全的。

别人认为你是安全的,你也不一定是安全的,三条红线转绿,也不一定是没有风险的,利息低也不一定安全。我们要做到在任何环境下,都是安全的。

所以这三个维度:我们要符合政策,我们要让别人觉得安全的,我们指标是对的,然后,我们真的是安全的。

我们希望用三年左右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达到“投资级”的评级,这个目标我们是坚定不移的,在这个目标下我们必须降负债率,必须降负债规模,必须降拿地的规模,甚至降低我们整体的规模。

6、房产税实际影响小、心理影响大

房产税,尤其是试点、要相对扩大试点的面积(范围),这我相信一定会出来,也许很快会出来。

影响可能比较大,主要还是一个心理上的影响,但是实质的影响我觉得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房产税的试点,其实上海跟重庆一直在试点。

(下一步)扩大试点,税的幅度也不会特别高。

现在整个市场中,投机的市场基本上没有了,长期投资还有一点:比如说我买两套房子,一套住、一套租。

大部分都是自住市场:改善需求市场或者是刚需的市场,调控已经让投机的市场基本上没有了,投资比例也不是很高了,大部分是自住。

自住房市场的时候,其实房产税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如果说租金合理的话,其实(房产税)也影响不大,所以我觉得,实质性的影响,也不应该那么大,但是对心理的影响可能特别大。

房产税这块,我们确实说不好,我也没有研究这事,但是我自己一直坚信的就是:可能对心理的要影响更大一些,对市场的影响、尤其是市场都是自住的、改善的话,影响并不大。

7、收并购市场基本不存在了

我们上半年大概买地的比例(权益拿地/权益销售)在38%左右。下半年我们的目标是20%,我们今年会占到30%以下。

这个(因为)刚才我说的,希望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我们的评级,我们这个目标是优先的,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安全性、长期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把拿地的规模减少。

央行要求的是40%,我们能保持在30%左右。

关于收并购市场,其实市场里面有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大家都是(服从)整个央行的“三条红线”,就是说你收了负债,你还收了资产了对吧?(收并购)对企业的“三条红线”影响是中性的,对吧?

但是,因为我们每个企业都有一个负债总额的限制,因为负债总额的限制,基本上就不存在收并购市场了。因为凡是出现问题的公司都有大量的存量债,你并购了它以后就并购了存量债,你的负债规模就超了。

央行定负债上限的时候,没有要求每个企业去降总量,对吧?还是保持你的余额,没有让你降,这主要还是保持市场这种稳定。但是不准你升,这就是要控制风险。

所以,并购市场基本上就不存在了。

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负债上限,所以目前的并购市场是基本不存在的。

8、关于房地产投资下降

投资量的下降是必然的,因为对银行的“两条红线”、对房企的“三条红线”,整个融资市场的供应量肯定是小了,然后你的规模不缩小的话,这个中间是有张力的,对吧?

所以,如果要匹配这种调控的话,规模一定要下来,一定会有一些调整。

如果维持目前的规模的话,资金是有缺口的,所以我们判断整个市场的规模会下降,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整个市场规模下降了以后,也有很多的企业,因为市场资金的平衡,主动的或者被动的会退出市场,也有产能出清来平衡,所以我们判断,整个市场的规模会稍微的往下走一点,这个市场会更平衡、更健康。

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目前选的这个战略,也得把规模缩小一点。或者说,没有增长也很正常,把规模缩小来适应市场。

咱们现在看到的投资减少是正常的,这是调控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能够把房价稳住、把地价稳住、把预期稳住。

大家现在更关注的是企业的流动性。谁能活着,对吧?

下半年市场压力会比较大,明年上半年的市场的压力可能也会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现金流是一定会安排得比较好,但是利润肯定会受一些影响的。

但是我想,从长远来说,随着调控的深入,市场会变得越来越平衡、越来越健康。

那时候什么企业有机会?就是首先你还得活着。

9、关于第二次集中供地

建设部现在提出来叫“限房价、控地价、提品质”。

要提品质的话,肯定给开发商留出空间来,开发商要没有空间的话,限房价控地价的情况下,品质是不可能提高的,对吧?

另外,企业确实是要回到本质上:就是产品、对客户的服务。任何一个行业,你想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的话,你就必须要对客户好,产品有竞争力。

在这些年里面,甭管什么市场环境,甭管什么市场变化,我们一直坚持做产品。坚持把客户放在一个最重要的位置上、最高的位置上,所以这种优势我们也会一直保持。

第二次土地拍卖确实比原来进步。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真的是呼吁各个城市向北京学习。

现在很多城市出来开始摇号,摇号是一个最荒唐的政策,对吧?你甭管是什么企业,都可以来摇号。

上次我在股东大会上呼吁要向北京学习:当价格达到上限的时候,(应该)比的是房企的水平,比的是(房企)的能力,对吧?

比如北京的高标准品质住宅,就是装配、节能、绿色三个加起来以后,这三个标准加起来,做的最好,那是一个高品质住宅。对政府来说,同样的价格,谁在高标准品质住宅上有优势、做的好?

如果说到了价格上限之后,政府都出摇号政策,谁都可以参加摇号?

我们希望大家向北京学习。

所以,我想下一步,当随着调控达到效果,随着市场更加平衡、更加健康,那时候竞争力最终还是产品,还是对客户的服务,不是那些规模,不是那些融资成本,不是那些挺扯的东西,对吧?包括大家现在关心的东西,是吧?

10、关于在贝壳和万达的投资

(高曦)贝壳和万达,贝壳最近的股价有一些波动,也是受到一些政策、市场的影响。

从我们来讲,如果下半年股价回不到40多块钱,对我们的下半年的账目利润会有一些影响,但对核心利润是没有影响的。

从我们角度来讲我们还是长期看好的,(原先对贝壳的持股)目前大部分还在我们手里。

万达商管(上市),媒体有一些报道,我们是在它的(股权结构)上层有一些股份,我们也在寻求一个妥善的方案,万达商管这个也是财务投资,如果它上市之后对我们流动性肯定是有好处的。

11、房地产下行的影响,会不会有政策修复?

开工对投资的肯定会往下走一点,但是这让整个资金市场平衡,这是一个必然。

对每个城市来说(都不一样),对有些过去供求关系失衡的城市,这个市场失衡还会存在的;有些城市现在供求关系是比较好的。

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我觉得没有那么大。

去年(全国新房销售)17万亿,今年原来我说18万亿,现在可能不一定那么乐观,但18亿左右还是有的,这个市场并没有少,对吧?

将来,如果说这个市场会有些调整的话,我觉得也会在14万亿、15万亿,甚至还是还会保持现在规模,对吧?甚至还会有增长。

规模并没有减少多少,所以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

另外一个就是说中央也很明确的,不想让房地产占那么多资源。给银行这“两条红线”以后,就在适合这“两条红线”的规模(内发展)。

我们考虑的是:在这种规模下,我们怎么发展?

所以从供给侧来说,我觉得一定会减少,整体新房市场会减少,这是肯定的。所以我们判断,随着调控深入的话,整体市场的规模会稍微缩小一点。

12、如何判断违约房企的早期信号?

这是一个不好说的问题。

其实出现问题的企业,两年前已经看到了,对吧?要么布局出现问题了,要么地买贵了,要么就是产品问题,要么,就是你把钱挪走了。一定还是一个基本的问题。

很多小公司,它在5年前、10年前买一块很便宜的地,然后因为他把这里面的钱挪走一部分以后,房子造不出来、卖不了了,(拖下来之后)他就算不过账来了,对吧?

包括很多企业在2017年、2018年上半年的时候买了很多贵的地,然后它一卖就亏钱,所以它就不卖了。

我一直给他们说,只要是亏了钱你就赶紧卖,亏多少钱你都卖,然后就干新的事儿。因为如果你留着的话,你会亏的更多,为什么?因为不让涨价。

所以你不做决策的话,如果2017年买的地现在还没有卖的,就亏更多了,对不对?

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信号),都是基本的事。

你买地错了?你的布局错了?你的产品做错了?或者你该卖不卖?所以主要还是这些问题,对吧?

很多人,金融界以及其他的问我:谁会比较紧张?哪个企业下一步会爆雷?

我说,我就知道我们没事,其他人有没有事我不知道,因为要了解其他企业是很难的,对吧?

因为我们在买地上,没有出大问题对吧?我们在产品上没有出大问题对吧?我们在布局上也是最合理的,对吧?我们卖房子也卖的挺好的,对吧?

我们有些该降价的也挺坚决的,该涨价的也挺坚决的,我们每件事上判断上都基本对吧?然后执行都很坚决,对吧?

所以,对其他企业真不知道。

但是,我相信,问题都是基本问题,都是地买错了、布局错了、产品错了、或者(拖着)不卖,对吧?都是这些基本问题。

(发言完)

最后

2021年,融创提出“四更”经营准则:更安全、更从容、更长期、更有价值。

今年1-6月份,融创实现合同销售额3208亿元,同比上升64%,行业销售排名稳居前四,同时回款率也保持高位。

“三道红线”指标持续改善:净负债率86.6%,较2020年末下降9.4个百分点;非受限制现金短债比升至1.11,剔除预收账款后的资产负债率降至76%。

(正文完)

名词解释:

投资级评级:

标普、惠誉:“BBB-”为最低的投资级评级;穆迪:Baa3,为最低的投资级评级。目前,民营房企得到三家评级机构中至少一家的“投资级”评级只有龙湖、碧桂园、世茂。

房企“三条红线”:

金融管理部门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制定的三条负债指标:剔除预收款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非受限现金短债比,根据房企碰线情况,约束有息负债的增速上限为:0、5%、10%、15%。

银行“两条红线”:

金融管理部门出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机构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条红线”。前者从40%到12.5%不等,后者从32.5%到7.5%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