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大学同门师兄弟互掐、著名学府导师研究生对簿公堂、名校博士自杀、青年副高坠楼、高校领导被捅……

一条条劲爆新闻此起彼伏,一场场罗生门连接上演。

相信吃瓜群众们在沉浸“高端知识分子”捧上的饕餮盛宴时,也在 纳闷学术圈这一传统远离纷争的“象牙塔”到底怎么了?

事实上,学术圈早已不可避免社会化,虽然不能说是“斗兽场”,复杂激烈程度堪比“名利场”。可以说从研究生、青椒、高职到顶层大牛,每个等级的个体或群体都或多或少的承受着不小压力,个别甚至可以用煎熬形容。

用不过分的话说,学术圈讨生活还是不易的。

学术圈的焦虑压力到底来源何处?围城之内我们又该如何自处?笔者冒昧分析一二。

学术圈客观压力的“五座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毋庸置疑,资源相对不足绝对是学术圈焦虑压力存在的客观基础。 文章、基金、奖项、职称、位置是学术圈众生离不开、绕不去的“五座大山”。

文章是学术圈的立身之本。

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文章二字蕴含太多意味,承载太多感情。“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皆是读书郎”。劝学修文的诗篇口口相传,点燃了多少读书人从小的心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可以说,大部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读书写文章是唯一可以努力的途径,同样也往往是“第一桶金”。

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阶层的桎梏,为社会的公平、人才流通贡献不少。因此文章这一千百年的字符深深镌刻在中国知识分子的体内,如今依然不为过。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农医,知识转化的路还是比较长远的,也是相对难以短期内客观评价的,期刊文章就成为重量级的基石评价标准。虽然“唯论文”造成了学术圈的“不良生态”,但代表性的文章依然是学术舞台不可替换的角色。

然而,文章真正发挥其承载的功效意味的前提就是发表,且发表在较好期刊。不幸的是,承载文章发表的期刊相对于文章数量来说还是太少了,好期刊更是少的可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期刊编辑掌握了多少知识分子的“生杀大权”,非大牛团队的知识分子绝对是“弱势群体”。

期刊标准水涨船高,五年前5分SCI的内容,现在搞不好难投核心。而对文章署名的竞争往往是学术圈矛盾的聚集爆发地。

基金是学术圈的生存之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基础,基金项目就是学术圈的经济源头。科研工作,尤其是基础科研工作,简直就是“吞金兽”。没有基金项目支持,科研工作艰难万分,没有重磅基金项目支持,好的科研工作可以说是“痴人说梦”。同样基金项目也是职称、奖项、位置的重要考量标准,是稳定人员队伍、展览硕士博士的重要依据。还是那句话,资源相对不足,高手却如云,竞争十分惨烈。

就拿举世瞩目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来说,最为普遍的青年和面上,每年资助率不超过20%,意味着4/5的申请者将铩羽而归。各个省的基金、单位的人才项目同样不是那么容易,内卷相当残酷。小的项目好拿?你要真这样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往往这类项目比国家项目掺杂了太多非学术的因素。熟人社会的“规则”更加是知识分子、尤其是普通知识分子所不擅长的。

奖项是学术圈的闪耀之星。

知识分子太难了,从小需要品学兼优,需要不停的收获奖牌鲜花。一路艰辛过关斩将,工作了,依然逃不掉“获取奖项”的宿命。学术圈现状就是“帽子满天飞,奖项遍地跑”,要获取,就得绞尽脑汁,除了专业过硬,还得“情商高”。不同层次的,各个部门的,三五年内的,可以说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接受”各类奖项抛出的“橄榄枝”,不过你想获取,就得“战斗而得”。

你视而不见?你不在乎?那是不可能的,这类奖项从客观上确实能够评价衡量我们的成绩和贡献,主观上却往往和各类切身利益挂钩,甚至是某些评价标准的唯一途径。然而,奖项本身就带着竞技类味道,必然要分出个一二三,必然是僧多肉少的。奖项的评选,相对文章和基金,更是充满学问,这种学问往往是我们知识分子的短板。

职称是学术圈的根本诉求。

职称可以说是学术圈晋级的标准词汇,也是广大知识分子时刻挂在嘴边,魂牵梦绕的到一辈子,忙碌追逐的目标。不夸张的说,学术圈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离不开职称的影子,任何一种利益都或多或少牵涉进职称的挂钩。 这种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学术圈内的编制级别,直接与待遇薪资、权力权益挂钩,同样职称也是远远供大于求,职称的PK是学术圈几乎每个人必过的“炼狱”。

其一是硬性实力的疯狂内卷。后浪前浪皆充满焦虑,文章叠文章,基金排基金,奖项金灿灿,依然担心技不如人,排名靠后;其二是软性人情的难以琢磨。哪个评委起作用?需不需要打招呼?会不会适得其反?对手前天好像去A教授家了?上次文章没挂B教授,是否得罪了他?这种近似疯狂的焦虑,疑神疑鬼的压力,让广大知识分子近似崩溃;其三是时代形势的政策多变,努力很久,赛道改了,一直追逐,目标错了,更别提针对性的提人和压人。

位置是学术圈的终极皇冠。

位置在中国有特殊的意义,不同位置代表的意味绝对不同,绝对不能坐错。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把自己的位置往上挪。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关系绝对不是第一第二的关系,几乎是全或无的关系,在学术圈更是如此。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文章、基金、奖项、职称,无论是直接实力PK,还是间接合作攻关,这里不做讨论,相信大家都明白。往上看,全是屁股,往下看,全是笑脸,知识分子,尤其是有一定地位的知识分子更加喜欢看笑脸。

位置更是具有唯一性,文章可以增刊,奖项可以加项,基金可以扩量,职称可以资格,唯有位置基本是定的,更加决定了资源的绝对稀缺性。位置的选拔则更加捉摸不透,除了自身的硬性实力外,人情、人缘、背景、平衡、上级考虑、甚至运气运势,这其中的奥秘涉及到中国几千年的官场政治学问,一点不弱于各位知识分子俊杰的学科专业。

学术圈主观压力的“两种焦虑”

除了客观资源稀缺造成的压力,主观的焦虑依然不可忽视,笔者总结主要有“两种焦虑”在学术圈知识分子中泛滥。

一是自身的“白日灼心”。

敏感、忧患意识、强烈的荣誉感、永远的上进心可以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经典描绘,这些性格特征在给予知识分子在专业上攻坚克难的优势外,同样也是内心焦灼的根源。

可以说,学术圈每个知识分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安”。哪怕达到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成绩,我们依然会“恐慌”。5分的文章已经在科室小有名气,不对,学校里好多同龄人都手握10分了。10分的文章已经在单位有了声响,不行,业界同行中翘楚几乎都有CNS子刊。国家项目艰难获得的喜悦可能只有一天不到,第二天我们已经打满鸡血,在追逐重点重大的路子上煎熬。评上高职就够了吧,远远不够,这不学院规定高职三年无成就,就降职待遇。我们学院领导稳重型的,不会这么内卷,还是不保险,万一换了领导呢?可以说,学术圈的知识分子“恐己之不足”非常严重,这虽然给予了我们奔跑的动力,同样“抽打”出我们身上深深的煎熬烙印。

二是周围的“龙血玄黄”。

人的根本属性是社会属性,即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几乎都难逃周围人的影响。学术圈知识分子同样需要周围人的感情支持乃至共鸣,同样深受周围人的影响干预。一团和气?一团和气背后同样暗流涌动。资源不足、争强好胜、敏感多疑的人设注定了学术圈几乎每个知识分子皆“四郊多垒”。同学之间的赶超追比,同龄人之间的并驱争先,同行之间的炫奇争胜,甚至前浪的不安压制,后浪的冒尖“顶腚”,知识分子们耳后生风,如坐针毡,不敢懈怠每一分钟。

除了专业上的竞争压力,周围的“非专业”压力同样压的我们羸弱的身躯喘不过气。大刘已经换了两辆路虎,我的老大众依然没钱换新。小王已经住进别墅,我还排在单位营房处名单的最后一位。买煎饼老张的女儿几乎回回第一,我家双博士“造出”的小崽子及格都难。是的,从“专业战场”回到家,学术圈知识分子依然只能卷缩在被窝,守护学术最后的“尊严”。

学术圈几条“修炼秘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相信,大部分学术圈“道友”也都是肉体凡胎,皆吃五谷杂粮,难逃七情六欲。身背“五座大山”,头顶“两种焦虑”,我想,容易一词绝不是那么容易说出口。围城之内,如何自处?科研打工多年的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供君参考。

一、坚定信心,饱含热情。

毋庸置疑,现今的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一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不会面临战乱,我们不会为温饱发愁,我们的社会依然尊重知识和人才,我们的社会地位相比很多人要好太多,我们的单位也给予了我们不断追逐专业的基本支持,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很多很多。 可以说,相比以前的知识分子,我们要幸福的多的多,我们的希望也多的多。 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饱含热情呢? 心头一暖,信心就坚定了。

二、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然不能说错,不受外界干预,“一根筋”式坚持不懈的搞专业也是知识分子必备的品质,也是做好学术科研的优秀品质,同样是值得别人尊敬的。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在坐穿“十年冷板凳”的间隙,起身和别人喝一杯“热茶”。有时候,这一杯“热茶”对我们、乃至对给予我们“热茶”的人都是互利共赢的。不要求大家“世俗不堪”,更不希望大家都去成为“学术混子”,只是委婉提醒一句,烟火气多一点并不丢人,抬头看看路可能让你“柳暗花明”,最起码也对颈椎好。

三、积淀自身,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人生真的很久,我们的赛道真的很长, 早早惊艳出众固然让人羡慕,但是大器中成、晚成者依然不在少数。学术科研本来就是一场充分不确定性、甚至长期积累才能成功的专业,那些早早脱颖而出的新秀,可能是天资卓越,也可能是运气方向,更大的离不开平台的支持和课题组长期积累的庇佑。 更多的知识分子没有这种天资和运气,不必黯然神伤,大家都能接受你的短期“平庸”。 积淀下去,你的长年积累更加惊艳,坚持下去,你的运气机缘终会到来。 最起码,长年的积淀和坚持,你始终在向前进步,你在你的专业领域绝对是翘楚。

四、佛系一点不丢人,最终我们都要回归生活。

生而为人,一日不过三餐,卧榻不过三尺,身边挚友不过三人,亲情伦序、家庭家人是我们最终的回归。佛系一点,躺平一点,弱势一点,世俗一点,有什么不可呢?不要轻易放弃人生中那些和家人一起的重要时刻,你觉得你现阶段有重要的事,这些时刻都可以舍弃,或者说以后再补,可能很大概率你会后悔,甚至遗憾终身。学会接受现实,坦然拥抱不足,人至察则无友,不要对周围人苛责太多,可能我们所有人都会活的相对轻松安若。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学术圈固然不易,但是我们依然有的选,有的做。我们不能摆脱煎熬,我们可以在煎熬中学会降低焦虑,最起码在焦虑中寻找到我们的安逸。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平台 募格学术(ID:mugexueshu)

⚪社科学术圈编辑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