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的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经历过的最艰难漫长的战争,日本军队也在这十几年里成为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历经十四年,牺牲无数烈士的性命,才将日本人从中国土地上驱赶离开。

当时的中国参战军队以及后世都公认,日本军非常难打,何况中日军队实力十分悬殊。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抗日时期国军一个军都未必打得赢日本一个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日本军队为什么这么难打?除此之外,日本军队还有大队、中队之类的编制,二战日本军队的编制究竟是什么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日军编制

关于中日军队战力差距的问题,首先有必要分析中日军队编制的不同,实际上二战时期日军的军队编制与中国相比差异很大,例如,日军并没有“师”这一编制,而是“师团”,但师团和师并不能看作一个等级,因为中国军队的师和日本的师团的编制规模、武器装备、战略地位的差异十分明显。

总体上看,日本二战时期的军队编制结构较为复杂,师团之下设置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

侵华时期,师团是日军的基本战斗单位。以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的关内甲种挽马师团编制为例,师团共25375人,8197匹马单位,包括师团司令部(330人),所管辖的两个步兵旅团司令部(75人),工兵联队(672人)、野炮联队(2894人)、辎重兵联队(3461人)、骑兵联队(452人)四个联队。

另外是负责日常工作的师团的通信队、卫生队、兵器勤务队以及四个野战医院。其中,两个步兵旅团司令部各自管辖两个步兵联队(3737人),每一个步兵联队,包含了下面三个步兵大队,以及速射炮中队,联队炮中队,行李队各一个。每个步兵大队下辖六个中队,分别是步兵中队四个,机枪中队、步兵炮中队、行李中队各一个。

工兵、野炮、辎重、骑兵四个联队之下,再设置了大队、中队,在中队以下再设小队,小队以下是人数不等的分队。日军的一个小队,人数大约70人,中队则大约200人。

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前,日军军队一共包括了近卫师团和常设师团,共17个师团,其中根据地形考虑14个是野炮挽马师团,适应平地战役,3个是山炮驮马师团,适合山地作战。师团又区分为甲种常设师团,乙种特设师团。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规模,新组建了10个特设师团投入战场。

战争期间,日军还有一种独立混成旅团的编制。这种旅团虽然仍隶属于师团管辖,但作战力比步兵旅团更高,它的旅团长通常都是中将或者少将。其构成与师团编制相似,旅团司令部下辖五个步兵大队,每个大队下包括了七个中队。

步兵大队的编制人数在1942年为850人左右,独立混成旅团的人数大约4000到5000人,到了1945年2月份,增长到约8000人左右。

另外,日本师团以番号、代号为名,主要目的是为了联络方便,以及迷惑敌方,防止中方得知该部队的信息,如第一一四师团,代号“将”,第一一七师团又称“弘”,有时也以长官的姓氏为称呼,例如中村师团,等等等等。在必要的时候,日军甚至会在战役之前集体更换所有代号,这也给中方情报工作带来一些困难。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此时日本总军力超过100万人,其中陆军950000人,海军126891人,舰艇290艘,飞机1559架,日本陆军一共派出21个师团进入中国战场。1944年战争尾声时,日军总兵力超过120万人,在中国战场投入了36个师团,共76.4万人。在十四年里,中国战场艰难抗住了日本的大部分陆军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力对比

日军师团编制人数情况常随战争而变动,数据不一。1936年时期的日军第一师团,人数11856名,其步兵两个旅团人数分别为3997人,下属两个步兵联队,每联队人数1996人,第四十一师团编制定员为13836人;卢沟桥事变前夕,日本常设师团平均21945人,马匹5849匹,步骑枪支9476支,掷弹筒576筒,轻重机枪645具等,中国军队一个师编制人数仅10923人,枪支、机枪等军备远远少于同时期的日军师团。

据统计,卢沟桥事变时,中国陆军共170万人,230个师,平均每个师不到8000人,当时蒋介石部队每个师平均六七千人。对比来看,日军一个师团相当于华军两个师,装备战力的差异也极大,尤其是重型武器方面,例如,华军机枪数量仅为日军的二分之一,日中炮兵的弹炮配备比率达到四比一。

国民党将领汤恩伯领导第二十军团抗战初期时曾做报告,如此描述中日战力、军备差距:

“敌军之一师团足当我调整师三倍以上,假使我军非调整师之编制者其相差当更悬殊矣……我军作战以一两军之众而与敌之一个师团作战殊无比较人数多寡之必要。”

也就是说,这时候中国陆军三个整理师的力量才有可能抵抗日本一个师团,甚至一个军才能与其作战,差距非常大。

抗战时期,中日军队战力差距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学者的估计,抗战初期,中国一个整理师尚且可以抵抗日军常设师团下的一个联队,而到了1943到1944年,一个军才能抵抗日军一个联队,实力差距越来越悬殊。

另外,中国军队也在实战中认识到中国的师编制与日军师团之间结构和战略地位的差异,所以在战争中采取了弱化师、强化军编制的建制战略,1938年,国民党废除了兵团以及军团的两级建制,开始以军为战略单位。

1941年蒋介石再强调以军为战略单位,显然也是认识到军队师编制与日军之不同。实际上,日本的师团在战略地位上更接近于“军”,其师团长几乎都由陆军中将担任,偶尔破例是少将,且师团对天皇直接负责,可见其地位之高。

在侵华战争时期,日本也出现了军编制,将若干师团编制为一个集团军,如“关东军”,在军之上是方面军,整个侵华战争时期日军一共出现了17个方面军,再往上最高组织是总军,一共6个总军,如“第一总军”、“航空总军”等。以关东军为例,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在升级为总军编制之后,麾下就包括了两个方面军,共31个师,将近百万人。

总体上看,日本和中国军队在战力上悬殊明显,保卫家园、赢下这场苦战实为不易。以1937年中日淞沪会战和1944年日本一号作战为例说明中日差距,淞沪会战期间,国民党军共80万人,日本参战20万人,因实力悬殊,国军伤亡惨重,最终上海沦陷失守。

1944年4月,日军面对太平洋战场的败局,颓败之势越发明显,但日军却仍然能在一号作战里凭借其部队战力将国民党军50万军队打得连连败退,这场战争也被蒋介石认为是从未有过的大溃败。

文/陆豆浆
参考资料:
1、《侵华日军关内师团的编制与分类》,吴京昴
2、《从中日军队实力对比看日本军制部分用语的译名问题》,赵延庆
3、《也谈日军编制的译名问题》,周启乾
4、《侵华日军的兵力部署及师旅团编制》,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