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上游以其独特而复杂的地理、气候、植被、水文等生态环境系统和丰富多样的社会经济形态特征,历来都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长江上游生态与环境系列围绕生态、环境、特色三个方面,将水、土、气、冰冻圈和森林、草地、湿地、农田以及人文生态等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相关的国家重要科研项目的优秀成果组织起来,全面、系统地反映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为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以及生态文明时代社会与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

长江上游生态与环境系列(第一批)已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长江上游生态与环境系列

总顾问 陈宜瑜

总主编 秦大河

《三峡库区沉积物磷及重金属淤积特征与环境效应》

ISBN978-7-5088-5799-2

定价:120.00元

吴艳宏 范继辉 王晓晓 等 著

责任编辑:李小锐(lixiaorui@mail.sciencep.com) 冯铂

《三峡库区沉积物磷及重金属淤积特征与环境效应》反映了研究团队在三峡泥沙沉积、污染物内源释放及环境效应方面多年的研究成果。该书深入分析了三峡库区泥沙来源、时空变化及其淤积特征,揭示了污染物及其形态在三峡库区的时空分布,阐明了沉积物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机制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一步丰富了梯级水库建设过程中水沙变化、泥沙来源识别、水沙间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为三峡库区水生态环境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READING

本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2三峡库区概况2
1.2.1地理位置及范围2
1.2.2地质、地貌特征3
1.2.3消落带特征5
1.2.4水文特征6
1.2.5气象条件6
1.2.6土壤和植被7
1.2.7社会经济7
1.2.8库运行情况8
第2章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对三峡库区水沙环境的影响9
2.1长江上游水电开发现状及趋势9
2.1.1长江水能资源及分布概况9
2.1.2长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情况9
2.1.3长江上游流域开发建设趋势16
2.2三峡水库入库水沙概况17
2.2.1入库水沙空间分布17
2.2.2入库水沙时间分布18
2.3三峡水库入库水沙空间变化特征19
2.3.1入库径流地区组成变化20
2.3.2入库泥沙地区组成变化21
2.4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径流量变化特征22
2.4.1年际变化特征22
2.4.2年内分配及变化26
2.4.3径流变化原因分析28
2.5长江上游主要干支流输沙量变化特征31
2.5.1年际变化特征31
2.5.2年内变化特征34
2.5.3长江上游主要控制站输沙量变化分析35
2.5.4输沙量变化原因分析38
2.6长江上游水库群建设运行对三峡入库径流的影响39
2.6.1上游水库群蓄水库容分析39
2.6.2上游水库群蓄水过程40
2.6.3上游水库群与三峡同步蓄水库容分析41
2.6.4上游水库群蓄水对三峡入库径流的影响41
2.7本章小结45
第3章三峡水库泥沙游积特征46
3.1三峡水库水沙平衡特征46
3.1.1年际变化46
3.1.2年内变化47
3.1.3三峡水库蓄水后水沙通量变化特征48
3.2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数量特征49
3.2.1试验方案49
3.2.2干流河道沉积物数量特征50
3.2.3消落带沉积物量特征53
3.3三峡水库消落带沉积物来源特征58
3.3.1试验方案58
3.3.2沉积物粒径与137Cs活度水平变化特征及其示踪意义58
3.3.3沉积物粒径与137Cs活度高程变化特征及其示踪意义60
3.3.4沉积物粒径与137Cs活度剖面内变化特征及其示踪意义63
3.4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淤积的影响因素64
3.4.1试验方案64
3.4.2坡度与坡向67
3.4.3高程与淹没时间68
3.4.4植被与土地利用70
3.4.5人类活动70
3.5本章小结71
第4章沉积物磷游积特征73
4.1沉积物的理化性质73
4.1.1水平变化73
4.1.2垂向变化75
4.2沉积物总磷和磷形态的时空变化78
4.2.12008年以来库区总磚的时间变化78
4.2.2消落带、水下沉积物磚浓度的空间变化79
4.3库区沉积物中磷的蓄积特征84
4.4影响磷时空变化的因素85
4.4.1泥沙微观形态85
4.4.2泥沙理化性质对磷空间分布的影响86
4.4.3消落带干湿变化89
4.5库区沉积物磷的滞留及其环境效应90
4.6泥沙对磷的吸附/解吸特征95
4.6.1泥沙对磷的动力吸附/解吸95
4.6.2泥沙对磷的等温吸附结果拟合96
4.7本章小结97
第5章沉积物重金属淤积特征99
5.1三峡库区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100
5.1.1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102
5.1.2库区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及其可迁移态浓度和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111
5.2三峡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115
5.2.1库区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解析115
5.2.2地形、土地利用等对沉积物中Cd分布的影响123
5.2.3沉积物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及其可迁移态的关系130
5.3三峡库区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和风险评价132
5.3.1库区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133
5.3.2库区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和毒性风险评价139
5.4本章小结142
第6章三峡库区沉积物中微生物初步研究144
6.1三峡库区沉积物中微生物磷脂脂肪酸组成特征145
6.2沉积物微生物生境中碳氮磷和重金属分布148
6.3影响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原因150
6.4影响沉积物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分布原因151
6.5本章小结153
第7章结论与展望154
7.1主要结论154
7.2研究展望156
参考文献158
索引175

长江上游生态与环境系列

总顾问 陈宜瑜

总主编 秦大河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

ISBN 978-7-5088-6030-5

定价:280.00元

杨万勤 吴福忠 等 著

责任编辑:李小锐(lixiaorui@mail.sciencep.com) 冯铂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反映了研究团队过去10多年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资助下持续开展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管理研究取得的成果。该书描述了亚高山针叶林分布与环境特征及生态系统结构,阐明了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物质迁移过程、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生态系统分解过程、土壤碳氮过程以及土壤生物与生化特性,初步揭示了亚高山针叶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提出了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框架以及技术和措施。

该书以冬季生态学研究为特色,强调了季节性雪被和冻融循环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分解过程、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物质迁移过程、土壤碳氮过程和土壤生物与生化特性的影响,首次关注了亚高山森林溪流生态学、亚高山森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以及倒木分解,并从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过程的研究结果提出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技术和措施。该书的出版丰富了生态系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冬季生态学的内容,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READING

本书目录

第1章 亚高山针叶林分布与环境特征 1

1.1 亚高山针叶林的定义 1
1.1.1 亚高山和亚高山植被 1
1.1.2 亚高山森林与亚高山针叶林 2
1.2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的地理分布 3
1.2.1 盆周山地亚高山针叶林区 4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甘南-川西北亚高山针叶林区 5
1.2.3 青藏高原东缘-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区 5
1.2.4 青藏高原东南缘-川西南亚高山针叶林区 6
1.2.5 秦巴山区亚高山针叶林区 7
1.3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类型与分布特征 7
1.3.1 亚高山冷杉林 8
1.3.2 亚高山云杉林 12
1.3.3 亚高山圆柏林 14
1.3.4 亚高山落叶松林 15
1.3.5 高山松林 15
1.3.6 铁杉林 16
1.4 长江上游亚高山针叶林的影响因子 16
1.4.1 气候 16
1.4.2 地形地貌 17
1.4.3 频发的自然灾害 17
1.4.4 人类活动 17
1.4.5 季节性雪被和冻融循环 18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 20
2.1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 20
2.1.1 植物群落组成 20
2.1.2 动物群落组成 22
2.1.3 微生物群落 23
2.2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24
2.3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25
2.4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 26
2.5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7
2.6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组成 28
2.7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结构 31
参考文献 33
第3章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物质迁移过程 35
3.1 亚高山针叶林区降水特征 35
3.1.1 大气降水特征 35
3.1.2 亚高山针叶林林冠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 36
3.2 亚高山针叶林林冠对降水中碳再分配的影响 41
3.2.1 大气降水碳含量动态 41
3.2.2 碳再分配特征 43
3.3 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组成 47
3.3.1 凋落物产量及动态 47
3.3.2 各组分产量与动态 53
3.3.3 乔木和灌木层凋落物产量与动态 59
3.4 讨论与小结 64
3.4.1 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对降水中碳再分配的影响 64
3.4.2 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对凋落物生产的影响 65
参考文献 66
第4章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 68
4.1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腐殖物质积累 70
4.1.1 腐殖物质提取和分离 70
4.1.2 质量损失 71
4.1.3 总可提取性腐殖物质 73
4.1.4 胡敏酸 78
4.1.5 富里酸 81
4.1.6 胡敏酸/富里酸 83
4.2 腐殖物质光谱学特性 85
4.2.1 ΔlgK 85
4.2.2 E4/E6 87
4.2.3 A600/C 88
4.2.4 腐殖物质类型 89
4.3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腐殖化度与腐殖化率 90
4.3.1 腐殖化度和腐殖化率的计算 90
4.3.2 腐殖化度 90
4.3.3 腐殖化率 91
4.4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难降解组分与腐殖化 92
4.4.1 难降解组分驱动的基质质量假说 92
4.4.2 馏分分离 93
4.4.3 难降解组分调控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 94
4.5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易分解组分与腐殖化 97
4.5.1 易分解组分驱动的微生物源土壤有机质形成假说 97
4.5.2 易分解组分的测定 99
4.5.3 易分解组分含量 99
4.5.4 易分解组分残留量 101
4.5.5 易分解性 102
4.5.6 易分解组分调控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 103
4.6 亚高山针叶林植物残体功能碳组分与腐殖化 104
4.6.1 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中碳组分变化 104
4.6.2 功能碳的测定 104
4.6.3 总有机碳 105
4.6.4 烷基碳 108
4.6.5 氧烷基碳 112
4.6.6 芳香基碳 116
4.6.7 羰基碳 118
4.6.8 烷基碳/氧烷基碳 119
4.6.9 林窗对凋落物碳组分分解的影响 119
4.6.10 碳组分调控植物残体腐殖化过程 120
4.7 小结 121
参考文献 121
第5章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分解过程 127
5.1 亚高山针叶林凋落叶分解速率 127
5.1.1 材料与方法 128
5.1.2 结果与分析 130
5.1.3 讨论与结论 136
5.2 亚高山针叶林倒木分解速率 138
5.2.1 材料与方法 139
5.2.2 结果与分析 141
5.2.3 讨论与结论 144
5.3 亚高山针叶林凋落叶碳和养分释放 147
5.3.1 材料与方法 148
5.3.2 结果与分析 148
5.3.3 讨论与结论 158
5.4 亚高山针叶林倒木碳和养分释放 160
5.4.1 材料与方法 162
5.4.2 结果与分析 163
5.4.3 讨论与结论 179
5.5 亚高山针叶林细根碳和养分释放 182
5.5.1 材料与方法 183
5.5.2 结果与分析 185
5.5.3 讨论与结论 193
参考文献 195
第6章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碳氮过程 203
6.1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碳氮库特征 205
6.1.1 材料与方法 205
6.1.2 结果与分析 206
6.1.3 讨论与结论 208
6.2 亚高山森林土壤碳矿化过程 209
6.2.1 材料与方法 209
6.2.2 结果与分析 211
6.2.3 讨论与结论 215
6.3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氮矿化特征 217
6.3.1 材料与方法 217
6.3.2 结果与分析 218
6.3.3 讨论与结论 221
6.4 亚高山森林土壤碳氮淋洗特征 222
6.4.1 材料与方法 222
6.4.2 结果与分析 225
6.4.3 讨论与结论 229
6.5 亚高山云杉林土壤氮转化酶活性 231
6.5.1 材料与方法 231
6.5.2 结果与分析 233
6.5.3 讨论与结论 237
6.6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群落特征 238
6.6.1 材料与方法 238
6.6.2 结果与分析 241
6.6.3 讨论与结论 243
参考文献 244
第7章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生物与生化特性 250
7.1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动物多样性特性 250
7.1.1 材料与方法 251
7.1.2 结果与分析 254
7.1.3 讨论与结论 261
7.2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性 263
7.2.1 材料与方法 264
7.2.2 结果与分析 267
7.2.3 讨论与结论 272
7.3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动态特性 275
7.3.1 材料与方法 275
7.3.2 结果与分析 277
7.3.3 讨论与结论 279
7.4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酶活性动态特性 281
7.4.1 材料与方法 281
7.4.2 结果与分析 283
7.4.3 讨论与结论 289
7.5 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养分动态特性 291
7.5.1 材料与方法 292
7.5.2 结果与分析 293
7.5.3 讨论与结论 298
参考文献 300
第8章 亚高山针叶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 307
8.1 亚高山针叶林区溪流木质和非木质残体特征 308
8.1.1 木质和非木质残体储量 308
8.1.2 木质和非木质残体碳、氮和磷储量 311
8.2 亚高山针叶林区河道木质残体与非木质残体特征 315
8.2.1 木质残体与非木质残体储量 315
8.2.2 木质和非木质残体碳、氮和磷储量 316
8.3 亚高山针叶林区森林溪流水体各元素储量 318
8.3.1 水体中C元素储量 318
8.3.2 水体中N元素储量 322
8.3.3 水体中P元素储量 326
8.4 亚高山针叶林区森林溪流沉积物元素储量 330
8.4.1 沉积物中C元素储量 330
8.4.2 沉积物中N元素储量 334
8.4.3 沉积物中P元素储量 338
8.5 讨论与小结 342
8.5.1 亚高山针叶林区森林溪流植物残体储量 342
8.5.2 非木质残体对溪流元素储量及迁移动态的影响 343
8.5.3 木质残体对溪流元素储量及迁移动态的影响 344
参考文献 345
第9章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 346
9.1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346
9.1.1 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概念 346
9.1.2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目标 347
9.2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概念框架 349
9.2.1 科学研究、综合评估与模型预测 349
9.2.2 确定目标,制订适应性管理政策,研发适应性管理技术 350
9.2.3 实施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政策与技术 350
9.2.4 动态监测适应性管理对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50
9.2.5 综合评估和预测适应性管理对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51
9.2.6 动态调整和优化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政策和技术 351
9.3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技术措施 351
9.3.1 保留粗木质残体 351
9.3.2 林分结构优化与功能提升 352
9.3.3 野生动物多样性保育与保护 353
9.3.4 植物多样性保育与保护 353
9.3.5 微生物多样性保育与保护 354
9.3.6 替代产业培育与发展 354
9.3.7 森林更新与演替监测 355
9.4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理论和技术需求 355
9.4.1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的复杂性及其维持机制 355
9.4.2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355
9.4.3 自然灾害干扰对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56
9.4.4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 356
参考文献 356
索引 3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期编辑:王芳)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科学出版社视频号

硬核有料 视听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