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家族的确是三国争霸最大的赢家。虽然这个结果是司马懿奠定的基础。而题主结论为(是因为)“司马懿子孙后代的精明强干”、实在经不起事实的考验。诸葛亮的子孙后代都是“忠烈之后”,在诸葛亮的光芒下,他们虽然无法重复先辈的精彩,那也是时势使然,用“庸庸碌碌”一词来“盖棺定论”有失公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一千多年后的李鸿章一样,他们的第一个儿子都是嗣子,是从自己的亲哥那里过继的。

诸葛亮的嗣子诸葛乔,原来是自己的哥哥诸葛瑾的第二个儿子,两兄弟在孙吴都有名望,虽然诸葛乔的才能稍逊哥哥,但是品性和功业却超过诸葛元。

要把东吴颇有名望的诸葛乔过继给蜀汉丞相为子,即使是自己的儿子,身为东吴大臣的诸葛瑾也不敢“私相授受”,报请东吴孙权批准后,才把二儿子诸葛乔送到蜀国,诸葛亮将诸葛乔的字改为伯松。

来到蜀国后授官为驸马都尉(帝婿),随诸葛亮到汉中,也就是说,诸葛乔以驸马都尉的身份曾在汉中工作,于建兴六年(228)去世,年仅二十五岁。

诸葛乔驸马都尉的身份,是司马氏集团所没有的,虽然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缘于此时的蜀汉政权尚可称为人才济济,诸葛乔绝非“庸庸碌碌”!

诸葛乔之子诸葛攀,也是军队行武出身,从基层开始,官至代理护军,翊武将军(赵云曾任此职),由于东吴的哥哥诸葛瑾的后人因故“子孙尽灭”,诸葛亮此时已经儿孙绕膝,于是将诸葛攀送回东吴,非常遗憾的是,和他的爹一样,也是很早就去世了,这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将军,只能说是欠缺“福寿”而己,绝非“庸庸碌碌”!

诸葛瞻字思远,乃是诸葛亮嫡子,十七岁时娶了公主为妻,委为骑都尉,第二年任羽林中郎将,接连提升为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封军师将军。

诸葛瞻作为一个官二代,仕途相当顺利,可谓人生得意!一个相当担忧的现象出现在社会各界,这就是朝野上下对他的追捧!诸葛亮尚在的时候就写信给自己的哥哥诸葛瑾,称日后“恐难成大器。”

景耀四年(261)诸葛瞻的仕途锦上添花,任卫将军、平尚书事。不过,考验诸葛瞻将军的时刻到了,景耀六年,诡计多端的老将邓艾突然袭击川北得手,江油关守将不战而降,兵锋直指上游的涪县(今绵阳市游仙区)。

诸葛瞻披挂齐整,星夜驰援涪县,当他听闻奏报前锋已经失利后,非常失策的没有继续指挥后援大军在涪县与邓艾决战,而是轻率决定放弃涪县,放弃也可以有,但是应该节节抵抗,利用涪关、白马关与邓艾缠斗,同时联合剑阁姜维的主力,把邓艾有限的部队大量消耗,然后在绵竹关外从四面八方包围邓艾部队,可惜诸葛瞻没有学到其父用兵真传,竟然一退“千里”,轻易放过孤军深入的敌人,退防离成都很近的绵竹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艾兵临城下后,派遣使者进城对诸葛瞻说“如果投降,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可贵的是,诸葛瞻大怒,杀了邓艾的使者,大开城门,迎战邓艾,诸葛瞻力战而死!时年仅三十七岁。诸葛瞻的临阵经验的确差强人意,绵竹一战,断送了蜀国。成为诸葛瞻永远的垢病,但是,他忠于蜀汉政权的一片忠心,可鉴日月!“庸庸碌碌”的评价,是否牵强?

诸葛瞻的长子诸葛尚在这场惨烈的短兵相接中,与父亲一同阵亡。

次子诸葛京以及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等,在咸熙元年(264)向北方的河东郡(山西永济)迁居。覆巢之下 复有完卵乎?他们年幼,父亲如此,子女奈何?给他们可以安上比“庸庸碌碌”的形容词还差的评价,可是,有意思吗?

在传统文化里,司马懿那种阴险、狡黠、不择手段的形象深入人心。这是有根据的一一“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像”(《晋书.高祖宣帝纪》),如同申公豹一样,果然脑壳可以车到背后。曹操曾经梦到三马同食一槽,心中感到很厌恶,于是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非人臣也,一定要把我家的事情安排好。”

曹操一生识人无数,司马懿如果是善类,历史绝不会如此记载他。

不过封建社会是以成败论英雄的,客观的评价,他是一位文武兼备,在曹魏政权中仅次于曹操的主帅型名将。

虽然诸葛亮最后岁月的四年中,他始终占不了上风,处于人生的“跌停”阶段,但是,四年后,蜀汉政权由“鸽派”蒋琬主政,因为忙于安定内部,所以西线无战事,司马懿的运气来了,政治上成为位列三公之首的太尉,手中的军队可以随便调动。

熟悉司马氏集团的朋友可能晓得,司马家族是曹魏时期的超级名门世家,包括司马懿的八个哥哥弟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司马朗和司马懿。他们几乎占据曹魏的半壁江山,当然,也足以引起曹氏上下的警惕。

尤其是曹爽辅佐第三代皇帝曹芳,颇有才干的曹爽与司马集团硬碰硬对到干达到十年之久!司马懿年过七十岁时,牙一咬,眼一红,心一黑:“此时不干,更待何时?”于是联合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发动了高平陵兵变。从此,司马集团心中那个欲望更为强烈,也更接近胜利。

真正推动司马家族登上皇位的是司马昭,他率军平定诸葛诞的叛乱,这个时候的皇帝是后曹操时代有骨气的男人,他不甘平庸,更是大呼:“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

由于消息泄露,司马昭派人入宫,双方对峙于皇宫,那个祸国殃民的主角、贾南风的父亲贾充鼓动手下:“公蓄养汝辈,正为今日耳!”部下立即动手:“刺之,刃出于背,天子崩于车中。”

也就是说,一刀捅破了后背前胸。这是封建社会很罕见的、在光天化日之下弑君的记录。如果这也叫“精明强干”的话,我几乎要拍桌而起了一一社会还有没有起码的君臣观念!

司马昭听从那个直接命令弑君的贾南风的父亲贾充的建议,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

魏元帝曹奐咸熙二年(265)十二月,司马炎在贾充、裴秀等人的协助下,逼迫曹奐退位,司马炎受禅让称帝,史称晋武帝,定都洛阳。

这些场景,在封建社会经常出现,没有正义与邪恶那样泾渭分明的界定。司马昭称为“精明强干”,完全正确!

但是,世事无常,正如魏晋时期阮步兵所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天道轮回,命运饶过谁?

西晋的恶梦来得毫无征兆,聪明绝顶的司马昭却有一个白痴的儿子,10以内的加减法,要教三天,偏偏又娶了一个拥有丑恶嘴脸的,贾充的千金贾南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西晋王朝陷入皇后贾南风的淫乱和乱政,种种乱象使西晋仅仅维持了五十一年,因为北方几个少数民族的叛乱而向南渡江逃避,亡国皇帝司马邺即使投降了,也没有善终,受尽屈辱而死!

只有司马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称为“精明强干”,可惜西晋王朝这个短命政权,给中原地区带来无穷无尽的几乎灭族的灾难!司马昭的“精明强干”又值几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