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吉利汽车(00175.HK)发布一则公告称,公司计划向10884名激励对象授出约1.67亿股。”

“按照最新实际估算,1.67亿股授出股份的市值约为46.3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8.49亿元),万余名被激励对象将人均获得约42.9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5.64万元)”,妥妥的员工福利让其他人羡慕了一番。

而吉利汽车背后的神秘人物就是:李书福!

李书福也许没有听过,但是吉利汽车一定听过,这么多年的口碑也是稳居汽车行业前列的。

李书福是吉利集团的董事长,也是一位典型从农村逆袭成功的企业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来自于网络

文|陈清婉

01

1963年,他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农民家庭,四兄弟当中排行老三。那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读书不是最快的出路,经商才是!

他不是19岁尝到钱的滋味,而是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钱多么厉害。

小时候他就是一个放牛娃,上小学时,暑假就专门给生产队放牛,一天0.15元,一个暑假下来,可以赚到6元-10元人民币。

而小学每学期书本费大概1.2元,相比起来这笔钱已经是那个时候的“巨款”了。

放牛的快乐生活没多久,改革开放春风吹大地就开始了,按理说这跟一个10多岁的小屁孩儿没多大关系。

他却觉得这是个大好事,无心上学,就开始研究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三年的初中两年就匆匆地学完了。

成绩还算优异,考上了当地的路桥中学尖子班,但是他却更加无心学习,开始做起了市场经济的各种美梦。

02

然后才有了后来第一桶金的事情。

1982年,他才19岁,父亲给他拿了120块钱,就这样开始了照相生意,在公园拉人照相,半年后赚到1000元,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照相机生意就这么做了2年的时间,作为照相行业的门外汉,开始并不容易,照相馆的设备几乎都要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实际上也是资金有限,为了节约成本。

由于没有特种营业执照,多次接受教育、受到处罚,但是心态放得很好。后来,开放力度越来越大,一边也在寻求新的出路。

后来又折腾了废旧电器零部件,变废为宝的技术,结果没多久又被别人学了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电冰箱开始进入家庭。

于是,1984年到1986年期间,他都在试水做冰箱行业,年纪轻轻,21岁当起了厂长

白手起家哪有那么容易啊,电冰箱这个东西,光有理论,没有技术,那就自己来研发。400个日日夜夜的反复失败与总结,整个人折腾得没有一块完好的皮肤。

索性,皇天不负有心人,研究试生产成功了。事情干成了,效益还非常好,一年营业额就有四五千元。冰箱厂成功了,成为台州最大的民营企业,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知名度。

1989年,出事了。环境也在变,竞争越来越大,内部股东分歧越来越大。

李书福索性把全部资产送给乡政府,政府接管后,然后他跑去上大学了。一夜间回归无产阶级,还觉得浑身轻松。

大学几年时间,很快就结束了,本来也是去镀金的。

04

1992年,再次开始创业生涯,从照相机,电冰箱,这一次是装潢材料,一样的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又被别人拷贝走了。

1993年,学着收购一家国有邮政摩托车厂,销量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当时的吉利,成为了全中国第一个研究生产摩托车的民营企业。企业搞得红红火火,后面又有企业跟着学,陆陆续续进来了很多同行。

35岁那年,吉利转型升级研究生产汽车,李书福从此走上了一条稳健的创业之路。

直到今天,李书福已经退居幕后,但是他也时刻关注着吉利三十年以来的实践和探索。

李书福自己回忆说,创业这条路太难了,就像一场没有尽头的马拉松赛跑。

“常常跑得腰痛腿软,浑身浸透汗水,有时还出现精神恍惚,不知所措,但前方的路依然充满神秘,勾起了我们无穷的想象,探索远方秘密的心情根本无法平静,已经扬起的创业风帆将继续推动我们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汽车世界。”

看这着一路走来的成就,其实背后的李书福遭受过很多质疑。

说他没上过大学还能自己研究汽车,跻身大佬云集的汽车行业;

说他“出言不逊”,敢说“汽车就是四个轮子两个沙发”;

说他就是个忽悠人的疯子

而李书福依然成功了,沃尔沃盈利了,这个在美国人手里都没有逆转的局面被李书福搞定了。

这个小眼睛,薄嘴唇,爱笑,秃顶,聪明绝顶的男人,如今58岁,连续9年稳居“世界500强”排行榜。

05

少有人知的是,叱咤风云的李书福,不仅是“汽车狂人”,同时也是“教育狂人”。还被称为被汽车“耽误”的教育家。

1997年,,吉利汽车诞生的那一年,也是李书福教育梦开始的时候。

在他的心里,要造好车,先造人才。于是创立了吉利控股集团的第一所学校:浙江经济管理专修学院。

20余年,为汽车产业链输送23000余名人才,是一个有情怀的梦想家,企业家

“吉利开办了10所院校,覆盖了从职高到研究生院不同层次,共计为社会培养人才超过15万人,其中,10%的人才进入了吉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造车,教育是我心底最柔软的情怀”,李书福这么说。

读过那个年代的创业故事,感叹的是时代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