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大胆的纪录片。

全程长达3个半小时,没有流量明星,没有粉丝滤镜,没有情怀可卖...

但就是这么一部时长感人的电影,在上影节屡次被秒空,有人蹲点还抢不到票。

它被誉为:现实版《放牛班的春天》。

德国,某工业小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赫曼,是一名即将退休的数学老师,同时还是一位班主任。

他班里的学生,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的文化背景,饮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群孩子,并不是打小被父母送到海外镀金,而是在难民潮和移民潮的席卷下,跟着父母远离家乡,迁到这座城里求生存的...

本来,十几岁的孩子处在叛逆期就不太好管教,更何况异国他乡,语言不通...

而头顶KPI的巴赫曼,不仅要考虑怎么帮这群孩子提高分数,他更有自己的一份私心...

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于今年3月5日在柏林上映,豆瓣开分8.8,目前回落到8.6。

在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导演玛利亚·施佩特凭借该片,荣获评审团奖银熊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花了三年时间剪辑,从200多个小时的素材里筛选了再筛选,这才有了最终版的3个半小时。

与其片名如出一辙,该片讲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平实地记录了一个班级的日常,整体节奏较为舒缓,但并不乏味。

这部片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我们也通过镜头,蹭了课。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纪录片,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清醒地认知到,我们和片中发生的一切处在两个世界。

但这部片却有一种魔力,带你走进了巴赫曼先生的课堂,你借助镜头,成了旁观者,成了参与者。

不少看了影片的网友,给巴赫曼先生取了个外号:国宝级班主任。

这个班集体,几乎是教育的乌托邦,是不少人都向往的学习环境。

你能想象,冬天早上困得要命来到课室,睡眼惺忪,老师温柔地询问:大家困吗?困的话先眯一会儿,然后我们再上课。

而我回想起小时候上课困到打瞌睡,只有被老师叫起来罚站的份...

在巴赫曼的课堂上,随心、随性、随意,不需要正襟危坐,也没有以上对下的说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问题,有不同意见,你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比如,聊到初夜。

巴赫曼告诉学生,有研究表明,智商高学习好的孩子,一般初夜都比较晚。

其实也是暗戳戳地提醒孩子们:不要过早尝禁果。

有个调皮的学生鸡贼地说:那我比较笨,初夜是不是可以早点开始?

巴赫曼被逗笑了:你能这样讲,那说明你也不至于那么笨嘛...

再比如,聊到同性恋。

有些学生无法理解,因为在她的成长环境里,只有异性恋才是正常的。

但巴赫曼没有强硬地以一个成年人的姿态去否定她,而是承认她这种无法认同的情绪,给她一个缓冲的空间...

即使她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是在这个追问的过程,我却看到了女孩,与自己认知里的“正常”去抗衡的一个过程。

再比如,聊到婚姻。

有男生说:我不想结婚,太费心了...丈夫早出晚归,出去赚钱养家,要求不高,回家冲个澡,吃个饭而已,而妻子在家里都干了些什么呢?

后面的女生听到都惊呆了,迫不及待要反驳他:

可是妻子要做家务看孩子,而且把孩子拉扯大也不是件容易事啊...如果大家能够互相尊重的话,就不会有那么多事了...

巴赫曼紧接着问:那尊重从何而来?

女生答:由爱而生。

可以说,每次上课,我都非常好奇巴赫曼会和孩子讨论什么话题。

因为他从不会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准确来说,是大家并不需要一个标准答案。

本来,班主任的压力就比普通的任课老师要重,已经快要退休的巴赫曼,完全可以选择当一个弄弄子,敷衍了事,撑到退休就行。

但无论课上还是课下,他都尽最大努力去关照每个学生。

在巴赫曼班里,有个叫Rabia的女孩,腼腆内向。

刚来到班上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懂,也什么都不敢问。

巴赫曼深知,自己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学生,拖慢整个班的学习进度...

但他会在课下和Rabia积极沟通,了解她的难处,鼓励她尝试去表达自己,一直关注着她的进步...

后来,巴赫曼留意到她开始举手发言,问她:你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勇敢?

Stefi说:因为我不担心会被人嘲笑。

原来,她在以前的学校,会因为表达自己,而遭到没来由的恶意。

加上经常搬家,不安定的生活环境,自卑的学习心态,这才导致她越来越不自信...

来到这个班级之后,从不适应到适应,再到信任老师和同学,她感到自己被接纳...

同一个班里,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学生成绩差,这是很多老师都会面临的常态。

在巴赫曼班里,也不例外。

一次测试后,巴赫曼让考高分的学生,一对一帮助考得差的学生复习。

但男孩Jamie当场拒绝:我们都是一块儿学的,考低分是xx自己的问题,凭什么要我去帮?!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那个被帮的孩子,还是巴赫曼,其实都有点下不来台。

但巴赫曼并没有直接训斥Jamie,而是尝试向他解释“考得差”背后存在许多客观因素,没有人会想要故意考烂...

听完之后,Jamie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低着头自顾自地玩笔...

不过,巴赫曼并没有对Jamie上纲上线,而是让班里的学霸分享他的经历。

学霸在五年前刚到这座城市的时候,面对全新的文化,全新的语言,一开始也不好过。

当时因为语言不通,他在生活中被人嘲笑,在学校要同时学习好几门功课,还要学德语和英语,时常觉得难以坚持...

班里的“差生”,其实和学霸五年前的处境一模一样...

而巴赫曼让学霸分享他的经历,也让考得差的同学,感到自己被深深理解...

在巴赫曼的班上,他真正把每个学生,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尊重,从不会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的自尊心。

即使是少数派,也有权利表达自己,不用担心会遭到批评羞辱...

一开始,我以为巴赫曼应该挺喜欢老师这个职业,毕竟能够为教育事业不辞辛苦,坚持投注心力的人,还是少数。

但看到后面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巴赫曼在大学学的是社会学,但不清楚自己要去干什么,在毕业前才转到了师范。

他说:我当老师,其实是为了养家糊口。因为我把学校当成是公共机关,对此还排斥了很久,从一开始就对它产生距离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

四十多岁的时候,巴赫曼想过要辞职,“因为当你感觉到,自己无法培养出什么,却总是在与其作斗争,强行给孩子们套枷锁,只是为了不让他们去闯祸...”

在他看来,学校里面有太多的教条,太多的照本宣科,太多的不自由...

特别是他童年时期已经经历过这些,他不希望自己成为这样的老师。

很多时候,他担心自己是在打压孩子,而不是和孩子们一起携手并进。

十七年的教学生涯,巴赫曼从未停止自省,一路走来,他也在不断提升自我。

直到某天,他突然意识到:那些我日复一日灌输的教条,其实只占教师工作的十分之一,而剩下的那些,才是有意义的,而且在这其中我也能有所收获。

我想,很多中国老师如果看到了巴赫曼在体制内的挣扎,肯定会有深深的共鸣。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老师的矛盾心理,他在体制内用力去抗衡,希望孩子们不要再次经历自己以前那种不愉快;

但老师也有自己的KPI,学生也要有分数才能继续升学,大家都不得不在矛盾中前进。

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巴赫曼更希望能为学生扩展认识世界的眼光。

他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话题,不是只把孩子当孩子,自视甚高,觉得他们未成年什么都不懂,他尽自己所能,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也许是因为社会学的背景,加上他个人也热爱艺术,在这个课堂里面,每个孩子的多样性,都得到了舒展的空间。

就像是春天枝头冒出的绿叶,每片叶子都充满希望,绽放着生命的光彩。

老师经常被比喻成祖国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

但在这部片里,导演的记录是“反英雄”的,她无意把巴赫曼吹捧成一个楷模,老师也只是一个平凡人。

巴赫曼从不害怕在学生面前露怯,也会在他们面前展露真实的情绪。

偶有不起劲的时候,会拉着学生说:来,我们大家一起搞点音乐来听听...

在课上碰到自己的知识盲区,也会大方承认:这个我需要查一查...

实际上,巴赫曼更像是一个分享者,陪同孩子一起成长的引路人。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在这个过程,他也从孩子那里得到了真诚的反馈。

一次写作课上,巴赫曼让学生们挑选几张不相关的图片,自由发挥写文章。

有个孩子对巴赫曼说:图里可以加一个倒下的老师,因为这里太闹了。

巴赫曼:嗯,那倒是我们每个星期的常态。

学生笑着说:你可不会倒下,因为你很坚强。

然后又补了一句,“老师,我真的很佩服你呢!”

像这样直抒胸臆的赞美,并不是彩虹屁。

就连导演也非常惊讶孩子们的灵气和掏心掏肺的表达,他们经常当着大家的面,说我爱我们班,我爱我的老师...

在这个课室里,有半年前一句德语都不懂,只能发出“呃呃呃”的学生,现在已经能用德语流利地交流,写作文...

有些孩子,来自战乱不断的国家,提起家乡和亲人忍不住掉眼泪,旁边的同学看到了,会围过来拥抱她...

就算你的看法在这个班里不被大多数人接受,大家也不会因此嘲笑你,膈应你...

在这个班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但又是一个有爱的集体...

毕业前,孩子们的考核分数都出来了。

对于巴赫曼来说,给孩子们打分一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他很不愿意去用这种方式,去判定一个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但他又不得不这样去做,因为升学机制就是这样。

在学生们离开学校之前,巴赫曼特别郑重地告诉孩子们:分数只是暂时的,它不能代表你的全部,你的人生,远比试卷上的分数要来得更广阔,更重要的是,要继续坚守你们心底的纯真...

我想这段话,多少会在某个孩子的心里泛起涟漪,渐渐漾开,在日后产生影响。

与巴赫曼一起度过的这段日子,会在深深扎根在他们的生命里,因为能够被一个人深深地肯定过,接纳过,珍视过,会让他们打从心底长出勇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存在,并非毫无意义。

正如导演在片中所展示的,“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

事实上,教育这件事,没有放之四海皆适用的标准,你不知道哪个瞬间哪个行为,就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温柔和善意,抚平了他生活中的不安和脆弱。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教育,没有完美的老师,没有完美的学生,时代发展至今,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注定了教育模式肯定不同。

但最根本的,是能否把人当人看...

毕业那天,学生们一个个和巴赫曼拥抱道别...

最后离开的孩子,随口哼起了一段旋律,歌词是巴赫曼老师的名字,听到这无厘头的歌曲,巴赫曼笑了。

当学生的声音消失在转角,他独自一人,随意地坐在椅子上,望着孩子们摆放整齐的桌椅,默默掉眼泪...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当中一定会有遗憾,但能够在短暂的人生里,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又是何其幸运。

德国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心灵唤醒另一个心灵。

孩子如同一颗幼苗,当他开始生长时,请给他阳光和水,给他温暖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