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体量还是影响力上看,

抖音、微博、微信这三个社交头部平台,

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顾过去网络时代的热点更替,

几乎都是在这些平台上发酵完成。

过去我一直以为,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

信息获取、沟通成本一定会越来越低,

不同文化碰撞出的花火,

将有利于人类思考能力和亲密关系的培养。

但现在看来,

一个在某个领域制造了巨大价值的事物,

同时也可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制造者。

正如40年前,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

对电视的批判。

如今无论我们愿意或是不愿意,

我们确实身处在互联网的漩涡当中,

失去了很多自由,

比如表达自由、思考自由、共情自由。

我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

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

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表达自由

网上冲浪的第一要素,就是情绪表达。

而文字,就是我们使用最多的要素。

现阶段,以缩写“YYDS”为代表,大出风头。

夸赞东西好吃,YYDS;

为体坛强者欢呼,YYDS;

被好剧俘获,YYDS……

放眼看去,几乎满屏都是YYDS。

与YYDS同时流行的还有U1S1(有一说一)、

SZD(有一说一)、AWSL(啊我死了)……

它们具有很强的“病毒性”,

感染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最早玩QQ的那一代人,

偶尔也会使用缩写词汇,

比如你是GG还是MM,

我喜欢的人是DML,处一波QY...

趣味十足、简单明了。

几十年过去了,

新的流行词汇却成了大部分人的“信仰”,

仿佛任何时候、任何地点,

只要想起,都能喊上一句,

但看起来却无比费劲、隐晦难懂。

就像网友说的,

之所以讨厌这些网络热词,

正是因为它们毫无美感和意义所言,

只剩一种没念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吃力。

从两方的不同态度来看,

网络热词已经演变成一种划分圈层的口号。

你接收我的暗号,我们就是一类人,

你拒绝我的表达,就要滚出这个圈子。

于是很多人为了融于群体,

不得不随波逐流。

古时候,

人们夸女子漂亮,可以说:

“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现在只会说,女神YYDS。

夸食物美味,可以说: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现在只会说,炸鸡YYDS。

彼此所要传递的情绪或许“秒懂”了,

但更为丰富和具体的内容,

也在高度简化和概括中被牺牲掉了。

这就是典型的表达能力下降。

特定表达群体中的每个人,

一面深感丧失独立表达、施展才华的无助,

一面又感受到自己依附在群体中无所不能。

于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和传染,

将未必具有意义的“信念”,

内化成圈子里矢志不渝的“信仰”,

并由此席卷了整个网络。

离开网络流行语,就不会说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考自由

表达能力下降、沟通方式趋于同质,

本质原因,是思考能力退化。

这两年来,

“出轨”“杀人”“约炮”等关键词,

频繁出现在各个平台的热搜上。

我们像瓜田里的猹,上蹦下跳,

什么都往脑子里塞。

管中窥豹,以点概面,

观点满天飞,却不见真正的论辩。

我们热衷于把点赞最高的评论视为“真相”,

复制粘贴,不知不觉中就被带了节奏。

比如西安地铁女乘客被保安拖拽事件、

公交车坠湖事件、哮喘女孩被体罚事件等,

在真相出来之前,

我们已经给别人定罪,

一边倒地支持第一个发声的人。

而当真相两极反转时,

除了再次提醒自己“子弹再飞一会”,

下一次,依旧不假思索。

传播学大师施拉姆研究多年,

得出一个公式:

受众选择信息=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

这就意味着,

在信息选择过程中,我们都是有惰性的。

通常,我们倾向于省时省力就能获取的信息。

而这正好与平台中的大数据精准推送,

不谋而合。

在复杂的事件面前,

我们习惯在现有的观点中,

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大致认可的答案,

感觉到了把握形势的力量。

久而久之,

当热点一波接一波,企图跟上潮流的我们,

从懒得思考、到不肯思考,

最后完全丧失复杂而连贯的思考自由。

思考能力被削弱,

带来的便是大众的盲目追随。

我们评论某一事件时,

第一反应就是先看认可度最高的观点,

和别人观点稍微相似时,

就会感到莫名的雀跃。

和大部分人观点不一致时,

就会胆怯地收回自己的意见。

渐渐地,

大多数人的观点就会取代少数人的意见,

开始引导舆论,

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股不安力量。

社交平台本该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思想,

碰撞出火花的绝佳场所,

然而事实却是,

网络变成一座牢笼,

把我们的思想困于其中。

共情自由

在表达自由和思考自由当中,

有人两者兼顾,清醒而独立。

他们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适应这个时代,

而同时,他们也舍弃了一些东西——

共情能力,越来越追求自我享受,

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理解他人,

不想知道真相,只想满足私欲。

比如女性被人侵害时,

有的人只想打听主角隐私、被害细节;

国家选手失利时,

有的人只会口诛笔伐、落井下石;

上班族感慨一句活着太难,

有的人就会马上判定对方不努力,

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

通常,我们说这种人“不会聊天”,

实际上,是他们过于凉薄。

2015年7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

科学家首次调查了中国年轻一代,

使用互联网与共情水平间的关系。

他们发现,

大学生中互联网使用越多的人,

共情能力越低。

德国、美国的年轻人中存在同样的现象。

尽管这些研究并没有证明,

互联网的使用与共情水平下降存在因果关系,

但种种现象,让人相信,

朴素、真诚、耐心的感同身受,

渐渐地,只被少数人拥有。

有人说,

之所以不敢实现共情自由,

是因为被骗得多了,有阴影了。

但不论如何逃避,

作为与别人共处的人类,

没有谁不渴望被理解。

相似的苦难之间,

远比快乐更能连结两个灵魂。

共情这个东西,

是一种人性基本的善意,

也是一种需要锻炼的能力。

悲哀的是,现在我们却开始怀疑:

做好人,是对的吗?是应该的吗?

诚如上面所言,

社交平台当中的我们,

凭借刻板的算法了解别人,

也被别人同化。

当然,我不是一票否决大数据的意义。

热点、流行语、舆论,

让人与人之间更加亲近、

社会变得更有活力。

凡事都有两面性,

我们不需要逃离网络,

我们真正需要的,

是对社交软件保持警惕,

不要让社交软件“谋杀”我们的个性,

和生而为人的品质。

大数据时代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眼下,或许你也有些迷茫和焦虑,

不如试着短暂地逃离大数据,

进入现实生活,

从和身边人面对面交流、

认真写下一篇读书笔记开始。

如何平衡娱乐与思辨、

在海量信息中保持清醒,

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科技在飞速进步的时候,

我也期待思想文明会自行跟上。

文章来源:北驿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