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西南,云贵高地。昼夜不舍的赤水河绵延500余里,茅酒之祖王丙乾正是在这里,开创了中国酱香酒传奇。1952年荣和烧坊公私合营,成为组成茅台酒的三大烧坊之一。但王氏后人没有遗忘祖辈们的酿酒技艺,继续使用王家63味曲药配方,为世人酿造当年金奖品质的好酱酒,并创建了贵州省仁怀市王丙乾酒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月中旬的茅台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香气,风掀起阵阵高粱,这些数十万亩的绿色种植基地,成就了王丙乾酱香美酒的基地。酱香酒的原料在当地的名为“红缨子”的糯高粱,颗粒小,皮厚、扁圆、色红、结实、均匀,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合理。既能做到历经酱香酒的30道工序和九次的蒸煮翻炒不散,又能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茶酸、香草醛等酱酒香味的物质。糯高粱能在贵州仁怀形成自己独特的气质,主要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天然环境。处理糯高粱之外,还需要有小麦一起产生奇妙的反应才能演绎出酱香酒的神秘和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丙乾酱香酒的酿造工艺,口授心传,一代又一代,已经传承上百年。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工艺,还有做人的准则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对质量的坚守。每年的端午,是茅台镇一年中最高温的时节,也是制曲的关键时节。一个新的酱香酒生产周期就正是开始,小麦要变成曲胚,要经历磨碎、拌曲配料、踩曲成型等一系列过程。经过一番工序,制成一块合格的酒曲至少需要8-9个月,它们将与高粱一起,带来转化中最神奇的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阳节前后,开始了酿酒的第二道工序---下沙。下沙,就是把高粱按照一定比例磨碎,加入九十摄氏度以上的水润粮,在上甑蒸煮,摊晾后加曲拌合,再经收拢,进行开放式的堆积发酵。开放式的发酵,是王丙乾酱香酒独有的酿造工艺,也是工艺的核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农户播下一粒高粱种子开始,到消费者喝到一瓶王丙乾酱香酒,是酿酒师经历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酱香酒是时间的陈酿,是匠人匠心的苛刻坚守。每瓶酒,都有着属于它的动人故事,凝结了代代酿酒大师的心血与天地山水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