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完人,《红楼梦》里的人物尤其如是。曹雪芹笔下就没有完美的人物形象,各色人等都会有一些瑕疵,一如现实中之你我。

本文要讲三个“至死不悟”的人,他们的一生以“错误”结束,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很有警示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贾瑞

(第十二回)贾瑞叫道:“让我拿了镜子再走!”——只说了这句,就再也不能说话了。

贾瑞死前执迷不悟,脂砚斋[庚辰双行夹批:可怜!大众齐来看此。][蒙侧批:这是作书者之立意,要写情种,故于此试一深写之。在贾瑞则是求仁而得仁,未尝不含笑九泉,虽死亦不解脱者,悲矣!]

脂砚斋的意思是像贾宝玉这样的情种,必然需要贾瑞这样执迷不悟者衬托。

贾瑞固然禽兽不如道德低下,但他对王熙凤的痴迷却也是真实不变的。

情分很多种,贾瑞之情是孽情。他可以为了镜子里的王熙凤至死不悔,死得“求仁得仁”,也是一个“情种”,毕竟自古艰难唯一死,死都不怕却情不悔,可不就是情种。

贾瑞终究是错付一生。他的情不伦,徳不肖,人不齿。死前要拿着镜子走,就像那守财奴,真正是可悲又可笑。明知带不走一丝一毫,仍然留恋不舍,可悲可叹又错得离谱。

二,秦钟

(第十六回)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

贾瑞是执迷不悟,秦钟是误入歧途。作为情种的代表,二人都是贾宝玉的“影”。

不同之处在于秦钟是贾宝玉死离叛道的表象。他与小尼姑智能儿的感情,违背世俗礼教。他在馒头庵得趣,践踏神佛威严。他引智能儿在家私会,罔顾父亲教养。这样的秦钟,也必然招致世人对他的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钟的一生都在错误的路上狂奔,摆不清定位是秦钟的悲哀和悲剧。他死前“幡然醒悟”规劝贾宝玉的一段话,更是荒谬的可笑。

秦钟误入歧途,死前醒悟就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他自己做不到的事,规劝贾宝玉回头是岸,能成功?

他说他“自误”,不过是死前的委屈,对自己一生荒唐的否定,“如果上天再能给我一次机会……”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注定不会悔改。人性如此!

三,晴雯

(第七十七回)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今日既已担了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出这一节话来,有冤无处诉。”

晴雯死得很委屈,甚至“至死不明”。她以为王夫人说她狐狸精是指袭人那种以色侍人,诱惑贾宝玉。殊不知,王夫人眼中的狐狸精,晴雯比袭人可恨一百倍。

袭人与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对王夫人来说无关紧要。儿子大了,男女之事是必有。如果没有袭人,她也会到时候暗中安排人,这是贾府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少爷都是这么过来。袭人虽然不合规矩,但仍在规矩之内。

但晴雯之坏,王夫人不能接受。她做错了三件事而不自知,更是不能原谅。

第一,晴雯恃宠而骄。为奴才也好,为妾也罢,最关键摆正自己的位置,晴雯摆不正位置最是要不得。王夫人讨厌赵姨娘,就绝容不下晴雯这种跳脱性格。

第二,晴雯备受排挤。怡红院内全是敌人却不自知。没有自知之明,看不清形势,也注定在豪门内没有未来。王夫人不会让这样一个“傻人”成为她的“儿媳妇”。

第三,晴雯教唆贾宝玉不学好。古人的价值观里,有忠和侫之分。比较起来袭人是忠,晴雯就是侫。

晴雯以为自己不勾引贾宝玉“云雨之情”,就不是狐狸精。殊不知狐狸精从来就不止男女那点事。

晴雯与贾宝玉没有主仆之分,不讲尊卑之别,是错。晴雯教唆贾宝玉装病逃学蒙蔽贾政躲避考试,破坏贾宝玉人品、德行、孝道,十恶不赦。晴雯撕扇子是为败家。将贾宝玉房中细事公之于众是谓小人……试问王夫人说她是狐狸精冤枉她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晴雯死前不服,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她越不服,就越错。看不清自我的人,必然会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灾祸。徒呼奈何。

贾瑞、秦钟和晴雯,他们错在没有机会改正,也不会改正,才是读书人真正引以为戒反躬自省之处,慎戒之。

文|君笺雅侃红楼

关注作者、点赞、收藏很重要,文章每日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