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实习的壹读君 | 蓝饼

人们都说,长大“让自由变得更不自由”。道理我都懂,可是为啥长大以后连换微信头像的自由都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博上一网友发文抱怨,称自己都27岁了,父母还是会干涉自己的头像选择。自己原本想将微信头像换成下图(一个女性的后背),结果被家长勒令换掉。

图源:微博截图

这位网友的头像合不合适,自然是见仁见智,不过这一“头像不自由”的哀叹,引发了不少网友共鸣:“多不文静”、“看不懂”“人家看了还以为你是个男的/女的”、“你拿这个头像咋对接工作”......师傅别念了别念了,我换还不行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有人还借此机会祭出了绝对安全的头像选择:莲花套餐,一直用到退休也绝对没问题。

图源:微博截图

也有网友表示,曾经爸妈口中的“紧箍咒”,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形象管理时自我审查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微博截图

一旦工作了,就不能再用以前喜欢的爱豆照片、非主流抽象画、表情包作为头像了,实在是一大遗憾,只能转战去微博、贴吧等等其他平台上使用......成年人的痛啊,被现实磨去棱角的第一步,就是换头像。

图源:微博截图

一句话,怀念当年随便换头像的快乐!

不过话又说回来,被迫换头像,真的是一件倒霉事吗?

形象管理,从微信头像开始

线上的沟通交流,往往是只见头像而不见真容,如同化装舞会,众人无不是戴着面具起舞。

选择怎样的“面具”,意味着你需要在众人面前,建立一个怎样的形象——不管这个形象是真是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拿大的著名社会学家、作家戈夫曼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本质上是一种表演的生活,人的活动的本质是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舞台上“前台”和“后台”的区分,社会规定好一个个体活动的“社会前台”,设定好维持互动所必需的社会标准,人们在“前台”扮演着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和社会化的自我,走到“后台”才会恢复真实的自我。

在网络空间,多界面生存是可能的,而且每个界面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存空间,在微信上谈工作、在微博吃瓜冲浪、在知乎唇枪舌剑......我们可以同时扮演多重角色甚至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交叉或平行的角色身份。

图源:微博截图

而微信作为办公功能和生活功能都很强的社交平台,人们在其上面扮演的身份就需要更为职业化、严肃化——我们希望(或者被迫“希望”)呈现的那个自我,并不是某个追星girl或者热血漫爱好者,而是一个父亲或母亲、一个积极向上的打工人、或者一个只想潜水的小白……一个微信头像没有维持好,很可能导致在别人眼里的人设崩塌。

另一方面,微信头像的选择也对应着文化圈子的选择。当我们的社交范围扩大、或者发生比较大的转变时,我们所用的微信头像在新的圈子里能不能被正确理解、被认可,又是一个新的麻烦事。

现代符号学受香农和韦弗的信号理论启发,提出人际交往的“代码模式”,认为主体通过共享编码和解码码本就可以成功实现交际,不同的圈子,有不同的环境和“代码”。交际双方彼此理解,要求他们有相同的推理能力、相同的知识背景、对未来的期望、科学假设或宗教信仰、记忆中的轶事等等。

试想一个不婚主义者到了新公司,用萌娃头像被认为是已婚已育,这岂不是很悲伤?因此,很多时候我们被迫换掉头像,是为了适应新的社交环境,不至于被误会。

图源:微博截图

而年轻一代,由于从学生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微信,在经历社会身份的转换时,微信所提供的空间和社会“前台”也就产生了变化,过去头像上的漂亮爱豆、杀马特发型、中二病晚期发言等等,不再适用于已经远离快乐老家的自己。走上了职场,不论情愿与否,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要经历换头像的阵痛。

因此,换头像这件小事,既是环境的规训,又是个人的选择;既是不自由的,又是自由的。

高呼失去头像自由的我们,事实上是逼迫自己的某个身份向另外一个身份作出了让步。

而如何使用换头像这种不自由的自由,又是个学问。

头像背后的“认知捆绑”——别被自己的头像PUA了

头像虽小,意义很丰富。

作为表征符号的一种,图像所传达的信息、预设、取向、态度,有些时候甚至可以取代语言符号的作用。

一个小小头像所传递的信息给到了别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你的自我认知。我们在选取头像、经营自身微信上的网络身份的同时,也要意识到我们也是在对自己做定位、对状态做规划。

头像的本质,是人们对自我理想状态的期待、对未来生活的设想的图景化、符号化表达:

亚文化圈子是怎样、摇滚青年的状态是怎样、小资的生活是怎样、优雅的女人应该是何种形象、成功的男士会是怎样的品位、什么是有品质的生活......而这些潜在语言的背后,当然有现实的合理的成分,但也包含着很多消费文化和圈子文化的洗脑包。

我们被社会所接纳的过程当中,自己也在对自己进行着某种“规训”——商业广告中那种对未来的模糊期待、在小圈子中宣扬的所谓共同信条、甚至于“沙雕星人”的身份,都开始让想象被塑形、无处不在。

为了成为所谓“正统”的文青、滚青,我们不自觉地会顺着某种“正统”的思路选择代表自身形象的符号,久而久之,头像里的那个标签,逐渐塑造了真正的自己。

当现实世界与影像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个体的生活就这样被赋予了形状和意义。在自由选择的伪装之下,人们通过引诱和引导而不是通过强制的方式,把这种由传媒构建起来的虚幻的、由幻觉维持的虚假现实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时,我们的生活就被图像化、象征化了。

这一点既是我们融入社会生活不可避免的手段,又是我们时时刻刻PUA自己的方式。

由此看来,没有谁拥有真正的“头像自由”——我们永远需要维持特定的形象,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

只不过这个边界和平衡在哪里,是需要自己去把握的。

因此,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因为失去头像自由而感到难过。

被迫换头像,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好。借着选择头像的机会去思考,我所在的环境需要我维持怎样的形象?我有没有被所谓的文化圈子所影响、所强迫?这甚至是一个很好的反思机会。

况且......中年人也未必就有头像自由哈。

图源:微博截图

参考资料

[1]甘莅豪. 图像的谎言:符号交际视阈下的视觉修辞行为[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7(2):15-26. DOI:10.16783/j.cnki.nwnus.2020.02.002.

[2]王长潇,刘瑞一.网络视频分享中的“自我呈现”——基于戈夫曼拟剧理论与行为分析的观察与思考[J].当代传播,2013(03):10-12+16.

[3]董晨宇,丁依然.当戈夫曼遇到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自我呈现与表演[J].新闻与写作,2018(01):56-62.

[4]张士闪.欧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J].民俗研究,2011(02):2.

[5]陈帅,林滨.论消费文化视域下个体身份认同的异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5):76-83.

[6]李宁.非主流网络文艺的审美文化探析——以“喊麦”与“社会摇”为中心的考察[J].艺术评论,2018(08):32-40.

点击图片阅读 | 年轻人的“刷酸自由”,烂脸还是换脸?

点击图片阅读 | 为什么男明星一代言彩妆就变“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