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小余

一个城市要发展,最重要的无疑是工业了。工业作为唯一生产现代化劳动手段的部门,它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速度、规模和水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工业的发展又要依靠高新技术,所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的多少,对一个城市未来的发展,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各大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发展态势究竟如何?最近,有机构对我国40个重点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进行了统计和排序。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为北京、深圳、上海、广州、苏州、杭州、天津、南京、东莞和武汉

无疑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处于第一梯队。首当其冲,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不仅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和高新技术的中心。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了28750家,比排名第二的深圳足足多出了1万多家,在我国重点城市中遥遥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市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155.8件,居全国第一。北京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优势突出,高等教育科研实力雄厚。比如从211所大学的数量来看,北京已经达到了26所,在全国遥遥领先。

其中中关村科学城是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2020年,中关村科学城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预计突破3万亿元,增速达13%实现逆势增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0550家,独角兽企业44家,上市企业236家。

其次,就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新兴城市深圳,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650家。虽然与京沪拥有雄厚的高教资源优势不同,深圳作为最缺大学的城市,但其高新产业发展却依旧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发展路径,但其创新成效依旧十分显著。

上海作为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以17012家高新技术企业排在深圳之后位居第三,较2016年的6938家增长145.2%。其中每万户企业法人中的高企数量达380户,居全国第一。

但作为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就显得有点可怜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只有11610家,远远落后于深圳和上海,但好在广州依旧保持着第一梯队的位置。且近年来高新产业亮点也不断攀升,就比如近几年,广州的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也实现了快速转换,产业后劲不断增强。

除了这些一线城市之外,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作为地级市的苏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经接近1万家了,与一线城市广州的差距也越来越小。苏州作为普通地级市的领头羊,一直被外界誉为“全国最强地级市”,2020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170.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4%,是中国6大GDP超过2万亿元的城市之一,同时也是6市中唯一的普通地级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24亿元,比上年增长4.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了6.0%,35个行业大类中有23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65.7%,成为了“全球第一工业城市”。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为17735.8亿元,比上年增长6.4%。而苏州工业园区更是这座城市的关键,因为仅苏州工业园区内就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400多家。

事实上,苏州不仅总量大,质量也高,2020年苏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量、认定数量、净增数量和有效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全年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9772家,接近10000家。继续跻身四大一线城市后,位居全国第五位,总量逐步逼近一线城市广州。

其背后,也与苏州的地理位置有关,由于苏州背靠上海,受益上海的溢出效应特别明显,强大的科教资源和现代服务业也助推了苏州的转型和升级。与苏州相似,还包括东莞、佛山、中山、珠海、嘉兴、南通、无锡等在内的环一线城市,承接了大量来自一线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的外溢,使得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如果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分布主要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由于该地区高新产业起步早,因此发展也就势头更好,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十分集中。且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榜前10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9个城市都来自东部地区,仅有一个城市来自中西部,即位居第10的武汉。

作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武汉,坐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校研究生数量也仅次于京沪,位居全国第三,并且近年来武汉的东湖高新区发展也十分快速,并已经集聚了几十家上市公司。除武汉之外,中西部还有一城——成都,紧随其后,也有6125家。此外,西安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达到了5234家,在中西部位居第三位。

总的来说,和生产总量一样,高新技术产业的数量也只是城市发展的数据之一,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活力以及未来发展的潜力,未来城市的竞争能力,重点就是高新技术的竞争。虽然目前,我国高新技术分布还是有些分布不均,但中西部地区也在积极发展,近年来也有着不错成效。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不凡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