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港股上市的味千(中国)公布2021年半年报,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6月30日,营业额为10.13亿元,净利润4965.8万元。截至8月27日收盘,公司股价只有1.39港元,市值15.17亿港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味千拉面的营业额增长了46.6%,但关店趋势仍在延续。2020年关店77家,2021仅半年时间又关了15家,这离2018年喊出“全球门店800家”的目标,似乎越行越远了。

这究竟是疫情的影响,还是自身原因的暴漏?在“资本围猎拉面界”的下半场,味千拉面的日子并不好过,它该如何破局呢?

01

曾经的商业蓝图和愿景,

如今越行越远

1996年,味千拉面被引入香港及内地,十年后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以内地为基地的快餐企业。创始人潘慰,连续4年成为胡润餐饮富豪榜首富,并获得“拉面女王”的称号。

2010年,味千(中国)提出了“五年千店”的目标。但是,受“骨汤门”事件影响,其扩张的脚步放缓。至2014年,味千(中国)也只有669家门店,并未完成目标。

2015年,潘慰重提千店计划。当年,公司门店规模达673家,5年内增加400家门店,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当年公司业绩尚未回暖,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22亿元和1.9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09%和-12.55%,2016年、2017年继续下滑,营业收入分别下降9.25%和1.97%。尤其是2017年,公司上市以来第一次巨亏,原因是投资百度外卖失利,直到2018年才实现扭亏为盈。

2018年12月,味千拉面在迎来50周年生日庆之际,喊出了“大骨熬汤50年,全球门店800家”的口号。

然而2018年末,味千拉面前首席财务官刘家豪,又被爆出7年间以可擦式原子笔擅改180张公司支票,不当盗取公司约2600万港元,被判监6年8个月。一时间,味千陷入“贪腐门”,公司股价持续下跌至历史最低2.22港元,比最高峰市值跌去了100亿港元。

骨汤门、贪腐门之后,公司千店计划几近停滞。2010年,味千拉面拥有508家门店,2011年660多家、2014年669家、2018年766家、2019年799家、2020年722家、2021上半年707家。

这意味着味千2020年关店77家,2021年上半年又关闭了15家门店。味千拉面离“全球门店800家”的距离,似乎越行越远了。

可以说,曾经的味千拉面也是风光无限。但当浪潮退去,却无可避免地陷入业绩下滑、门店增数下降、口碑变差的命运。

02

味千拉面“滑铁卢”之后

创新却接连失利?

1.“骨汤门事件”成了味千拉面的“滑铁卢”

2011年7月,有媒体爆料,味千拉面大力宣传的“纯猪骨熬制汤底”,竟然是用浓缩液勾兑而成。之后味千拉面承认爆料属实,汤底确实由猪骨熬成的浓缩液兑制而成,这种浓缩液送到各个门店后,会由工作人员“还原”成汤,也就是加水和一些佐料。

“骨汤门事件”,带来的结果是,不仅是股价大跌,市值蒸发65亿港元,影响的更是关键的餐台周转次数,从5.2降到4,到2019年,已经跌到了3.4,可以说生意越来越冷清了。而同一家店对应的营业额,波动也比较剧烈,单店的销售涨幅也多为负数。

为摆脱这种颓势,味千拉面开展了多元化投资,但迎来的却是接连的投资失利。

2.本想摆脱颓势,创新做投资,却越抹越黑?

2017年味千(中国)的财报显示,公司股东亏损4.87亿元,原因竟然是因为投资了百度外卖?

2015年,味千以7000万美金投资百度外卖,持有百度外卖低于10%股份。当时,这在业内是一门一石二鸟的好生意,一是可以让味千的外卖事业前进一大步,二是百度外卖上市带来的超额收益。可谁曾想,百度外卖的发展一言难尽,结果被饿了么以原始股价的1/4收购了,味千真是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2020年,味千(中国)2015年投资中国内地鸡蛋供应商,江苏鸿轩生态农业,确认减值亏损,大幅拖累了其2020年度的业绩;近期,鸿轩及其控股股东涉及多宗诉讼案件,偿债能力成疑,无奈之下,味千(中国)只能将之前投资的6130.6万,确认为减值亏损。

即使这样,味千,还是从前那个味千,这里说的不光是它的味道,还有其它方面,依然没有变过。

03

味千,还是从前那个味千!

曾经在市场上独占鳌头的味千拉面,在2014年前后,由于互联网对餐饮行业的渗透,并随之改变了消费习惯,迎来了更多竞争对手。

但味千却还是从前的那个味千,似乎没有变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菜品单一,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这也是日式快餐连锁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聚焦单一品类,通过标准化,实现快速出餐、连锁复制。

味千拉面,就是靠着一碗拉面,打下了天下,这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也早已根深蒂固,即使这些年不断在菜单上增增补补,但单品的印象依然占据主力。

但问题是,消费者对口味越来越挑剔了,这种口味稳定的单品策略很难出彩。

2、同质化严重,缺少差异化竞争力

如今,包括味千拉面、吉野家、食其家等在内的这些日式快餐品牌,在菜品上会有不少重叠,差异化较小,导致同质化严重。一旦消费者觉得吃谁家的都差不多,那你就缺少了核心竞争力,随时可能被替代掉,这是最致命的。

3、价格高于快餐定位,性价比不明显

日料刚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时候,主打的是中高端消费者,即使近些年来价格逐渐“平民化”,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依然是偏高的。

一份大盛菌菇蔬菜拉面36元,一份猪软骨拉面要49元,对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并不明显。而过高的消费价位,很难培养出工薪阶层的消费习惯,导致味千拉面的“忠实消费者”数量有限。

4.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开店成本居高不下

就像上一条说的,日料刚开始出现时主打的是中高端形象,所以门店也多开在相对繁华的商场,租金昂贵,成本高。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日料进入中国,同时与日式快餐相同定位、相同业态的餐饮也层出不穷,导致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味千拉面的盈利空间也不断被压缩。

另外,这几年,中式快餐加速崛起,成了品牌数量最多的品类,也出现了类似老乡鸡、大米先生等这样的区域强手,门店数也是连年增加。这直接影响的是味千拉面这类日式快餐企业。

再加上“老气”的装修风格,与定位“轻餐饮”“休闲餐饮”的味千拉面,又比较违和;在“餐”与“饮”越来越不分家的大趋势下,它又没有拿得出手的饮品......

04

资本围猎拉面界的下半场,

味千拉面该如何破局?

2020年疫情对各家餐饮企业的冲击都不小,但从味千近几年的盈利状况看,即使没有疫情,它的日子也不好过;更何况,2021年各路资本对拉面市场的“围猎”一发不可收拾......

  • 马记永(2019年成立)、张拉拉、陈香贵等品牌(2020年成立),在今年上半年,相继获得融资,在参与投资的机构中,我们也看到不少知名机构的身影,比如顺为资本、源码资本、红杉资本等。

  • 五爷拌面,在今年6月获得A轮融资(3亿元),之后在7月份,又获得了高瓴的A+轮投资;

  • 遇见小面,在7月份,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超1亿元),而上一轮融资,也仅仅是三个月之前完成的;

  • 和府捞面,也是在7月份,完成了E轮融资,获得了今年以来国内连锁面馆行业的最高融资纪录(近8亿元);

  • 今年8月,陆正耀创立的面馆品牌“趣小面”在重庆、北京开业,目前已成立20家分店……

今年,是资本“围猎”拉面市场的大年,各类拉面企业百花齐放,与此同时,味千拉面的市场空间,也被进一步挤压,让它的日子更加不好过。那么,味千拉面,能否东山再起?

若要东山再起,还需对症下药。增加菜品、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打造高性价比的产品,设置更加亲民的价格,丰俭由人,覆盖更多客户群体;菜品创新,品牌升级,不断推出升级新品,吸引年轻消费者;中国餐饮市场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需要迎合他们,增加仪式感、体验感、智能感......

味千拉面究竟能否破局,就看它是否想要改变了,以及改变的决心,我们姑且走一步看一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