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这可能就是格力的现状。
格力把空调技术做到了极致,但也只做好了空调。
当一众厂商纷纷涌入智能家居圈,完成 " 强强联手 ",格力反而成了形单影只的那一个。
格力,没有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5 年前后,海尔、美的先后和魅族、小米、华为等智能手机厂商合作,大张旗鼓要共建智能家居生态圈。

早在 2014 年年底,美的与小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当时,美的决定向小米科技定向发行 5500 万股股份,募集资金 12.66 亿元,而后者将持有美的 1.29% 股权。

双方达成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在智能家居产业链、移动互联网电商业务以及相关投资等领域展开合作。

不到半年,这场跨界 " 联姻 " 就有了成果。2015 年 4 月,小米与美的共同发布可连接小米手环使用的 i · 青春智能空调。

彼时,两家公司的高层往来密切。

据说,雷军曾冒雨参加 2015 年美的年中总结会议,并在会上分享互联网思维和创业体会。而美的也曾派高管到小米交流学习。

虽然这场合作到后面由于多种因素而不了了之。但至少,在当时看来,美的选择小米来发力智能家居,仍然算是一个具备战略眼光的决策。

当时的董明珠又是如何看待这场跨界 " 联姻 " 的呢?

对此,她不留情面地回应道:" 听一篇新闻说小米和美的合作了,董明珠有点急,我急什么。美的偷格力的专利法院判你赔我两百万,两个骗子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在 2014 年年底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董明珠拿小米在海外遭遇专利侵权诉讼这件事来戳小米 " 痛处 ",称 " 我从来不拿别人技术,我也不偷别人技术,我一定要自己创造,小米最近麻烦不断,侵犯了别人专利,你的空气净化器不是你自己发明的,你挖别人来,用了别人的技术,所以这是第二点我觉得是格力赢。"

和过去一样," 铁娘子 " 董明珠没有低头,充分保住尊严。但对于双方合作的关键点智能家居,似乎没有那么敏感。

也是在这个时候,另一家电巨头海尔,选择联手魅族、阿里,打通智能家居生态。其中,魅族为海尔提供手机终端,阿里则负责云端服务。

2015 年年初,魅族进驻海尔智能家居 U+ 平台。魅族向海尔开放 apps 系统级别权限,海尔的智能家居产品均可用魅族手机控制。

海尔智能家电总经理李莉曾表示:" 如果一个家庭里只有海尔的智能家电、只有海尔的智慧设备的话,我觉得不可能成功,也不可能给用户带来最好的体验。所以,这也是今天为什么我们会和魅族、和阿里走到一起的原因,我们一定是开放的,让用户去选择他想要的智慧解决方案。"

董明珠则带领格力选择了一条更为孤独的路——自己造手机。

2015 年 3 月,董明珠在中山大学演讲时,突然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成,并称自己 " 正在使用 "。

随后三个月不到,格力一代手机便公开发售,对外售价 1600 元 / 部。董明珠夸下海口,格力手机卖 5000 万部和 1 亿部都不是问题,并且 " 开机画面必须是我 "。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三年前,也就是 2013 年,董明珠和雷军的那场 10 亿赌约,传统空调制造的龙头老大 " 杠上 " 一家正在上升期的智能手机厂商,格力与手机的 " 不解之缘 "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结下。

此后,本来处在两个平行世界的格力、小米,就常常被外界拿出来比较,人们都想看看,董明珠和雷军到底谁输谁赢。

在 10 亿赌约的笼罩之下,格力手机的出现看起来更像是一次急于自我证明,意在向外界宣誓,格力很强大,强大到造手机也不在话下。

实际上,早期格力能够 " 活下来 ",部分也靠这种想要自我证明的勇气。

2005 年,格力 " 危在旦夕 " 要被美国开利集团收购时,时任格力总经理的董明珠强烈反对。不甘心格力被世界 500 强收购,董明珠要把格力做成世界 500 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格力造手机也并非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笑话。

实际上,一代格力手机的关键点,不是入门级的配置,也不是缺乏亮点的 ROM,而是加入 " 格力智能家电 " 的应用。

要知道,这款手机本身就是找代工企业设计生产的,只是贴上了格力的牌子,本质上和格力没太大关系。

从这里,才真正显示出董明珠的野心。

也就是说,格力很有可能不是想要证实自己造手机硬件设备的能力,也没有太多意愿去和当时市面上的同水平手机竞争,而是想要掌握手机终端入口,打造一个专属于格力家居的生态闭环。

在整个生态圈中,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技术平台,都应该命名为 " 格力造 "。

这让格力显得十分 " 不合群 ",其他头部家电都在拉拢互联网科技公司,格力却将这些 " 朋友 " 拒之门外,想要独自建造起属于格力的 " 生态王国 "。

2004 年前后,格力和国美、苏宁这两大头部家电零售卖场 " 决裂 " 时,这一套思维被证明还是非常有效的。当年,几乎所有家电企业都在和国美、苏宁打好关系,而董明珠却毅然决然带领格力 " 撤出 ",通过自建销售渠道,将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是传统制造厂商想要建立垄断壁垒的惯性思维,但时代已经不一样了,眼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共建共享精神才是主流。

所以才会看到,在智能家居赛道上,格力的两大 " 老对手 " 美的、海尔,都先后和小米、华为、京东、魅族、阿里等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在物联网技术、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云计算平台等方面优势互补、共建共赢。

现实给格力 " 浇了一盆冷水 ",格力先后推出的三款手机市场反响均平平无奇。

有媒体报道,格力一代手机的销量定格在 10 万部上下,格力 " 色界 " 手机两年只卖了 2.5 万部。同时,有消息传出,格力将卖不出去的手机当作员工奖品消化,要求内部员工自掏腰包购买积存的格力手机等传闻。

去年年底,格力上线的首款 5G 手机大松,两个月内共售出 6395 部。目前,格力一代、格力 " 色界 "、格力三代手机均已下架。

尽管董明珠坚称,格力手机的决策是没有错的,但仍然难以掩饰格力手机无人问津的事实。" 大家敢买小米的家电,但大家敢买格力的手机吗?" 便是市场给格力赤裸裸的回应。

事实证明,相比较于小米、华为等生态厂商,格力做 " 生态 " 这件事情上,的确没有太多优势。

今年 6 月,华为发布 HarmonyOS 2 操作系统后,格力、美的、九阳、苏泊尔等一众家电企业反响热烈。

格力抢在美的之前,宣布将在未来接入鸿蒙系统。殊不知,美的已经占据先机,去年就已经有与鸿蒙合作的产品落地。据公开资料,截至 2020 年 12 月底,搭载鸿蒙系统的美的家电已有 7 个品类、12 款产品上市。

而目前来看,格力在与鸿蒙系统的合作上并没有太多实质性动作,对比之下还是较为 " 保守 "。

在 " 找朋友 " 这件事情上,格力或许可以向小米学习。

除了手机主业,小米同样布局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等多元业务。但是雷军选择的方式是,将符合条件的产品厂商全都收编到小米品牌的 " 麾下 ",通过孵化、投资以及合资经营等方式壮大小米生态链。

这样一来,小米既可以专攻主业,又能以低成本保证自身业务多元。相比起格力在智能家电领域 " 单打独斗 ",或许是一种更为稳健的发展模式。

根据 IDC 发布的报告数据,智能家居赛道上的核心玩家有海尔智家、小米、华为、美的集团、百度、阿里等厂商。

去年第三季度,小米以 16.3% 市场份额位居国内智能家居赛道榜首,其次是美的和海尔,市场份额分别为 11.3%、9.8%。显然,格力在家电梯队中是落后的。

从近几年格力的营收结构来看,空调仍然是格力的支柱。不能否认,格力在空调领域仍然具有很强的头部优势。

但是当 " 老对手 " 海尔、美的等开始逐步摆脱贴在自己身上的 " 洗衣机 "" 空调 " 单一标签,更新自己的定位,扩大自己的 " 朋友圈 ",格力在空调领域的表现看起来更像是一场 " 独角戏 "。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熊悦

编辑 / 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