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品安全与生命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朋友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到底意味着什么,“高物价”、“高房租”、“高房价”、“泡沫经济”、“通货膨胀”这些词语在茶余饭后成为令人感慨不已的一声叹息。

高昂的生活成本逼迫着每一个人在经济的轮轴中不停地旋转,“996”、“007”逐渐淹没着传统的八小时工作制。

即便如此,人们依然过得很累,钱总是不够花,节日没有节味儿,过年没有年味儿,生活中缺少乐趣,只剩高科技伴随下的空虚孤独。

人们一边为了生活透支自己的身体,一边呼吸着被工业污染的空气、食用着被化肥等化学产品催熟的粮食,只为了自己能生活得更好、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GDP。

现如今,各种灾害逐年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

我国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在网络平台的直播中多次呼吁人们慢下来,他说出了一句在所有人听来都十分严重的话:“中国人不要拿生命换钱!”

我们都知道,随着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不少农民进了城,在城市里定居,农村的耕地逐渐荒废,这部分人为城市的建设付出了辛劳汗水。

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但农村的情况却越来越不受控制,在脱离自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渐渐依赖上了大型机械和化肥、除草剂等化学产品。

多年以前,食品安全问题就不断被提出,但总也得不到好的解决,其实关于这件事,在很久以前,根源就已经种下。

自21世纪以来,房价就被拔得节节高,城市连年扩建,各大地产商占用农耕地来建设楼盘,甚至把农耕用地都赶到了山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上的土壤并不适合种地,为了产量,人们只能投入大量的化肥、除草剂,在催熟粮食的同时,破坏了原有的植被,使植物的种类逐渐单一化,严重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这样生产出来的粮食,营养价值自然大打折扣,口感也远不如从前。

家里的长辈常常会有这种体验,他们怀念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食物口感,甚至自我欺骗道:“东西多了就不稀罕了,也吃不出什么好坏。”

其实,善于观察的人们多半都清楚,并不是“物以稀为贵”,而是食物的品质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

正如现代人总是嚷嚷说中医不管用,其实并不是中医无用,而是人的体质变了,中药的药性也变了。

一位来自北京的中医教授曾说,现在的中药和以前的中药是不一样的,以前只需要一克就可以达成的药效,现在也需要五克才行,想要看好病,还是要用道地药材才可以

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哪里找得到所谓的“道地药材”?毕竟在药店能买到的药材几乎都是用工业化的方式大量培植而成,更别说中医用药还要讲究产地、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了。

生物环保还需主流体系发声

农业如此,牧业也是如此,以往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在几千年里都是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他们驱赶着牛羊,从一片草地来到另一片草地上。

那时候,草原上水草肥美、绿意盎然,有老鹰、海东青、野兔、野狗、野骆驼等各种动物。

现在,城市化将他们定居起来,和其他城市的人们一样住上了高楼、平房、小区,他们再想要放牧,就只能在自家周围绕圈。

这么一来,周围的植被很快就被牛羊给吃光了,植被破坏如斯,人们只能去种草,种草又要用上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除草剂用来除掉周围的杂草,于是,草原上的生物多样性也被破坏了,植物种类变得越来越单一。

温铁军教授就此问题严肃批评道:“有没有谁想到,当你使用农药的时候,农药一用,几乎全都杀灭,天敌也杀灭了。”

被城市化牺牲的不止是植物,还有动物,很多珍稀植物、动物濒临灭绝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天敌,以往人们所厌恶的鼠类数量锐减,但很多以鼠类为食的动物也开始大量减少。

自然造物的每一环都有其特别的用意,在人类自作聪明的改造下大不如前,长久下去人类只能是自食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牧业这种大口径农业,为了发展先破坏再人工种植的方式,就像划出伤口再去包扎一样,最终留下的疤痕是难以去除的。

林业也是如此,造林种草听起来回归自然,但人类的造物终究不能与自然相比较。

温铁军老师说,曾经为了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大面积林木覆盖率的任务,连孩子们都发动起来去采集松树的树籽,然后去飞播,结果就是现在这个地方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树木是松树,其他树木在这样的挤压下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

也许有人会说,松树的种类多了也没关系,要说动物和动物互为食物链,那植物和植物总不至于这样。

可是人们难道没有发现,一些害虫以特定植物为巢穴、为食物的情况存在吗?这样的害虫一旦入侵,就会大量繁殖,带来的就是不可估量的后果。

温铁军教授在视频中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由于进口的木材里有松毛线虫,于是乎,外来的天敌它是没有能防治得了的,他没有对手,迅速蔓延开来,现在恐怕很多地方都已经不可治了。”

据悉,松毛线虫的入侵造成我国大量松类植物的死亡,为了杀灭松毛线虫、保护植被,人们只能采取打孔注药的方式。

虽然短期内有效杀灭了部分害虫,但对植物的破坏也相当严重,时至今日,仍然没有更加安全环保的解决方式。

还有大面积种植的柑橘园,也因失去天敌而变得不可持续。

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破坏,温铁军教授从事一线的农业研究几十年,对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深感忧虑。

他多次反驳那些支持以化学原料养育农业的经济学者,试图引出来自主流体系内的一些声音

生态化经济是未来的趋势

温铁军教授心痛地说道:“现在,各种各样的灾难正在发生,可这些很少被主流体系所重视,环保问题归资源环境部来管,但他们管不了生产的部门。当年我记得有一个联合国的搞生物防治的专家,他跟我一起交流的时候,他很抱怨这种情况,他说,我们搞了30多个国家都成功,唯独在中国不成功。”

生物防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来杜绝使用农药破坏生物多样性这一工作的,但是,根据那位专家的口述。

那些搞虫情测报的同时也是卖药的,卖药的又和生产药的有联系。这也是GDP,只不过将贸易体系强加给了农业。

在这样一个庞大的贸易网之下,牺牲的只能是国家的自然生态,进一步说,是在将宝贵的自然环境变成大把大把的金银,损坏的是子孙后代的绿水青山,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幸福家园。

正如温铁军教授所言,这样一切为经济贸易服务的体系确实为GDP做出了贡献,可实际情况是每一个人都深受其害而不自知,而这一切的元凶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所带动起来的消费主义的泛滥

也正因如此,在人们的观念中,化肥农药除草剂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凡有人提及,总会有更多的人反驳说:“一旦化肥农药投入减少,产量就会减少,人们的需求得不到保障,食品安全也会成为问题。”

但实际情况并非是这样的,温铁军教授称,纵观国际社会发展的态势,同时伴生的是人们需要的是一种节约型消费,其次人们需要的消费应该是绿色的。

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就会自发地减少会造成环境污染臭氧层破坏的那种食品的消费,这样实际上对于环境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来说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表示,在我国深圳部分街道的行道树已经改成了果树,官方用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拒绝非自然生产出来的食品,而这样的模式早在多年前已经被意大利等国家付诸实践。

近几年来,人们对自己和对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看得尤为重要,对那些垄断着生产、物流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企业发出舆论的谴责,虽然声音还很微弱,但仍是网络上不可忽视的一股觉醒力量。

健康不可逆,慢点更好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社会早已完成了这一阶段的转型,称慢食国际,至今全球100多个国家都有它们的分支机构。

从发展初期的快节奏渐渐转变为“SLOW FOOD”——慢食,这样的生活方式逐渐被大众所认可

温铁军教授说:“外面已经衍生出了‘慢城’,而我们这儿仍然在强调‘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似乎没有想到,慢生活也是一种生命。”

从国家的经济效率层面到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匆匆忙忙地奋斗,从早到晚。

无论是为经济透支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我们为了光鲜亮丽的生活一天天透支着自己的生命,这都是一种极其不划算的代价。

没有对等的回报,回报永远低于付出。且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就是匆忙的代价。

慢城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宣传,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不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换成钱。也许有人会说,还有很多穷人生活得非常艰难,慢生活对他们而言岂不是没有改变生活际遇的机会了吗?

不,选择过怎样一种生活的权利是每一个人都有的。

正如温铁军教授所说:“我们只是把未来发展的趋势性摆一摆,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价值观和自己的能力去做出自己的选择。”

现代社会上的大部分人早已不必挣扎于温饱线上,他们缺乏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上的富足。

当物质足够丰富的时候,人们开始兴起一股攀比之风,将奢侈的生活视为高档、高层次。来回的攀比和物质上的不满足从心理上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也令人与人之间渐渐丧失了温度。

有句话说得好,聪明的人困于眼前的你争我抢,智慧的人则看向整个社会层面的风云变幻

实际上,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求一直都有迹可循,从这些年有机食品的大火,到生活在一派田园风光的美食博主李子柒的走红,无不寄托着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

算起来,工业化的发展也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产物,以往的数千年,我们都以小农经济为主,而很多无人居住的地方至今土壤肥沃、草木茂盛。

这些充分证明了遵循自然方能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我国地大物博,优美的自然风光从南到北各有不同,在这样的土地上,用工业化和城市化扼杀掉农业的根基,实则是一种浪费。

温铁军老师说:“中国本来就是一个万年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诚然,对于我们大多数打工人而言,对于这种优哉游哉的慢生活,只能是望而生畏,却身不由己。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原有的生活方式上做一点点调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尽可能多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在有限的环境当中用最好的状态过完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