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的发达成就了很多人,有的网红可能什么都不会,但是就是脸皮厚所以走红,而有的则是以哗众取丑造就自己,某平台走红的徐勤根就是属于这样的网红。

央视媒体央视网也发帖怒批了审丑之嫌的徐勤根,以及唯流量为王的行为。央视网认为如果不制止徐勤根这种变现成功行为,那么后续会有更猎奇更油腻夸张的行为出现在网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质量”变毒流量

徐勤根在其走红之后,直播做广告,商业活动不断,短短几个月便赚盆满钵满,在徐勤根享受高流量带来收益的同时,其负面消息也不断涌出,在和众多女性添加成好友之后,徐先生似乎对对方的身材和身价更感兴趣,一上来就问对方身材如何,能否发张照片,聊天内容也令人不忍直视,而当对方的经济条件不符合徐先生所谓的择偶观时,徐先生就会直截了当地做出拒绝,徐勤根的行为令网友怒批其目的不纯。

而正当各种负面消息缠身之时,徐勤根也不在乎外界的看法,直接建立了一个会员群,对外宣称入户需交纳75000的入户费,还声称在此群里可以获得高价值的金融情报和信息,简单来说,那便是可以带你赚钱,带你飞。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真的有人交了这笔钱成为了会员,随后此事便迅速引发热议,被网友质疑其分明就是割韭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勤根并非第一个依仗着审丑而蹿红的人,他的前车之鉴是招摇撞骗的马保国。这两人都曾登上过流量的巅峰位置,然后彻底堕入深渊,但他们背后站着的,是成千上万挣扎在直播行业金字塔中底层的网红。

扮丑如土味网红“郭老师”,凭借癫狂的风格,脏话连篇,时不时几个重口味且挑战互联网底线的动作而蹿红,她越癫狂,观众就越喜欢。她前往南京,成千上万的粉丝闻风而动,硬生生再现了“人潮如海”的恐怖场面,他们手举着自制的支持灯牌,撕心裂肺地喊着郭老师的名字。夫子庙被围得水泄不通,交通彻底瘫痪,连警察都不得已出来维持秩序。

可是你知道吗?单单是凭借直播的流量,郭老师便能月入六位数。当然,她对自己的认知很清醒,曾无数次自嘲过自己不过是个“网络上要饭的”很多人拿她当笑话看。但现实情况是,扮丑的她满载而归,起哄的观众散场后一无所获。

央媒怒批“高质量男性”徐勤根

油头粉面、扭捏作态、奇葩言论的徐勤根,靠“人类高质量男性”的一则小视频火遍全网,并迅速开展流量变现之路。央媒怒批其为毒流量,不要捧他、推他,拒绝“审丑”内卷。

央视评论说,大部分网友都觉得自己的人气有“审丑”嫌疑,但还是无法阻止个别平台为他设置专题直播。这是赤裸裸的“唯流英雄”行为。如果让一个徐勤根实现成功,就会有无数个徐勤根从风中走来,为了利益翩翩起舞;为了追求更大的流量,他们会选择更加“油腻”和好奇的方式来挑动人们的神经,危害公共秩序和良好的习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丑,百度百科的释义为:对应审美而出现的新词汇。有人把审丑看作是“审美疲劳”的产物,也有人认为审丑本身就是审美的一种表现形式。人民日报曾批,“审丑”狂欢不能无底线。

官媒斥炒“审丑流量”

就像央视官媒所怒斥的一样,凭借高质量男星走红的他,以雷人造型跟奇葩姿势走红,这样的扮丑套路,就像当年的芙蓉姐姐、凤姐一样,迅速积攒大批粉丝后快速变现,实现商业价值。

随后商家广告的介入,来消耗他的价值跟流量,甚至为了利益恶意炒作,形成了网络上特有的“审丑流量”。然后再有无数人开始效仿,为达目的甚至不择手段,毫无下下,只为追求谁跟猎奇。

无疑让网络世界,成为圈钱工具,变得更加黑暗。本身这个圈子门槛就低,很多人都开始各种夸张,为得到流量甚至不惜编造谎言,毫无下限,这样下去会误导多少青少年。

结语

互联网是包容的,一个“人类优质男性”不可能油遍整个海洋,但模仿效果可以“污染”部分海域的水质。是抱他还是推他,平台需要从产业生态层面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