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实现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结构性就业矛盾有效缓解、创业带动就业动能持续释放、风险应对能力显著增强等目标。

就业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国有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解决好就业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就业保障工作,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推动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6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控制在5.2%……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不仅造福了亿万人民,也为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当前,“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新开局,如何进一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此番《规划》围绕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作出了明确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接下来,必须锚定目标不松劲,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务实举措,层层压实责任,抓好任务落实,不断开创就业工作新局面,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锚定目标,就要坚持就业优先不松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这说明,就业数量增长与就业质量提升同等重要。因此,除了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放大就业倍增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就业保障能力,尤其是要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在具体实施上,就要求我们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并持续强化,完善调控手段,充实政策工具箱,强化财政、货币、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支持就业的导向,实现与就业政策协同联动。比如,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要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产业,等等。只有在宏观政策上坚持就业优先,才能构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推动就业岗位扩量提质。

锚定目标,就要坚持人民至上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必须看到,“十四五”时期就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趋势。一方面,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就业岗位的诉求更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此背景下,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兼顾容量、质量与结构,抓住主要矛盾,在多措并举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的同时,更加重视日益凸显的结构性就业矛盾,才能更好地释放就业红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锚定目标,就要坚持稳字当头不懈怠。就业一头牵着千万个家庭,一头连着国家经济大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度的就业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这一目标相比2020年900万人有所提高。特别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稳就业压力面临不小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扩大就业容量的同时,有效提升就业质量?如何进一步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坚持稳字当头,聚焦问题、破解难题,保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让就业方式更多元、空间更广阔、结构更优化,尽可能地减少劳动力市场波动,我们就能牢牢牢牢守住就业基本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最坚实的人力基础。(金羊网 文/丁恒情)

编辑: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