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勤学早,一举折桂正当时。8月15日,大学新生即将步入校园,每年这个时候,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严氏宗族将举行大学生新生欢送仪式,以表彰下源村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并取得本科分数线以上的大学生。今年也不例外,来自省内潮州、紫金、惠东、惠阳、大亚湾、惠城等多个严氏宗亲村落的近200名严氏子孙,一同汇聚在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参加惠州地区严氏宗亲总会助学基金会、大学生互助团成立暨2021级大学生欢送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式在大学生代表诗歌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中拉开序幕。亲宗会主要人员和村委会干部对同学们送出了寄语,希望他们在踏进大学校门后,继续做一个勤学苦练和常怀感恩的新时代青年,更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学成归来,成为建设家乡的新生力量。北京理工大学新生严星奥,北京大学在读生严乙琅,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严善良分别上台做了感恩汇报,表示在今后的日子,会继续刻苦学习,早日学成,回报社会,感恩宗亲,为大湾区的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政协惠州委员会代表向大学生互助团赠送了“文化之乡,源远流长”书法牌匾,惠州市工商联代表向大学生互助团赠送了“薪火相传,青出于蓝”书法牌匾,惠州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陈俊希向惠州地区严氏宗亲总会助学基金会赠送了“凝社会之力,筑学子成才”书法牌匾,并代表到会嘉宾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以表示对助学基金会的高度认可及对大学生互助团的殷切期盼。

最后,严氏大学生们献上了《国家》和《明天会更好》(手语表演)节目,活动在近50名大学生的精彩表演中结束,他们用充满青春、朝气、激情的状态为大家展现了严氏后裔年轻一代应有的自信和奋斗精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姓是下源村的主要姓氏,据雍正《归善县志》记载,万历六年(1578),归善县城墙基本告竣,归善县署即迁出府城,此前严氏族人以开基祖严奉公的名义“仗义献出”祖居地,将子侄迁到源塘、阳坑、阳背、坦湖仔等地,源塘即如今的下源村。自此的400多年来,严氏子孙在这片土地上面繁衍生息,不断发展。

严家后辈们,秉承崇文重教之传统,耕读蔚然成风,成为该村一直奉行的家风家德。数百年来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除了严奉公外,在地方志上留下传记的还有严森、严凝禧、严毓元等文人志士。在近代革命浪潮中,下源村严氏子弟还涌现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严确廷等革命人物。

为了激励后人勤读好学,2016年在乡贤的大力支持下,下源村开始举行奖学活动,每年坚持对学习成绩优异的本村学生给予表彰奖励,对村民子弟考上研究生、大学本科及高中的分别发放奖学金和学习用品,举办本科生入学欢送会。如今,严氏族人本科以上学历数百人,且每年通过国家统一高考并超过本科录取分数线的有几十人,这一奖学活动也得到越来越多乡贤的支持,并逐渐成为水口的一大盛事。

为此严氏宗亲总会严绍朋,严金水倡议成立惠州地区严氏宗亲总会助学基金会,成员由严奉公后裔在德、才、智等方面对社会有所建树的人士组成。由宗亲代表捐赠100万元人民币,用于助学及学生们的活动等。今后将由助学基金会顾问团成员以各种方式向基金会慷慨解囊,以支持大学生互助团延续和发展。助学基金会成立后,所有宗亲将同心同德、尽心尽力、自觉维护、热心支持助学基金会的工作,基金会顾问团所有成员将无偿对接大学生互助团,并全力支持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事业发展等方面的事宜。

目前,大学生的微信交流群人数已过百人,为了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经助学基金会决定,8月8日成立“惠州地区严氏宗亲总会助学基金会大学生互助团”。大学生互助团成立后,严奉公后裔的大学生们将在学业、社会工作生活中互相之间多互通信息、尽力做到社会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让大学生互助团的成员实现“薪火相传,青出于蓝”的长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