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学校教育很重要,但是不管它有多重要,它只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家长是最好的教师,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从总体上看,“优生”并不完全是教师教育的,也不完全是学校培养的。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家长是孩子终生的楷模。

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期望一个孩子有意识,没有自觉,好孩子都是被逼出来的。即使知道那是错的,你也不能指望他将来会有什么成就呢?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业,不能任由孩子随意发展。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幼儿教育离不开家长与教师的密切配合,应该做哪些努力,才能成就孩子呢

1、教育如果仅仅依靠老师,那才是真正地耽误孩子

很多家长认为送孩子上学,教育孩子可以全靠老师。事实上,为何同样的班,相同的老师,而孩子们的表现却有所不同?因为教育孩子这件事不能光靠老师,否则会耽误孩子。有些教育,教师是无用的。老师和家长,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家长是教师的后盾,教育的力量不可小觑。

教师无法保证您的孩子有良好的行为,无法给您孩子良好的习惯,无法给您孩子阅读的兴趣,更无法给您孩子长期的幸福。这几个字,虽然残酷,却很中肯,愿所有家长都能看懂。儿童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需要父母的参与。

家庭教育就像植物的根,根长得茂盛才能枝叶茂盛,开花多。父母要舍得投入精力,乐于承担,这样才能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家长更应该通过他们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榜样。要知道,父母的言传身教,比孩子的自律更为有益。每个父母都应该有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让孩子成长,让我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好成绩不仅靠老师,更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温床

要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当然要依靠老师。然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远比学校重要。家教的不足,不但抵消了学校教育的成效,也对儿童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当孩子们在上课时在认真地听讲,而到家时却一无所获时?

但是你们不同,你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孩子,教育你们的孩子将永远是你们最重要的事情。身为终身教师,父母因为孩子的一生负责。无论在职业上多么成功,都无法抵挡教育孩子失败的后果。孩子比你想象中成长得更快,有些事是很难改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教书为师,育人为亲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传师之道也。”意思是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讲授问题、解疑释惑的人。教书育人,永远是在传授知识,而不是在教书育人。父母的一句话,好与坏,潜移默化给孩子。

因此,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双亲生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家长对孩子管教太严,让孩子受罪,不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就越没用。培养孩子不仅要让他有吃饱穿暖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给他未来的生活带来希望。每个好男人背后,都有一对“坏蛋”父母。

儿童在父母“严厉”地教育下,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地走向成功。父母心狠手辣,孩子就会出人头地。越是“心狠手辣”的父母,越是要懂得生活,越是要爱孩子!通常来说,教师和家长容易产生分歧,造成双方的不愉快。其实,教师与家长有同样的出发点与归宿,也就是教育子女成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父母和老师沟通的原则有哪些,来看看下面的几点

1、充分信任老师的教导和教诲

不管是主动找老师,还是被动找老师,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信任老师。您也许会遇到老师找您来告状,您可能觉得这些“告状”有夸大、曲解之嫌,您也要做到相信老师,老师提出这些问题,他的出发点都是要教育好孩子。要正确引导儿童健康成长,就必须让他们成为善用自然的人。

虽然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老师面对学生们,日日夜夜的相处,不由自主的做了孩子的父母。老师看着孩子不思进取,恨铁不成钢;看到孩子进步的点滴,老师笑开了花。教师的快乐很简单,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自己付出的代价。与父母相比,老师对孩子的爱并不一定比地厚,如天高,但却是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最爱孩子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沟通与协调

老师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如果时间不统一,突然跑到学校找老师,老师正好有空,正好要去上课或者有别的事情要做,不但会破坏交流的气氛,恐怕也不会有好的效果。批评的声音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深切的爱。一位严苛的老师站在教育的路上,站在孩子的身旁,这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沟通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

其实,与教师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各不相同。举例来说,电话、网络等等,家长们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各种方法与老师进行沟通。实际上,交流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过程,为了达到进步的目的,有时需要不断地与老师、自己进行交流。

别让老师产生幻想,当问题一丢给老师,就再也没有疑问了。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作用。正是因为这些雕塑作品使孩子们更加高贵,尊敬老师才是家长和孩子走向教师的第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好的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会学习,需要自己的努力和家长老师的引导。高学历、强素质的学生家长不一定,但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长环境。老师有的不能教的,其实也就是家长的责任。要知道,你的孩子只是老师中的一员。要知道,教你的孩子只是老师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