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下一步货币信贷工作。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强调:“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加大信贷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会议分析认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保持了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贷款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优化,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

会议指出,金融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易纲强调,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设计,衔接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贷工作,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要坚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继续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根据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21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5.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上半年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其中,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年末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65万亿元,同比多增6734亿元。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6.5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同时,绿色贷款增长速度加快。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比一季度末高1.9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87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万亿元和2.58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持信贷平稳增长

会议认为,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并特别提出,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

今年以来,信贷平稳增长,信贷结构优化。例如,二季度以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一直处于12.3%附近;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1%和41.6%。“但我们也发现,近期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出现了一些波动,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还有待增强。”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说。

7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社会融资增量、中长期贷款等数据不及预期。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此外,7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出现少增,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比去年同期少增1031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少增,结束了此前连续16个月的同比多增态势;企业短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减156亿元。

“信贷需求下滑的原因是多样的。”张旭表示,比如,今年前7个月,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减少,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7.9%,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降至4.6%,对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形成了一定拖累。

本次会议强调,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说法在此前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已经提出。会议同时强调,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后续M2与社会融资增速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不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7月份金融数据主要受短期波动影响,预计央行降准对信贷和社会融资的提振效应将在8月份有所体现。接下来伴随宏观政策着力稳增长,信贷、社会融资及M2增速等主要金融数据或将上行。

从宏观形势看,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面临复杂内外环境,一方面,国内复苏不平衡,内需尚未完全恢复;另一方面,叠加海外疫情反弹,欧美强刺激政策效果可能边际递减,海外通胀压力上升加剧欧美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

“确保国内经济平稳运行,需要在两个方面着力,一是通过促进内需恢复、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增长、稳就业;二是需要避免过度宽松、防范潜在风险。”周茂华表示,因此,在总量上,国内货币信贷环境需要保持合理适度,确保社会融资、M2增速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基本匹配,同时确保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及避免资金脱实向虚。在结构上,要提升信贷资金精准扶持力度,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除了信贷总量和结构,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会上提到,要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要继续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截至今年8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连续17个月持平,不过,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的趋势并未受到影响。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3%,较3月份降低0.17个百分点。王青表示,LPR改革打破协同定价、监管推动压降银行负债成本等因素正有效带动商业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下行,预计监管层将督促银行把成本端的政策红利传导至实体经济,未来企业贷款利率还有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张旭预计,下一步,有关部门会积极采取措施缓解流动性、利率、资本等方面的约束,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在流动性方面,将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逆回购、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工具,充分满足金融机构对于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的合理需求,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在利率约束方面,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使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在资本约束方面,继续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提升银行信贷投放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周茂华认为,接下来,货币政策着力点可能包括:一是下半年配合财政发力,适度投放中长期资金,支持基建补短板;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及新兴领域;三是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意愿。同时,预计货币政策将灵活调节,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精准发力,并通过改革手段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会议认为:要坚持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使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结构进一步优化将成为接下来银行信贷的一个显著特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总量来看,随着疫情短期冲击逐步消退,新的投资领域渐成规模,银行信贷投放增速将继续保持与实体经济增速相匹配;从结构来看,房地产贷款规模将显著减少,而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小微企业等领域信贷规模将显著增加。

不论是从已经披露半年报的各家上市银行数据来看,还是从银行业整体数据来看,一个趋势值得关注,即在资产总额和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增速显著低于信贷规模扩张的速度。“这说明,银行的利润增长不是依靠息差扩大获得的,而是由于风险成本下降,拨备计提压力下降,这与银行让利实体经济的要求是一致的。”曾刚对此分析认为。

“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释放了‘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信号。下一步,预计在确保总量稳定增长、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基础上,银行机构将通过结构优化,加大对符合未来发展规划、关系国计民生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受访时表示。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银行在信贷增长的同时结构也在持续优化,主要体现在精准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数据显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达到41.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

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信贷数据不及预期曾引发市场不少关注。专家普遍认为,数据背后的信贷投向转变恰恰释放了银行业信贷扩张模式发生转变的信号,金融资源正在被引导流向新的关键领域。城投和房地产融资受限,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碳减排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迎来更多的信贷支持。

曾刚表示:“结构的优化需要银行拓展新的信贷投放领域,事实上金融管理部门已经指明了方向。接下来银行需要做的是提升相应的信贷支持能力,进一步研究产业布局、做好战略规划、完善风控手段。”

—the end—

编辑:郝家辉

来源:北京金服

扫码下方图片二维码预约咨询

21世纪金服成立于2010年,团队由一大批金融领域精英人士组建而成。全方位解决企业和个人贷款难的困境,为客户提供完整优质的金融融资服务方案。公司主营业务金融贷款、融资服务、投资管理、抵押贷款、投资咨询、债务咨询、通过网站提供金融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