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谁不愿意呆在空调房里躲避室外那一阵阵的“热浪”呢?然而,红山街火电社区有一群可爱又可敬的小小志愿者,选择了身穿绿马甲,像极了那一只只小小的“萤火虫,顶着三伏天的炎热,坚守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掀起垃圾分类的“热潮”。

火电社区组织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绿色生活月”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之际,恰逢社区青少年的暑假,实践活动一经发布,立即得到青少年孩子们的积极响应。他们怀着炙热的心,顶着炎炎烈日,分小组进行入户宣传垃圾分类及站桶督导垃圾分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小志愿者们有的深入楼层挨家挨户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并检验居民投放垃圾的精准率,有的化身“小专家”在垃圾分类投放点认真督导居民进行垃圾准确投放。那一句句礼貌且清脆的“阿姨,厨余垃圾要破袋后入桶噢”、“叔叔,玉米棒属于其他垃圾,下次不要再分错咯”无不彰显出小志愿者们的专业、认真、耐心以及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面貌。周边的居民看到这群可爱且敬业的小志愿者都对他们赞许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电社区绿色生活实践活动持续两个月,小志愿者们从一开始“居委组织我参与”到后来“垃圾分类我先行”的华丽转变;从一开始开展志愿活动时的腼腆,到后来面对困难时“游刃有余”般的得心应手,都在证明着小小志愿者们的成长。他们每天结束垃圾分类工作后,不顾挂在脸庞和后背的汗水,纷纷抢着报名次日的活动,正是有这群踏踏实实、任劳任怨的垃圾分类小志愿者,身穿“绿马甲”犹如带着微光的萤火虫一般飞舞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相信“人心齐,泰山移”,扎堆的小小“萤火虫”们也有能力发出耀眼光芒让大家关注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青少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活力,是垃圾分类工作的先行者,他们通过此次志愿活动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提高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的认识,从而在社区形成自觉精准投放的氛围,共建绿色环保、文明和谐的社区。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在青少年的心中扎根,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刘建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