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孩子不能独立生活的现象越来越多,他们缺乏责任心,认为一切事情都可以靠大人,这种没有责任心的心态,未来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取得成功。很多家长都觉得这样的情况很小,没什么大问题,恰恰反映了家长对教育的偏颇。

家长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才能发展,但常常忽略了对他们责任的关心,聪明、有才只是幼年教育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儿童的整体素质。小时候要教孩子“自己动手,自己动手”,这真是一句教育名言,对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良好的人格起到很大的作用。唯有让孩子学会负责任,才会使他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孩子缺乏责任心,遇事总推托,作为父母要明白原因

1、过分自负的心理

有的孩子总喜欢给自己“撇清”,是因为孩子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孩子以为这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别人也没说过。不过得过且过的态度会使孩子在人生赛跑中落伍,得过且过或许不会有什么大漏洞,但总要花更多时间来填补漏洞。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得过且过的态度对孩子没什么影响,但无形中增加了发生突发性事件的可能性,会使孩子更缺乏责任心。

2、父母放纵

如今的家庭大多是一两个孩子,因此父母、祖父母、外公外婆就是一种“溺爱”。小孩穿衣服妈妈来;小孩吃外公外婆一个哄,一个喂;小孩出去玩爷爷抱;孩子做错了事有奶奶庇护;在外玩被别的孩子欺负,也有爸爸撑着。儿童成长于完全封闭的温室中,不需要任何责任,只需要依靠,就能享受。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主动去做,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明白什么是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受父母影响

小孩不承认不负责任,喜欢对自己“撇清”,是因为父母没有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有些父母的价值观念有问题,自私,爱推责,不愿意承担。例如,一些父母不愿意承担对年长父母的抚养责任,还有一些父母为他们找借口搪塞。小孩子小时候模仿力很强,父母怎样做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然会和父母一样无责任感,喜欢推脱。因此父母要想孩子有责任心,就要自己做好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不敢承担后果

小孩由于做了错误的事情,可能会害怕父母或老师的责备,所以孩子做了错事通常会让孩子不愿承认,害怕承担后果,受到父母或老师的指责。但父母要告诉孩子如果犯错,要勇敢地承认是好孩子,如果孩子承认错了,就应该表扬,不要过于责备孩子,另外要和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情是不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孩子缺乏责任心,是一种坏习惯,作为父母该怎样教育

1、榜样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做人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因此,父母要从自己做起,树立榜样,言行一致,做一个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人。

例如对长辈的孝顺,主动帮助他人,潜移默化影响孩子,使孩子无意识地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责任心一定要强,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儿童可学习的良好榜样,从父母的合乎情理行为出发,培养和引导儿童的责任心

2、一定要严惩

小孩子有时候胆怯得像头小牛犊,做错事时会哭闹,不愿意承认错误,更不愿意承担后果。让孩子们为他们所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小孩做错了事情并不要紧,但要让孩子承认错误,并深刻分析错在什么地方。例如小孩打碎了家里的东西,要让他知道这是由于他的粗心所致,是因为他平时做事草率。再看看他打碎的东西,价值多少,要让他自己付出劳动去补偿。例如,你要洗几次碗,丢几次;或记账,从他的零花钱里扣。

也可能是孩子在学校打了别的小朋友,老师可叫他把班上的小板凳清理干净,让孩子们好好反思。使其感到有些行为一旦发生,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并承担相应的后果,这样他就会明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后果”

允许儿童因不负责而造成的后果,可以帮助他们迅速地纠正自己的错误。自然,父母必须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比故意惩罚更能使他们对错误有更深的印象,不会再被同一石头绊两次。

在小孩推脱责任时,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孩子讲道理,讲一讲孩子推脱责任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家长一定不能训斥,只要真的让孩子知道,他这样做会让父母觉得很伤心,以后要做什么会更好。

4、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假如父母希望孩子有一种“责任感”,想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就要让他们负起一些相应的责任,这个责任是可以由任务决定的。在家庭中,我们可以为孩子布置合适而简单的作业。比方说,让小孩打扫房间卫生,派小孩到门口帮忙拿东西,要小孩到家中浇花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不盲从小孩

当一个孩子被指派完成任务后,父母不能把这些任务交给孩子,而把这些任务留给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做好,我们又要教育孩子,带着他去看看没有做好的事造成的后果,孩子就会懂得责任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假如你的孩子老是推卸责任,那么作为父母你要反省自己,作为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你平时的言行举止,注意你说话的方式,在孩子面前要有个表率作用。父母不要一味的惯着孩子,要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不要推卸责任,要让孩子知道后果,并且纠正这些错误。小孩推卸责任,同样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过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接触与学习各种技能,可从中汲取知识,假如家长只是一味地包办、训斥、干预,就会使孩子失去这些能力,变得意志薄弱,变成无责任心的人。职责就是要有一份爱来完成一项任务。也就是说,对分内事务自觉的态度,就是所谓责任心。有责任感的孩子对任何事都抱有责任感。

结语:责任感是促使儿童向上奋斗的内在动力,也是儿童成功的催化剂!反过来说,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就会对身边的一切抱着“不关心别人”的态度,往往以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别人,乃至社会生活。这样的表现不利于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