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成为苏联新一任领导人。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便独揽政治、军事大权,在推行改革期间,看似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进,实际处处束手束脚、被旁人左右。他费尽心机上台当政,任期仅次于斯大林,但在这18年之久的日子里,苏联的实力却越来越衰弱,被人们认为是苏联发展阶段的“停滞”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蠢蠢欲动的政治野心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伙同其他书记处成员,如愿以偿掌握苏联实权。

对内,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严防个人崇拜现象,并发表“秘密报告”,引起国内外共产主义阵营的政治动荡和强烈不满。对外,虽然美苏关系处于冷战时期,但赫鲁晓夫政府不仅使用暴力手段镇压东欧,还与中国冲突升级、关系紧张。

1964年,外出度假的赫鲁晓夫还沉浸在悠闲自得气氛中时,莫斯科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勃列日涅夫带头推翻了赫鲁晓夫政府。

时任苏维埃最高主席的勃列日涅夫趁赫鲁晓夫外出间隙,连忙召开会议,联合所有中央委员统一战线,还没等赫鲁晓夫做出反应,就大局已定、无力回天了。勃列日涅夫成功上台执政苏联。

勃列日涅夫的上位之路十分顺利,从小他出生于冶金工人家庭,受家庭的熏陶进入冶金学院,并获得冶金工程师的文凭。

1939年,勃列日涅夫就当上了乌克兰一个州的党委书记,那时候的他只有33岁。随后就一路高升,历经16年的时间,他就当上了哈萨克党的中央第一书记。

苏共十九大时,政治局成员从十一人扩大到了三十六人,其中就有勃列日涅夫。已经七十四岁的斯大林都对其称赞:“多么年轻英俊的乌克兰小伙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在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的班子成员进行了整顿,但由于被下放到国防部的勃列日涅夫与军队联系颇深,又得到了赫鲁晓夫的重用,重回政治权利的核心

二、特权主义盛行

1965年6月,勃列日涅夫将经济行政区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以及部门性的国家委员会取消,由全苏和加盟共和国各部作为代替,干部群体多为任命制或终身制。

为响应官僚们的要求,勃列日涅夫扩大了拥有特权的干部范围并使其可享受的特权种类增多。

在当时,官员之间赠送礼物、收取钱财被视为是正当行为,每逢节日,官员们都“忙”的不可开交。赠送礼物的风气被勃列日涅夫带头盛行起来,他本人收到的贵重礼物已经数不胜数

据说,在一次乌兹别克之行时,勃列日涅夫为国家领导层及其团队,大到领导,小到打字员和司机都准备了礼物,花费了将近数十万卢布。这种出手阔绰的行为让全国上下纷纷效仿,影响恶劣。

当时的苏联报刊都写道,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一个“拍马屁和阿谀奉承”的时代。对于这些“阿谀奉承”,勃列日涅夫是欣然接受的。

他酷爱收藏汽车,除了拥有50多部私藏豪车,美国总统尼克松还送了他一辆劳斯莱斯。传说,勃列日涅夫的夫人在莫斯科特意找了一间套房,来放置人们在各种场合送给勃列日涅夫的礼物,可想而知礼物的数量有多么庞大和贵重。

实际上,“特权阶层”扩大化在斯大林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时期发展到顶峰,这给苏联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终止经济体制改革

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二的位置,成绩十分突出。但到了赫鲁晓夫上台后,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所以苏联还是保持在斯大林时期的经济状况特点。

那时候,苏联的社会经济体制主要以粗放式经济为特点,经济问题矛盾表现为经济质量及效率低下和高度浪费问题。

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以大量的且不间断的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方式来达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种经济方式本身就是一种高消耗型的经济方式,只适用于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粗放型经济的结果就会出现劳动力不足、原材料燃料资源不足,最后导致供需不平衡现象出现。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首要目标就是解决前任赫鲁晓夫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中主要解决农业改革问题,例如实行固定收购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制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以刺激和促进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等措施。

丰满的理想往往与现实不符,在改革实施初期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高于零售价格的平均水平,或是由于政策与农民行动不相适应从而增加了财政补贴问题等等。

其次,勃列日涅夫改革着重于工业部门,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改组和重建部门管理体制。在改革期间,遵循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经济与行政方法相结合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三种原则,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积极主动性和加强经济杠杆作用。

从第一阶段看来,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策略还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在改革前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经济发展状况得到回暖。

但是,在改革进行到后期时,就显现出了官僚阶层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矛盾和冲突。由于新经济体制改革会触犯旧体制内官僚阶层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体制内成员皆奉行“保守主义”,尽力拖延或中断改革进程。

而随着勃列日涅夫执政时间的推移,其领导层的看法对勃列日涅夫也影响越来越深,他也渐渐被周围人影响,为了满足领导层的利益需求、稳定政治团体,后来就彻底取消了改革

到1971年,苏联就禁用“改革”一词,替换为了“完善”,领导层对改革回避式的态度使改革从根本上停滞,工业领域也未达到原定的目标。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工业、企业问题也并没有得到的解决,比如企业地位、企业自主权等问题,大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三者关系中也没有得到协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不相适应,依然处于矛盾状态。

勃列日涅夫从前信心满满、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到后期遇到困难和苏联领导层的阻挠就放弃了改革,为维持他“稳定”的政治路线,使苏联经济从巅峰变为停滞甚至下降。在他的内心,重要的可能不是苏联国家本身,而是他政治团队的利益和他个人的安稳享乐。

四、美苏争霸,苏联过度军备竞赛

勃列日涅夫政府注重工业发展,其中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作为主要发展投资目标。在军事安全领域,强调发展核武器和远洋海军为发展重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战略方针的调整,苏联用于军事建设的费用逐年上涨,大力度的军备扩充也确实使苏联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发展,逐渐与美国持平,维持美苏冷战的均势局面。相比勃列日涅夫对国内的“稳定”政策,对国外却表现出了他霸权主义的野心。

勃列日涅夫对于美苏争霸的态度较为主动,不同于前任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在与美国争霸对抗时,总体呈现被动、软弱的特点,他倡导“三和路线”,把美苏合作和缓和放在首位,其次才是与美国的争霸和对抗。

相比之下,从勃列日涅夫大搞军备竞赛就能看出他对美苏对抗的态度,就是要通过军备扩充来获得与美国对抗的资本,这样才有能力与之争霸。

他的政治方式具有帝国政治色彩,为实现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必须实行扩张,在世界与美国争霸。实现扩张和争霸的主要步骤就是进行扩军和备战

70年代的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极度快速和大范围的进行军备扩充,在武器、军队、坦克、火炮、飞机和潜艇等武器系统方面都做到了充分的扩张和准备,有些方面甚至超过了美国。

苏联军事实力上涨,在美苏冷战时期逐渐改变了军事层面的实力对比。在当时,除了苏联海军得到了扩建,成为具有远洋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还拥有1300枚洲际弹道导弹,而美国只有1054枚洲际弹道导弹。

到70年代初,苏联用了10年的时间来扩充军备,美苏军事力量对比逐渐持平,达到均衡。但在两国军事实力均衡的同时,进一步也加剧了美苏冷战局面的发展。

极度扩充的军备使军费支出一直处于高增速状态,远超同时期的苏联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值的增速。据统计,1965年到1979年的军备开支增长了三倍以上,1979年苏联的军费开支已经差不多使对国民经济投资的总和。

大量的军备竞赛投入不仅消耗大量的财政资金,同时也耗费大量的物资,国家生产也大部分用于军事,这就会导致苏联经济的快速衰败。尤其是后来苏联发起了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全面对抗美国,战争的持续时间太久以至于苏联经济受到了极度的消耗和冲击。

五、推行霸权主义外交,盟友心灰意冷

受传统大沙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勃列日涅夫的外交方式逐渐趋于霸权主义。苏联以推行社会主义模式的名义来干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甚至用武力手段来达到其霸权目的。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在国内开始了一场政治民主化运动,史称“布拉格之春”。苏联借由“有限主权论”的由头,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对其进行镇压。

除了入侵捷克斯洛伐克,还侵犯了中国领土珍宝岛和出兵阿富汗等。勃列日涅夫将这种干涉他国内政的行为美其名曰“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国责任”,为其霸权和扩张主义冠以正义和“大国责任”的名号。

在对东欧盟国的政策中,虽然苏联对东欧各国提供了相应的援助和支持,但其实际是为了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控制,巩固其霸权主义。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要求并不是以强权来压制、控制,而是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要互相合作、扶持,保持平等关系。然而,勃列日涅夫的种种行为,不仅让社会主义国家盟友心灰意冷,也让苏联一步步走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