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中央集权制和城邦制的较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帝国,指的是一种国家政治形态,一般指那种人口众多,国土面积广袤,经济军事实力强盛的国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出现过多个对后世有着强大影响力的帝国。

比如中国历史上的唐宋王朝,西方古代史上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等,这些国家的诞生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

但是,在欧亚大陆的两端,几乎同时出现过两个帝国,这两个统一的帝国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类文明,占据着将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这两个帝国就是东方的秦汉帝国和西方的罗马帝国。这两个帝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建设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诞生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诞生,是中西方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前面说过人类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帝国,但是在这些帝国之间比较,基本没有哪个帝国影响力能与这两个帝国相提并论。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建立有相似之处,也有个各自的特点,今天就分别探析这两个国家构建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秦汉帝国,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国,春秋战国时期是最靠西的诸侯国,是最偏僻的地方,属于蛮荒之地。《史记》中对秦国的描述是:“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翟遇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偏僻的国家,最后统一了中国。秦国的崛起一方面是地处蛮夷,通过不断抵御外来侵扰,使自身逐渐壮大。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帝国内部实施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商鞅推崇法家思想,决定以法家的治国思想实施变法改革,不法古,不修今……世事变而行道异也”。

商鞅提出军功爵制,“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激发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建议把都城建在有利于战备的地理位置,决定迁都咸阳,推行户籍制度,推行县制。

商鞅的一系列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秦国军队在战争中所向披靡,秦国逐渐有了统一六国的基础。这时的秦国犹如初升的太阳,终于秦始皇嬴政奋六世之余烈,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朝是短暂的,历时二世就灭亡了,但汉帝国继承和发展了秦王朝的政治遗产,经过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汉武帝时期,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达到鼎盛。

2.罗马帝国——从撮尔小邦到地跨欧亚非

罗马帝国源于罗马共和国,它最早是诞生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文明,公元前7世纪末,埃特鲁斯坎人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塔克文王朝,公元前510年,由于统治者的暴虐无道,被罗马人推翻,建立了罗马共和国。

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的统治者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由此,罗马文明进入帝国时代。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地域广阔,地跨欧、亚、非三大陆,西抵大西洋,东至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达北非,北至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德国的历史学家特劳斯在《罗马史》中这样描述罗马帝国的诞生:“它的诞生并非深谋远虑的扩张政策所致,而是将近百年来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构建的不同之处

秦王朝的统一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混战,无非是想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在秦帝国之前,中国有商周等统一的国家形式。

而春秋战国的混战不过是宗法分封制弊端的显现,这种战乱的现象是不正常的,所以,百姓渴望统一的呼声也最强烈。最终,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走向强盛,最终统一六国。

罗马帝国的诞生,是源于本身生存的需要所发展起来的,它一边通过多次的征服战争扩大自己的疆域,一方面通过军队的驻扎,来维护疆域的统一。

罗马帝国是由崛起于拉丁姆平原的罗马城邦所建立起来的,它本是意大利半岛无数小城邦的之一,缺乏秦汉帝国君临天下、治理蛮夷的统治观念,经过与周围城邦的不断战争,最终形成横跨三大洲的帝国。

二、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国家维系

经济是一个国家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是维系国家发展方向的纲领。政治制度和文化思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政治形态,政治和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维系发展的重要手段。

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分别位于东西两个大陆,两国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但毫无疑问,两个大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从中央到地方,三公九卿与郡县制

秦国经过变法图强,逐渐统一了六国,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为了方便管理,首先在全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建驰道,统一车辆尺寸,这些措施的实施方便了这位功盖三皇,德高五帝的秦帝国的统治者在全国推行他的政治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制定和推行用来管理这个大帝国的政治制度,他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来治理地方事务,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的官员制度,建立了由皇帝直接管理的官僚体制。

秦始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确立和巩固了他的权力世袭思想,《史记》记载秦始皇认为:“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秦王朝并没有如秦始皇所愿,它传承二世就灭亡了。但是,秦始皇制定政治制度被汉帝国所继承。汉帝国采取了更强有力的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汉朝的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统治,郡守和县令由中央任命,汉朝施行“推恩令”弱化地方势力。

到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均达到鼎盛时期,后来东汉王朝的崛起仍然保持了帝国的统一和发展,汉帝国长达四个多世纪的统治,其政治制度对后世帝国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元首制,罗马帝国的政治维系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与秦汉帝国完全不同,罗马帝国在中央采用的元首制,元首制没有明确的元首继承机制,切斯特所著的《罗马帝国》中这样描述道:“真正的世袭是不存在的,元首及官员的权力来自于罗马人民。”

实际上元首制仍是共和制的一种形式,罗马帝国采用的这种元首制,为罗马帝国的政治统治产生了不利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马帝国在地方上施行行省制,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在著作《罗马史》中说:“西西里岛成为罗马的第一个海外行省,罗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母邦之外的帝国主义时代。”

罗马帝国施行行省制是为了处置被征服地区,每个行省由总督全权管理,这种形势下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罗马帝国的兴盛有赖于各个行省的发展水平,同时对这些地区的控制需要中央安排戍军,这造成了后期国家政权极不稳定,成为后期罗马帝国长期沦为军人专政。

三、秦汉帝国与罗马帝国的思想建设

1、儒家思想的历史机遇,秦汉帝国的意识形态探索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统一,为后世封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统一社会思想,先后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进行两次的焚书坑儒,两次焚书坑儒造成了大量的文化典籍的消失,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浩劫。

但这种文化措施,对后世王朝的文化建设起到了一定的启发,即国家的发展需要寻找一个适合国情的积极的文化做引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国家推崇黄老之学,汉武帝即位后,强化政治和文化建设成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建议:“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文化政策,他的政策本质上是继承了前朝的观点。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策略,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秦汉帝国的文化发展方向奠定了东方文化具有鲜明的儒家思想的特性。

2、基督教的诞生与发展,罗马帝国的思想维系

罗马帝国的思想建设和秦汉帝国有很大的不同,宗教,是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的重要支柱。罗马文化原本是泛希腊文化的一支,罗马利用多神教作为社会管理的工具,君士坦丁大帝以后,基督教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主流宗教,并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版图上发展起来,它成为了罗马帝国遗留给欧洲的文化遗产,基督教有普世理念也有着强烈的排他性,教会与政府之间成为一个联合又对抗的矛盾体,基督教依靠罗马帝国发展起来,欧洲长期笼罩在基督教廷势力的范围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总结

东西两个大国的崛起,都拥有着广袤的土地,众多的人口,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融合,从两个国家的政治体系建设上,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国家发展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秦汉帝国的内部逐渐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使得国家高度集中统一,这种体制虽然历经朝代更替,但都逐渐延续下来,儒家思想历久弥新,也体现了儒教的包容性。罗马帝国虽然历经改革,但始终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制度,这为罗马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参看文献:

1.《史记》

2.《罗马史》

3.《秦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