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初酿

紫陌春情。慢额裹春纱,自饷春耕。

小梅春瘦,细草春明,春田步步春生。

记那年春好,向春燕、说破春情。

到于今、想春笺春泪,都化春冰。

怜春痛春春几,被一片春烟,锁住春莺。

赠与春侬,递将春你,是侬是你春灵。

算春头春尾,也难算、春梦春醒。

甚春魔,做一春春病,春误双卿。

——《春从天上来·饷耕》

春烟、春冰、春莺、春灵,到底是春误了双卿,还是命运误了双卿。

贺双卿,这个被后人尊为“清代第一女词人”的农家女人,终归是红颜薄命,在璀璨青春刚刚开始就魂归黄泉,含恨离世。

康熙五十四年秋天,贺双卿出生于江苏丹阳四屏山一户姓贺的农家。因是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取名“双卿”。

贺双卿小时候,父母都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她,她就经常跑到附近镇上找舅舅。舅舅是镇上私塾中的一个杂役,她每次去找舅舅,都偷偷跑到学馆窗外去偷听,有时也学着里面学生的样子,咿咿呀呀地跟着先生读。学馆先生看她好学,就破例让她进屋旁听,她高兴极了。为了表达对先生的谢意,一下课她就忙着为先生端茶送水,添炭拨火,或者驱赶蚊蝇。

就这样,双卿在学馆免费旁听了三年,不仅学会了读书写字,还学会了吟诗作文。但三年过去后,母亲觉得不能让她再这么疯跑下去了,就让她在家中学习针线女红。聪颖的小双卿,女红也学得很快。她经常做一些精巧的女红,偷偷拿出去换些诗词之类的书来读。十几岁时,她就能写出清新秀婉的小词,她还喜写小楷,能在一片桂树叶子上抄写《多心经》,乡里人都称她为“才女”。

可是,好景不长,双卿十八岁时,因父亲去世,由叔父做主嫁给了邻村绡山的佃户周大旺。周大旺父亲早逝,由寡母抚养成人,脾气火爆,不懂诗文,更无浪漫柔情。

双卿刚嫁过来时,周大旺看着这个温柔俊美的妻子,亦是十分喜爱。但是婆婆看到媳妇一进门就把儿子迷住了,十分不满,就处处找她麻烦,还在儿子跟前挑拨是非。一来二去,周大旺也开始对妻子横加挑剔。

一天,贺双卿打扫了屋里屋外,洗了一大盆衣服,又喂鸡喂猪,还没坐下来喘口气,婆婆就在院子里催她舂谷。她不敢有丝毫怠慢,赶紧到院子里舂谷,可本就体弱的她又刚刚干完那么多活儿,真是有点力不从心,就抱着杵休息片刻。

正在此时,丈夫周大旺从田间回来,见她抱杵而立,以为她偷懒,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她推倒在地。旁边的石杵正好压在她的腰上,疼得她半天爬不起来。可是她不敢哭,更不敢反抗,挣扎着起来继续舂谷。

舂完后,又马上到灶上做饭。但她实在太累了,头晕的老毛病也犯了,就在她闭上眼睛想缓一下的时候,锅中粥却溢了出来,而这一幕又恰好被婆婆看到,于是又是一顿狂吼。婆婆看她不理不睬,就冲上来扯住她的耳环,顿时耳垂撕裂,鲜血直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默默咬牙强忍,给他们摆好饭菜后,才得空跑到外面,任凭眼泪哗哗地流。她的悲伤无从寄托,只能将其付之诗词。

依依孤影。浑似梦、凭谁唤醒。

受多少、蝶嗔蜂怒,漫说炎凉无准。

怪朝来、有药难医,凄凉自整红炉等。

总诉尽浓愁,滴乾清泪,冤煞娥眉不省。

去过酉、来先午,偏放却、更深宵永。

正千回万转,欲眠仍起,断鸿叫破残阳冷。

晚山如镜,小柴扉烟锁,愔愔残喘看看尽。

春归望早,只恐东风未肯。

——《薄倖·咏疟》

因在婆家备受欺凌,故此过门没多久,贺双卿就患上了疟疾。但婆婆、丈夫却从来不闻不问,也不许她买药治病,更不能为此少做家务。她像被蜂蝶肆虐的娇花,每日忍受着随时而来的风暴侵袭,身病未医,心病更是难医。

幸运的是,邻家有一小女名叫韩西,与双卿年岁相当。虽不识字,但却聪明伶俐,对双卿亦是十分照顾,经常来帮她做家务。双卿生病时,她更是嘘寒问暖,陪双卿默默垂泪,她成了双卿在绝望中得以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可是,女大当嫁,不久后韩西出嫁,不能再时时探望她了。一日,韩西回家探亲,临走时父母为她饯行,韩西邀双卿来做客,恰逢双卿疟疾发作,无法成行。韩西就把饭菜亲自送到她的床头。双卿感激涕零,送别韩西后,含泪写下了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正断魂魂断,闪闪摇摇。

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隐隐迢迢。

从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

青遥,问天不应,看小小双卿,袅袅无聊。

更见谁谁见,谁痛花娇?

望望欢欢喜喜,偷素粉,写写描描?

谁还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

双卿酷爱诗词,却不被婆家认可,更不许她买笔墨写写画画。她只好每次都用做女红的针,沾着粉,在树叶上写下自己的心情。她眼中的山山水水、微云残照,都似奈何桥边的魂灵,闪闪摇摇,飘飘渺渺,词中那份凄绝忧伤仿佛浓得都能溢出来。

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笔下的离愁别绪,从没有如此浓烈的悲凉与绝望,透过诗词,让我们看到一个凄哀女子在无边黑暗中无助的流泪。

在这些黑暗的日子里,除了韩西,还有一位知音,让她能在暗夜里看到一点微光,那就是史震林。

史震林是金坛一带颇有名气的才子,可仕途不顺,几番乡试均落第。在雍正十一年时,与一批文人雅士聚集绡山耦耕书院。

一日,史震林等文人外出游玩,偶见一容貌绝美的女子出门倒垃圾,觉得非常奇怪。这穷山僻壤,怎么会有如此绝色之人?后来一个偶然机会史震林又读到她的诗文,对她更是倾慕有加。史震林以诗词问候双卿,双卿也钦慕才子,于是与他们诗词唱和。但她“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绝不越雷池半步。

史震林也曾想帮助她摆脱这种生活,可是贺双卿是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女人,她的道德准则让她不能背弃这个虽然给不了她半分温暖的家庭。她说:“田舍郎虽俗,乃能宛转相怜,何忍厌之,此生不愿识书生面矣!”她亲手放弃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而史震林也随后赴京赶考。

没过多久,她就在身病与心病的双重折磨下结束了短短二十二年的人生。死前,她曾给史震林写过一首词,托韩西转送。

终日思君泪空流,长安日远,一夜梦魂几度游。

堪笑辛苦词客,也学村男村女,晨昏焚香三叩首。

求上苍保佑,天边人功名就,早谐鸾俦。

应忘却天涯憔悴,他生未卜、此生已休。

——《赠史震林》

史震林进士及第后再次来到绡山,韩西将这首词交给他,可是阴阳相隔,人鬼难逢。史震林只能捧着贺双卿的绝命之词凄凉地说:“才与貌至双卿而绝,贫与病至双卿而绝”。

这个才貌双绝却命薄如纸的女子,让他惊叹,可又无法再为她做什么,只能将她的诗稿整理,编辑到《西青散记》里,为她在世上留下最后一抹痕迹,告诉世人曾有一位这样的女子在尘世间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