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不差钱”的宝能,竟然还不起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亿信托违约,金额不大,却不承想成了导火索,将宝能的债务危机炸开了一个口子,将这家千亿帝国的债务困境暴露在公众面前。

中国地产企业里面有两家的公关很厉害。

一家是“我的恒大,要忍忍”,另外一家就是“不信姚不传姚”的宝能。

动不动就是投诉、删帖、律师函的三件套伺候,所以一般来说企业的负面新闻都会控制在萌芽状态。

如今仅仅21亿的违约金,就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只能说明背后的问题绝对不是21亿这么简单。

宝能曾经很强势。

2015年奇袭万科的一战,必然会在中国资本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后世的MBA课堂上如何评价宝能,是负面的居多还是正面居多,都不能抹去这个标志着资本力量与实体经济正面交锋的史诗性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起高层关注的“宝万之争”,结局是王石归隐、宝能败退。

自此宝能的资本帝国开始走向低调。

上一次宝能广为人知,关键词是不差钱,这一次宝能广为人知,关键词是还不起钱,只能说世事无常。

事情起源8月初,宝能被曝出“民生信托至信651号宝能投资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逾期还款。

但相关人士深入了解之后发现,暴雷的不止是这一只信托产品。

包括内部员工认购的多只定向融资理财产品也都曝出逾期情况,比如天盈、天鑫、贵鑫等“员工赢”系列部分产品,相关产品可能还涉嫌“自融”等违规行为。

连内部员工的钱都还不上,宝能究竟差钱到什么程度?

8月20日,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出面接受采访,对于债务逾期的问题,姚振华是这么说的:

因为疫情反复、经济波动,对不少企业的发展造成冲击,宝能也遇到了阶段性困难,但属于发展中的困难,而且总量不大,在可控范围内。

下一步,将采取强有力的关键举措持续回笼资金,开源节流,降本增效。

宝能会坚决兑付每一分钱,将恪守市场底线和原则,维护公司29年积累的信誉基础。

与此同时,宝能集团的龙头企业钜盛华发布相关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钜盛华表示,宝能投资集团作为融资人发行“中国民生信托-至信651号宝能投资信托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及部分宝能旗下金交所理财产品未能足额按期偿还,存在部分逾期现象。

截至说明出具日,宝能投资集团已就延期偿还方案与投资人及民生信托初步达成一致,后续将通过处置部分资产、战略聚焦减少开支等方案落实偿债资金,预计于2021年末前完成相关理财产品及信托计划的全部偿付。

至此,宝能这个往昔以暴发户人设出现在大众视野的资本巨头,如今资金链紧张、债务无法顺利偿还的窘境被实锤。

地主家也没余粮的情况,并不只是宝能这一家。

这几年眼看着宴宾客、起高楼、又楼塌了的巨头多了去,尤其是称呼后面带个系的,比如海航系、明天系、安邦系……

古龙曾说过,一个人的名字也许会起错,但外号却是绝不会叫错的。

所以被市场戏称为某某系,原本是对实力的一种认可,但却成为秋后算账的指路明灯。

宝能确实很强大,截至2020年底,宝能投资集团总资产5653.03 亿元,净资产591.80亿元,去年取得营收990.46亿元,净利32.48亿元。

而姚振华家族更是在2021年新财富富豪榜中以1041.2亿的身价排名全国第36名。

仅从财务数据上来看,宝能并没有什么异样,甚至各项业务都有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对于一个千亿规模的庞大企业帝国来说,动辄数百上千家的关联企业,数以万计的业务往来,层层嵌套、环环紧扣,无限放大的杠杆背后究竟亏了多少钱,隐藏在海面之下的债务黑洞究竟有多大,可能连企业自身都不能完全掌握。

比如破产重组了大半年都还将债务梳理清楚的海航。

宝能资金短缺到了什么程度,外界无从知晓,但其实今年以来还是很多地方都可以瞧见端倪的。

首先是姚家兄弟的分家。

在“宝能系”庞大的商业帝国中,地产是核心业务板块,尤其是在保险板块遭受到重击之后。

宝能系掌门人姚振华一度给宝能地产定下2021年销售目标突破千亿元,2022年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

但随着房地产大环境的低迷,宝能地产的销售目标也距离千亿目标“仅仅”差个零,2020年才109.1亿,这种销售规模意味着2022年宝能地产上市的目标遥不可及。

于是半年前,姚老板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以“经营理念不合”的理由分家了,主营地产的宝能控股带着大量优质土储分了出去,并更名为莱华控股。

这种“离婚分家”的套路,在一线城市买房时还是比较常见……

分家之后的姚振华,带领着宝能集团专心投入“造车”运动。

和恒大一样,宝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能源汽车这个风口作为转型方向。

宝能2017年高调进军新能源汽车,但以资本运作起家的姚老板,对于造车这种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匠人买卖,明显有些水土不服。

虽然场面热闹,宝能相继在杭州市、昆明市、广州市和陕西西咸新区与当地政府签订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的合作协议,建设了4个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总投资额超过2000亿元,拿地数万亩。

但实质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最后五个字,“拿地数万亩”。

有的企业做汽车是为了骗钱、有的企业做汽车是为了融资、有的企业做汽车则是为了圈地。

但如果说宝能完全是挂新能源汽车的羊头,卖房地产的狗肉,那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宝能也花费了16亿的真金白银收购观致汽车51%的股权,成为观致最大股东。

但收购观致4年后,宝能才在2020年量产第一款车型观致7。

2020年,宝能汽车全年总销量仅为1.3万辆,观致7的总销量仅为9772辆,宝能投入的200亿(宝能自称),恐怕连利息都没收回来。

持续的资金压力下,很多浮夸的巨头企业都开始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宝能概莫能外,在业务发展供血遇阻之后,节流就成了重中之重。

宝能集团在2021年频繁传出裁员和欠薪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某乎和某博上面随便一搜,海量的关于宝能欠薪的负面新闻。

甚至还有被欠薪员工在某乎开贴直播维权进程。

部分员工讨薪的维权措辞过于劲爆,为了文章安全,相关截图就不发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搜。

当然连员工社保都拖欠,供应商们就更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拉横幅那是常规操作。

深业物流大厦的宝能总部门口,讨钱的小伙伴们直接搭帐篷露营。

欠债的背后,是宝能在自救。

这些年从万达开始,各种企业的自救操作见得多了,很多吃瓜群众都成了键盘经济学。

曾经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宝能,自救也是从资本市场的减持开始。

作为南玻A的实际控制人,万科一度的话事人,宝能还持股格力电器、大康农业、华侨城、金科股份、东阿阿胶等近20家上市公司。

近几个月里,姚振华连续抛售增持了5年的华侨城股份,通过钜盛华减持了约8047万股,套现了约7.5亿元。

除此之外还两度减持了合肥百货,套现了6000多万元,还有更早一些减持的东阿阿胶。

对于这些减持原因,宝能方面都表示是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但市场心知肚明,大概率是资金方面的需要。

上周,又传出宝能减持拥有“厨邦”、“美味鲜”两大品牌的中炬高新。

其实宝能手头的筹码还是不少,区别于其他房地产企业大多资产都是流动性较差的固定资产,想要变现不打骨折也要脱层皮。

宝能手头的资产里面,上市公司股份或非实体企业股权(例如前海人寿)众多,流动性好,变现价格也很理想。

在这些随时可以变现的资产之外,宝能还有不少一线城市的旧改项目、广州和深圳的写字楼等,还有着较大的腾挪空间。

“野蛮人”的特点,就是生命力顽强。所以宝能是否会就此倒下,大魔王还是持有较乐观的态度。

只要敢于壮士断臂,就还有一线生机。

但想想5年前的宝能在资本市场上是何等地风光,血洗南玻,强夺万科,两头同时开战都毫不逊色。

其实,谁能预料到这样有钱的宝能竟然会有工资都发不出来的一天呢!

只能说现在已经不是属于资本玩家的年代。

俗话说一代版本一代神,代代版本有盖伦。

可惜宝能不是盖伦。

而资本再强大,也永远注定只是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