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我们每天都不可避免会经历发言、演讲。有时候,每当我去一些企业参加企划会,或是内部会议,领导漫长毫无营养的发言,总是令人感到昏昏欲睡。

我曾发布过一个小调查。针对公司会议领导发言的问题,其中有93.2%的人,认为领导的发言漫长且啰嗦,毫无营养。还有23%的人同时认为,这样的会议可有可无,浪费时间。

当然,一些企业管理者的采访文章和自传,我往往也会拿过来读一读,但结果常常会让我感慨,这样的内容,真的是索然无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常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这些企业的高管应该都是能力和眼界极其高的人,但为何每次发言却总是会犯这些在听众看来极其低级的错误?

01

为何有些演讲总让人感觉很无趣?

对这个问题通常的解释是:在管理者的头脑中,可能同时想着各种事情。比如,新的经营策略,本季主打的新品和热销产品,这些过分要紧的事情,占据了他们极大的认知宽带。而在面对发言这样的事情中,就会极容易陷入一种“自我吹嘘”的状态。

在这些发言中,啰嗦和漫长是主要的特点。他们通常在发言的时候,往往忽视了听众最想到听到的讯息,站在自己的角度,大谈特谈自己过程取得的成绩以及未来将要取得的成绩。

这是领导者发言的普遍性特点。

除了这种极容易让人陷入自吹自擂的状态,发言经常还会出现对某个观点或事物陷入过分讨论的无意义之中。

我们以保险公司为例。在很多保险公司,每天的晨会都必不可少;晨会的内容一般而言都是三个流程:跳早操——奖励昨日开单情况——老大上来发表讲话。

这样的内容每天都在重复上演,一般三个流程走完,大概就是在早上十点多的样子。很多保险公司员工,对于这三个流程几乎都是麻痹的状态。而领导的讲话,一般都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激励员工,反复的激励员工。

这样的效果对老员工来说,作用未可知;不过对很多新人来说,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于是,这种会议就变成了对新人不断产生激励,对老人不断产生折磨的这么一个过程。

对保险公司来说,员工流失快、离职率高,这是特点,于是这样的晨会就有了存在的意义和特殊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除开保险业这样的特殊行业,很多公司的低效率会议,反而成了员工离职的理由,以及降低公司凝聚力的关键因素。

那么正确的发言,应该是怎样的?学会故事思维,三个要点,帮助我们成为演讲达人。

02

第一要点:首先明确演讲目的

如果我们把每次发言都看作成一段小故事。那么为了构思这段故事,我们首要思考的是:这段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在故事中,一般都有开头、高潮、结尾这样的三段式结构。开头起的好,可以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而结尾,则是这段故事好坏的点晴之笔。

任何故事都有其目的和主次之分,这一点对领导者发言来说,同样如此。

我见过的大部分领导者发言,之所以显得过于漫长和沉闷,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主次,没有强调发言的最终目的。

一段故事中,如果是以冒险为主题,半路却又突然讲起了科幻,这样的故事,估计谁也看不下去。一段好的发言同样如此,很多领导明明这次讲的是公司绩效问题,说着说着又扯到公司业务问题上去了,业务问题讲了半天,这才又想起了主题是说绩效,又绕回来讲绩效。

这样的发言,实在是难以不让人讨厌和产生逃离感。

罗sir以前的公司总监,每次讲话,都没有主题。完全就是说到哪里讲到哪里,每天发言一个小时,算是家常便饭,每次讲话,底下的员工要么是偷偷玩手机,要么是一个劲地打哈欠,有的干脆就直接翻白眼。

但这样的动作被总监瞧见了,她反倒是越讲越起劲。导致每次总监讲话,底下的员工就走的走逃的逃,极其狼狈。

作为领导者来说,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个概念是:发言到底是为了什么?

发言,不是为了彰显领导者的个人成绩和辉煌过往;发言,也不是为了让领导者自吹自擂;一段好的发言,应该是起到凝聚团队力,增进协作为目的的。

对领导者而言,每次发言最好先明确自己本次发言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要给出建设性意见?还是要讲下个季度的工作重点?切忌为了发言而发言,过分渲染自己的作用力,领导者发言首先是为了团队,而不是单单为了炫耀自己。

首要明确自己发言的目的,这是构思好故事的基础,也是发言的基础。

03

第二要点:理性、感性因素要适中

一段好的故事,仅靠单纯地卖弄情感不是好的故事。其玛丽苏情节之所以被我们所诟病,也是因为故事缺乏“真实性”。

在演讲中,领导者很多时候也需要激励员工斗志和工作激情。但就我所见的演讲,很多领导者还在用过去的“老办法”,即拼命灌鸡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纯感性的演讲,有没有用呢?也许短时间内是可以起到激励员工作用的。但我把这种纯鸡汤式的演讲,称之为抗生素。

抗生素刚开始疗效都很好,但用多了却极容易产生抗体。这一点对很多鸡汤式演讲来说,往往是致命的。

换句话说,在今天,领导者的发言需要注重怎样的逻辑?正如同那些毁人三观的故事一样,违背常理逻辑是硬伤,强打感情牌也是硬伤,注重合理性,感性和理性穿插其中,这样的发言才符合生活实际。

还是说回我以前的总监吧,因为她的槽点实在太多。作为一名70后总监,她的演讲绝学就是狂打感情牌和不合理性。

某次,这位总监在公司开完会后自己部门私下开会里,讲到赚钱这个概念。越讲越上头,为了彰显金钱的重要性和赚钱的中心思想,这位总监把她刚买的奔驰S系拿来举例。

这车百来万,出去见客户倍有面;比如什么,这车坐着是真的舒服等等。讲到兴起处,又把公司老大的豪华别墅拿来和自己家的客厅比较说什么,人别墅的一个厕所,都比我家的客厅大。

你看,这样的领导演讲,是否刷新了你的三观?你以为这是电视中逗比情节,实际这是真实职场中的演讲案例。

不知道的以为这位领导是在激励员工激情和对金钱的渴望感。但听过她演讲的员工都知道,这是赤裸裸地炫富。炫富本也无可厚非,但让几十号员工每天陪着这位总监听她炫富,这种极度浪费工作效率的演讲,如何能不招员工厌恶?

我们都知道奔驰和别墅跟普通车、房之间的区别,但你违背自然赚钱法则,硬是跳过引力约束讲如何去往月亮,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

一段好的演讲,不应该脱离生活实际,更不应该违背“物质定律”。

激励员工可以讲钱,也应该讲钱,但是不是应更具有普适性以及可操作性呢?所以我们说,一段好的演讲,第一要点是要明确演讲目的,第二要点是要区分感性和理性,既要讲理想,又要讲实际,二者缺一不可。

04

第三要点:简短、明确、幽默的演讲效果

翻看历年的哈佛大学毕业演讲,我总能从中找到三个关键词:简短、明确、幽默。

当然,就幽默感而言,在职场需要视发言场合而定。但对于大部分发言场景,以上三个关键词几乎都适用。

时间过长、话讲不到重点、这是演讲常常被听众所诟病的地方。优秀的管理者,在演讲时常常会妙语连珠,吸引听众的同时,还能把自己的观点输出给受众。

明确演讲目的,这一点在前文中已经说到。但简短和幽默,如何做到?

我曾经问过一家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这样一个问题:为何不把每次发言简短化?他的回答是,发言过分简短,反而会让手下的人认为自己不专业,认为自己水平有限,于是乎,管理层都把“发言时长”视为自己能力的体现。

的确,很多管理者会把简短视为自己能力不足的一种体现。在他们的眼里,短就意味着肚子里墨水不够,短就意味着自己学识不高,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等等。

但我的问题是,短,真的就意味着演讲质量低下吗?

曾在北大任教的经济学教授薛兆丰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把书读厚,这很容易,但想要把书读薄,却很难。一个知识点,是否掌握,不是看你说了多么多理论和实践;而是看你能否用最短的语句,把道理讲通,讲透。

对于演讲来说,同样如此。初学者开始演讲,深怕自己讲的不够多,讲的不够经典和受用。但演讲要想达到高阶,不是看演讲的时长,而是看你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你想说的表达出来,并且受众还能够听得懂,听得进,这反而很难。

研究表明,不论是学习还是演讲,受众在面对这一行为的时候,其参与时长和效率是呈“倒V”状态的。即随着时间的推进,其效率会在某个点到达顶端,但如果继续延长时间,效率则会慢慢下降到原来的状态。

在视时间为效率的职场,简短发言更是每位领导者必修的一门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我们来说最后一个发言关键词:幽默。

幽默的好处在发言中,通常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拉回他们的注意力,以达到预期的演讲效果。

换句话说,幽默不仅可以拉近与员工的距离,还能增强员工对演讲内容的吸收能力。

但管理者要做到幽默,的确需要一定的难度和实战经验。这里推荐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只有员工才需要幽默感?错!不会幽默的管理者不是好领导》。

幽默的核心在于制造反差和意外,当然也可以通过自嘲的方式来实现幽默。如果演讲者敢于在发言中自嘲,或是“爆料”都可以达到提高受众注意力的作用。

但幽默通常只是画龙点睛之笔,作为促进演讲效果的一种手段,切勿喧宾夺主。对于某些领导者来说,如果实在不善幽默的话,以简短、明确的发言,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本章要点:

通常来说,导致管理者发言低效的原因是由于时间过长、没有主题和内容所导致的

我们提出了用故事思维来演讲,提高演讲者的预期效果

三个要点:1.明确演讲目的、2.感性理性因素要适中、3.一段好的演讲要达到简短、幽默的发言效果。

我们之所以喜欢看有故事的书籍,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故事有代入感有情节可以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一段好的发言,我们以讲故事的逻辑把这段发言讲出来,就能达到演讲者预期想要的效果。

人人都爱看故事,投其所好,借用故事思维,就能让领导者的演讲更有力量、更能打动人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