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最大的爱,是转发出来
本来以为话已经说差不多了,但因为看了点《我在他乡挺好的》和《乔家的儿女》, 又看到了《北辙南辕》编剧陈枰那句委屈十足的“这就是我的地气”,顿时觉得我又可以了!
编剧说的话没问题,但是我这种小心眼杠精,解读出来的意思就是“穷X没见过世面还喜欢哔哔”~~
(编剧采访整理丨来源:贵圈-腾讯新闻公众号)
播放到现在,无论是什么种类的差评,最集中的还在于“悬浮”。
人均中产,全是大别墅小洋楼大平层,随便组局就能在北京开个饭店。
但也有人质疑,是不是“地气”就非得演穷人的戏,这难道不是仇富?
我已经过得很烦了,看个电视明明是为了轻松,还要专门看比我更苦的,我有病吗?
我觉得你要说观众爱看撕逼不算错,但你要说观众不喜欢看有钱人,真的太冤枉了。
从《溏心风暴》到《顶楼》,你说观众不喜欢看有钱人?
国剧观众最爱的戏码之一宫斗剧,全员估计没什么真的穷人吧。
所谓“接地气”,当然不是只看穷人。
我理解至少是符合生活常识逻辑,什么样的身份做什么样的事,过什么样的日子要对得上。
比如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就住在装修别致的小跃层大平层里,怎么都是“不接地气”。
还要自称“没钱没势小北漂”,真北漂看了想杀人。
郝蕾在演员综艺上吐槽张檬和陈德容演的《少年天子》, 认为她们吵架的戏里张牙舞爪的没有贵族气。
这样也是一种“不接地气”。
《红楼梦》里说的大部分不是穷人的事吧,可是随处可见就是“接地气”。
因为从老太太到林黛玉,从晴雯到刘姥姥,他们各有各的“地气”。
反倒是续编版本里林黛玉吃五香大头菜,被吐槽是直接把林黛玉扎土里。
感觉是吃完大头菜就能去园子里和丫头婆子谈笑风生了,一派跨越阶级的和谐图景。
于正新剧《玉楼春》里家常的部分好评挺多的,它这说的是阁老家里的后院,也不是穷人戏吧。
例子太多就不举了。
观众在乎的,绝对不是穷不穷,
而是真不真,合适不合适。
编剧自己也很委屈,采访里表示剧情里的就是她自己的“地气”。
是她从自己生活里找来的真材实料加工而成的。
很多编剧的故事都是这么来的,完全没有问题。
编剧说,尤珊珊(王珞丹)的原型就是她一姐们,出手大方为人豪爽,自己也是投资高手,就喜欢哐哐送姐妹东西。
这个我信。
我们自己姐妹也没事送东西,看到喜欢的就喜欢送对方,虽然价格不能比,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
(编剧采访整理丨来源:贵圈-腾讯新闻公众号)
饭店也是有原型的,是几个人合伙开的“老川帮”。
我真心觉得这个名字比“北辙南辕”好太多了。
然而最后饭店……倒闭了。
(编剧采访整理丨来源:贵圈-腾讯新闻公众号)
啊喂,这才是现实好吗?!!
剧里饭店随随便便就支棱起来了,简直不可思议。
饭店多难开啊,靠朋友肯定完蛋!
编剧自己是有积蓄的,她估量了自己的承受力,可以觉得“赔了就当体验生活”。
但剧中人都是“普通女孩”,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有点钱想来也是辛苦攒下的,司梦(啜妮)这样的还是冒着家庭危机的风险。
她们,我只能说,不太有这个实力,去用这样的方式“体验生活”。
(编剧采访整理丨来源:贵圈-腾讯新闻公众号)
编剧说,他们几个攒局开饭店,那个富婆尤珊珊原型其实没有参加。
因为她觉得“你们这帮妇女能干成啥”~
我觉得虽然政治不正确,可是人家说的对啊!
这帮什么管理都不懂的文青,就因为想找地方吃饭攒局开个饭店,怎么可能开得好。
随手送闺蜜茅台因为她给得起,但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尤其是朋友之间。
正因为会投资,所以才不加入。
(编剧采访整理丨来源: 贵圈-腾讯新闻 公众号 )
但是到了剧里,尤珊珊到处攒局,四方散财,没钱入股她还负责送钱……
最关心的不是管理运营,是餐厅的装修~
看到别人投资失败自杀,心里不好受就把人家的资产买下来。
确实是个活菩萨,但 很难 相信这是个靠投资发家的有钱人。
看了编剧的采访,我感觉就是,原型本来是很有生活的,也很有意思。
但被她写了以后反而悬浮了。
就是因为她撤换了最关键的那些点,把很多事情都理想化了。
看了剧情以后再看编剧那些自以为“真实”的辩白,并不觉得是“她的地气”,而是她的“高傲尽数体现”。
我知道这是我的狭隘,对不起我仇富了。
至于那些见缝插针的吐槽贫嘴,偶有质量高的,这个不能否认。
黄渤和宋丹丹这两段,是冯小刚后来加入的内容。
这些都是他自己驾轻就熟的,也能看得出水平比其他剧情高很多。
这两段在视频网站流传很广,但只要被吸引过去看剧, 立马会发现跟短视频里的不是一回事。
就跟汉堡广告和实物的差异一样,组成部分明明相同,但是有质的区别。
主创的专业水平是很高的,但是难以避免自身的局限性,到处透着一种过时的气息。
比如蓝盈莹吓唬了朋友,又过去道歉,说了一段“以酒赔罪”的话。
95后00后有没有像“小女子”这么说话的,我很怀疑。
连我这种老货都不这么说话,自己朋友在一起,太羞耻了。
不过结合最近关于“酒局”的种种新闻,倒是感觉这种可能是冯导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女人,懂得主动罚酒三杯。
冯小刚本人是很喜欢“小女子”这套的,他当时撕万达的时候就这样。
小女子长小女子短的,又婊又落伍。
反观王思聪那次回应倒是干脆利落,有话好好说,少来这种阴阳怪气~
最杀人诛心的,是“没人和钱过不去”,真好看还愁没排片?
电视剧不是特供,真要是好看,观众也不瞎。
从前吴亦凡红透的时候粉丝已经很能战斗了,不也没能挽救他在豆瓣的得分,反过来看观众真想好评又如何拦着人打高分?
(珍惜这张有吴亦凡名字的截图……)
冯导平时处处搞歧视,讥讽女人脑子不行,如果一以贯之倒还算个汉子。
结果这两年女性主义流行,转眼又要拍女性剧,导演还真是干大事不拘小节。
可是到底放不下男人至高的尊严,拿到剧本还要强调里面“男性角色戏份太弱”要改,我怀疑编剧这里就是在内涵他。
一部女性剧,嫌男性角色太弱了,这很冯小刚~~
(编剧采访整理丨来源:贵圈-腾讯新闻公众号)
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剧真的那么好,绝不会收视和评分都差。
冯小刚路人缘再差,能差得过于正?
从服化道和画面上来看,确实还是大导演的水准,可是从剧情看,如果只是这样的水平,在别人是及格,在大导就是扑街了。
为什么都是同一个导演,为什么到现在看《甲方乙方》都还是绝,《私人订制》却是低分?
今天看《大腕》仍然觉得是神作,白看不厌。
只用一句“过时”来概括冯小刚的失利,好像还远远不够吧。
与之相对比的,是隔壁同样悄无声息上星的《我在他乡挺好的》。
虽然我一开始被吓一跳,但是随便看几段,不说有多好,起码没有翻白眼和快进的冲动。
剧中的主演之一任素汐,在《北辙南辕》里客串一个意外去世的攀岩手的妻子。
她回忆自己在丈夫去世之后的表现,短短几分钟,你就感觉这不是电视剧而是访谈,眼前的人是真实地回忆自己的生活。
然后镜头到蓝盈莹身上,她被衬托得像访谈中的鲁豫。
就是一脸的事不关己,安慰都透着套路。
在《我在他乡挺好的》里面,任素汐演一个小型策划公司的老板,所以装扮上和表演上,又是完全另一个人了。
而且说话办事什么的也都是正常范围内,对待甲方的时候小心翼翼里透着精明干练。但也并不是逢迎跪舔,给出的方案是能接受能听懂的。
剧情里之前甲方忽然要求所有的酒从2017年换成2012年的,临时只调来3箱,只好临时换方案。
没有男神和富婆闺蜜贴心解决问题,全得靠自己。
很多剧缺乏的 是这种“地气”,因为观众想看的是具体的生活.
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产生共鸣的那些内容。
比如领导用种种理由刁难你,其实就是让你主动辞职。
比如 你 精心做的促销 方案被 领导吐槽说小家子气 ,还被同事嘲讽。
但你什么话都不能顶回去。
而不是一个人打着电话就能“做空”对方公司。
《北辙南辕》里,男女关系倒是说了不少,也有很多发人深省的部分。
可是具体到其他生活细节就不成了。
尤珊珊上来就是有钱人,说是自己挣的也没有交代过程,后期更没有什么行为表现她的高明。
只是一味用台词渲染她“从不失手”。
或者用几句毒鸡汤表现她如何“人间清醒”。
编剧确实有具体成功过的经验,但那是上个世纪的事情,如今的情况早就不一样了。
她也早都忘记了自己的来路,总觉得成功是很轻易的,失败也只是“花钱买教训”,因此也并不想明白当代年轻人的艰辛到底在哪里。
蓝盈莹演的是个十八线的龙套艺人,也能这么有底气,只能说演员真好挣。
就跟《后浪》和白岩松被人诟病的原因一样,他们并不是恶意,说的话也不是没道理,但就是透着一种让人膈应的傲慢。
稍微体察一下年轻人的真实内心,就知道他们并非要求不劳而获,苦和累都可以接受,只是想要,求一个理解。
但成功者们并不认为他们是累的,因为不缺吃不缺喝你还想要啥自行车?
如今大城市的青年人们到了30大几岁不谈恋爱的也比比皆是,而有的人却还是坚持让女生们20岁出头就受困于恋爱婚姻和生育。
在《他乡》里虽然还是在催婚,毕竟35催和25催是不同的概念。
总之这不是谁对谁错,但冯小刚们和当代年轻人之间大概已经是不可调和无法逾越的代沟了吧。
我们愿意和观念不同的父母勉强达成表面上的和解,但是犯不着为了一部剧去委屈自己。
爱看就看,不看拉倒呗~~~~
PS:
不过对蓝盈莹的评价可能是准确的,说不定她福气在后头。
眼下这种……不行。
女侠鵺话原创
(ID:nvxiayehua)
欢迎勾搭和转发
转载要提前告知人家~
最近好多剧啊
根本看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