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上饶市,如果在地图上看它的形状类似于一个不规则的“哑铃”形。全市3个市辖区、8个县、1个县级市共12个县级行政区域,在西半部有3个,东半部有9个,两部分由万年县与弋阳县之间仅长约10多公里的县界相连,如果万年县或者弋阳县被划入景德镇市或者鹰潭市的话,上饶市的西部将彻底成为东部的一块“飞地”,不再相连。当然这仅仅是在地图上进行的假设,现实之中的行政区划调整时会考虑多方面因素,要严谨、严肃得多。不过今天上饶市地图这种“哑铃”形的结构却也正是行政区划不断调整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饶市域的“哑铃”形

上饶市的管辖范围在清朝属于两个府:饶州府、广信府。其中饶州府管辖鄱阳(附郭)、余干、万年、德兴、浮梁、乐平、余江七县;广信府管辖上饶(附郭)、玉山、弋阳、贵溪、铅山、广丰、兴安(今江西省横峰县)7县。

清朝的饶州府和广信府

新中国成立之后初期,在江西省北部所设的浮梁和上饶两个专区,其辖区则基本上和清朝的饶州、广信2府相近,稍微有些差异的是原饶州府的余江县归上饶专区,隔壁原抚州府的东乡县也属上饶专区,直到1968年7月,东乡县改隶抚州地区,算是又回到清朝时抚州府原辖区内。

1952年,浮梁专区并入上饶专区,此时上饶专区以拥有清朝时两个府的管辖范围达到面积最大,并且其形状基本接近于圆形。但是不久之后,上饶就迎来了它变成今天形状的第一步,乃至在后来的20年内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模样。带来这样变化的原因就是在上饶境内所属两个县的镇迅速成长为了和上饶能够“分庭抗礼”的地级市,这两个镇就是浮梁县的景德镇和贵溪县的鹰潭镇。

景德镇

相信说起景德镇,对于中国人来说无不感觉是如雷贯耳。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中国瓷都景德镇”代表着什么,这个城市以单一行业发展起来,在我国历史上众多朝代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朝的浮梁县

据明末清初的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景德镇县西南三十里。水土宜陶。宋景德中置镇于此,因以景德为名。明初因元旧置税课局。正德初,始置御器厂,于是有官窑民窑之分。《志》云:瓷器出景德者最佳,镇东南湖田市次之,麻仓洞又次之。

清朝《浮梁县志》中的景德镇图

景德镇先是在宋朝被以皇帝年号“景德”为名置景德镇。在明朝成为了御用瓷器,置御器厂,这里出产的陶瓷因成为了皇帝御用之物,更令其名声大噪。景德镇陶瓷业的兴盛也带动了周边各行各业的发展,其发展程度很快就超越了其县城浮梁,民国五年(1916年),浮梁县治还迁到了景德镇,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和浮梁县解放后,景德镇于5月4日成立中共景德镇市委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浮梁县委、县政府迁回旧城。1953年6月,景德镇市成为江西省辖市,即所谓的“地级市”,只不过此时的景德镇市仅仅是原景德镇的区域,级别虽高,但面积不大。

1931年的地图上鄱阳县的鱼山乡和荷塘一带

1960年9月3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4次会议通过,撤销浮梁县,其行政区域划入景德镇市。1983年,将上饶地区乐平县划入景德镇市,并将波阳县(鄱阳县)的鱼山乡和荷塘垦殖场划归景德镇市。到这时,景德镇市辖区域实现了向南的扩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景德镇市地图

鹰潭镇

比起景德镇,鹰潭镇无论是在历史上的名气和影响程度,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设市的时间等方面要小、要晚。

鹰潭镇在清朝为广信府贵溪县西部的一个镇,这个镇在府一级的地方志上是找不到的,只有在《贵溪县志》中有着有限的几个记录:

鹰潭镇:在大溪南岸仙源乡,距县五十里,旧称鹰潭坊市,销盐引。乾隆三十年改神前司为鹰潭司,驻此。

鹰潭镇巡检司:旧在乡北六十里,为神峰寨,明正德间因姚源之乱设,万历初迁鹰潭后又圮,,检金璐就屋以居,乾隆三十年题准改神前司为鹰潭司。

鹰潭镇巡检:俸银一十九两五钱二分,薪银十二两。

清朝《贵溪县志》中关于鹰潭的有限记载

这三个记载分别为鹰潭镇、鹰潭巡检司、鹰潭巡检司的薪俸,除此之外就再无鹰潭的其他记录了,可见鹰潭在清朝及以前别说在省里、府里,甚至在县里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清朝的贵溪县舆图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运输萍乡煤炭,清政府筹划建设了株洲至萍乡段的铁路,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增修了杭州至玉山段的“杭江铁路”, 1934年扩大为浙赣两省合营,展筑了玉山至南昌段292公里的铁路,从而全线改名为“浙赣铁路”。鹰潭也正是在1934年新修南昌至玉山段时成为浙赣铁路上的一个站点,融入了全国的铁路网。不过此时鹰潭站仅为一个三等小站,每天只有两班车停靠,上下车旅客仅几十人。虽然有铁路,但也不至于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个程度。

浙赣铁路江西段线路图

鹰潭迎来大腾飞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发展福建省的经济以及应对台海局势的需要,而建设的“鹰厦铁路”。鹰厦铁路西起鹰潭,东到厦门,由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王震同志率领8个师1个团,共10万官兵和10万民工,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正式通车。这条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干线,是福建省第一条干线铁路、第一条出省铁路通道,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继成渝铁路后第二条开工建设的干线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的鹰潭市区卫星图,清晰可见左右以及向南的铁路

鹰厦铁路串联起赣闽两省,成为东南沿海福建省通往内地的唯一安全、便捷的通道,也给鹰潭这座小镇带来了勃勃生机。鹰潭成为浙赣、鹰厦两大铁路干线的枢纽,也成为当年全国仅有的十六大铁路交通限制口之一。

鹰潭市地图

鹰潭镇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在铁路正式通车的1957年1月,鹰潭镇就从贵溪县划出,升格为县级镇,直接隶属于上饶专署。1979年3月,鹰潭撤镇设市,1983年7月,鹰潭市升格为地级市,将上饶地区的贵溪县、余江县2县划归鹰潭市管理。至此鹰潭市实现了管辖区域的向北扩展。

1983年国务院关于两市的批复

联系起景德镇市的行政区划调整,景德镇、鹰潭两市都是在1983年7月27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行政区域调整的,分别从上饶专区获得了乐平县和贵溪县、余江县,实现了市域面积的扩大,分别向南、向北扩展了行政区域,不但管辖起了原本管着自己的县,还上饶本来较为平滑的地区界一下子变成了两头大、中间细的“哑铃形”,这种形状一直保持到今天。相信随着经济布局不断完善和调整,这样的行政区域还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上饶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行政区域变化图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