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指彼岸,而“蜜”指“到”,“多”是语气助词,一般翻译成多,“般若波罗蜜多”合起来就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的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法的精髓,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精髓,其全文短短260字就阐释了佛法的“空性”和“般若”,将《大般若经》的要义尽摄无遗,因此,读诵《心经》就等于读诵《大般若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心经》被誉为大乘佛教般若经典的核心,对于许多佛教弟子而言,每日早课都要诵读《心经》,甚至祈福时也要诵读《心经》。

佛门如此崇尚心经,说明此经文有安神静心之效,能够化解人生的种种烦恼。《心经》的精髓在一“空”字,人生只要经常这样做,违缘就会日益减少。

01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许多人都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世上一切的形色都是不存在的,追求就是徒劳。

于是整个人也开始追寻无欲无求的境界,对于任何东西都不再去努力追求,而是消极看待。

这些人只看到了《心经》中的“色即是空”,没看到后面的“空即是色”。诚然这世上许多因为追求功名利禄迷失自己的人,这些东西也是烦恼的来源之一。

但是自己总要吃饭,总要生活,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人生也总要往好的方向前进。若是一味放下,错失属于自己的机遇,其实也是一种执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佛教认为的“空”并不是没有,虚无。空是虚幻不实,没有实体。虚无其实也是一种实体,就像这一片空间可以是海,可以是森林,也可以是一片虚无,这个“虚无”如同海和森林一般存在于这片空间中。

而空其实就是这片空间的“本相”,沧海桑田,这里是海,时间久了也会成森林,也会变成桑田。

它不是恒常的,没有固定的样子,处于不断地“变灭”中,这个属性就是指万物的“空”。

因此,《心经》说:“空即是色。”万物本相并不是虚无,而是处于这个不断变化的“相”的特性和规律中。

深入学习《心经》的人,对于世间万物并不是一种放下的态度,也不是执着的态度。过于执着世间种种功名富贵,会让自己因为求不得而痛苦烦恼。

而若是什么都不去争取,刻意的全部放下,不珍惜自己身边的人和物,最后的结果只会是自己一无所有。

无论是放下,还是执着,其实都会让自己生活中充满了种种烦恼痛苦,产生违缘。人生要做到的应该是“随缘”而行,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属于自己的东西就要紧紧抓住,好好珍惜。若是注定要离开,或者得不到的人和物,也不要勉强。

挽留过,争取过,问心无愧就行,结果随缘。做到如此,人生方能收放自如,烦恼痛苦日益减少。

02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明”指的是痴暗的意思,为十二因缘中的一支。十二因缘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十二支”。

正如罗汉悟得生死转回的苦趣后,认为十二缘为实有,人们之所以痛苦,正是因为这十二因缘互为因果,因为人生下来痴暗,从而产生种种罪恶痴愚的行为。

死去一个这样的人,又生出新的痴愚之人,没有终了之时,这时候只有用“功”才能慢慢去消灭这些因缘。

而大乘菩萨以般若妙慧观照这一境界,以为“无明”到“老死”的十二缘未必是实体,而是虚妄。

因为只要达到看到万物本相,扫除一切虚妄执着,把握“缘起性空”的奥妙,也就空除了十二因缘,而不是一点点的针对它们去消灭。

正如人在生活中,做了错事后想着弥补和挽救,于是苦心积虑,拜佛放生,想要积累功德抵消自己的罪孽。

不说能不能抵消,即使一件错事自己侥幸逃过惩罚,那么第二件,第三件呢?若是总是想着去弥补,消灭自己的罪恶,那么罪恶才会无穷无尽。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有些人买来活鱼在码头放生,结果鱼刚下水就死了。这不是放生,反而是杀生了。

他们是因为珍爱生命去放生吗?其实,都只不过是因为做了许多错事,内心难以安宁想要弥补,为了“放生”这个词带来的意义而放生。

正如《楞严经》曰:“狂心顿歇,歇即菩提。”放下自己内心的贪嗔痴和执念,心无挂碍,自然什么罪孽都消了,何必针对其中一点去慢慢消磨弥补?

放生的真谛其实并不是积累功德,消除罪孽。放生的真谛应该是放生自己,通过放生来养成自己珍惜生命的大慈悲之心,以此来普度世人,方能功德无量。

人生面对种种逆缘时也是如此,需要改变的不是某件烦心的事,而应该是时常遭遇逆缘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若是时常遭遇逆缘,更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件一件地去解决这些事。不改变自己,那么糟心的事还是会接踵而来,根本解决不完。

佛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福祸并不是凭空而来,一定是自己造作而成。

找出自己经常遭遇烦恼的原因,或许是自己识人不明,或许是自己大局观不够强,知识储备不够……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让自己不再遭遇违缘,生活慢慢变好。

人生在遭遇违缘时,可能是自己放不下,也可能是自己放下的太多了。这时候应该要做到随缘而行,不强求也不错过,找到逆缘产生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此违缘才会慢慢减少。

《心经》只有短短260字,但是其中却蕴含了人生的无数哲理,因此无论学不学佛,都应该好好研究,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千面略懂先生

家事国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烦心忧心玻璃心,开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千面略懂先生每天带你一起识破生活假象,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只是临时作为文字辅助作用,绝对不会用于商业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