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仲景方药古今应用》、《中华药海》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很多年前,师父告诉我,做医的人,就算再保守,也要趁自己明白的时候,把肚子里的货都交给后人。

好方不入棺。你的经验,你的方子,如果和你一起入了棺材,那就意味着,你真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把方子传下去,可以让医者的生命,得到延续。

这话,有点道理。为啥现在的人都知道李时珍?因为他的一部《本草纲目》,没随他入馆,而是留给了后世。

所以,文老师争分夺秒,将中医先贤的经验进行整理、挖掘和解读。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好方,不入棺,传后世,让更多中医先贤的精神,永存。

现在, 我给你说这个方子和经验,也是很有价值的。

它特别简单,就是两味药,赤小豆和当归各30克,水煎服。

成人的话,每次服药300毫升。每日服2到3次。

小孩的话,每次服药20到30毫升,每日服5到6次。

药液傍晚再煎,兑入温开水,洗浴患处。

每日一剂。服用期间,绝对不吃任何辛辣发物。

这个办法治啥呢?就是治渗液性皮肤病,以急性湿疹为代表。

急性湿疹,你看见过没?就是局部先出现红斑水肿,接着就瘙痒灼热,然后出现丘疹或者小水泡。一挠,就容易糜烂,渗出浆液。

最初,这个办法是我在经方研习班上,听老师说起的。后来,我和我一个搞中医皮肤科的同学,聊起过这个小方子。有一次,他给一个急性湿疹患者试用。结果证实,确实好用。

这办法到底从哪里来的呢?当初上课的老师没说。近年来,我趁工作之便,查阅和整理古今单验方,终于看到了此法的雏形。原来,它刊载于1988年的《湖北中医杂志》。实践者,是一位基层的中医工作者,姓梅。

这办法,也有加减之道。比如说灼热、潮红特别明显,加入双花15克、连翘15克、丹皮10克。疼痛明显的,加皂角刺15克。瘙痒明显的,加荆芥10克和蝉蜕6克。渗液明显的,加苍术15克和川连6克。

这办法,治疗患者28人,效果喜人。

我说说这里的道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办法,其实化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头记载的经方,叫做赤小豆当归散。原方,是赤小豆三升,当归十两(也有一说是三两),杵为散,浆水服用。

这个办法为什么能治疗急性湿疹呢?你看这两味药就知道了。

其中的赤小豆,是一味传统中药,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者赤豆的种子。这个东西性味甘酸平,入心经和小肠经,善于清热燥湿。湿热黄疸,湿热痢疾,湿热淋病以及胃热消渴等等,可以用它治疗。赤小豆有比较显著的利尿功效,能让湿热之邪随着小便被排出。《本草纲目》就说,赤小豆“治一切痈疽疮疖及赤肿,不拘善恶”。

其中的当归,是一味大家熟知的养血药,性味辛甘温,入心经、肝经、脾经和肺经,能够养血活血。古人把当归用于外科病的治疗,认为它可以“治痈疽,排脓止痛”。

湿疹在急性期,中医一般认为就是湿热蕴结所致。因此,用这两味药,一个清热燥湿利湿,一个活血养血,自然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了。

其实,赤小豆和当归搭配,对很多渗液性皮肤病都有治疗意义。急性湿疹,只不过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种。另外,这两味药配合还可以治痔疮。近代大医丁甘仁就有这方面的经验,药用赤小豆、当归、党参、荆芥炭、黄芪、白芍、侧柏炭、炙甘草、生地炭、槐花炭。

赤小豆和当归搭配治疗渗出性皮肤病,这个在业内也是共识。考吕志杰教授编著的《仲景方药古今应用》,明确将皮肤病列为当归、赤小豆搭配使用的主治范围之一。

我把这个小经验写一写,供我的读者朋友借鉴、参考吧。我个人认为,专业的读者朋友,应该对此留意一下。因为这是我所见过的,有过临床验证的,应对急性湿疹的最简单的办法,没有之一。非专业读者,您也最好收藏。这两味药,即便不去内服,只是用来水煎外洗,对于急性湿疹也是有疗效的。

也许有人会问,文老师,你说的这些小办法,到底是否真实?

我说,文老师写下的每一笔,都有它的根据。如果不是前人的好经验,文老师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其拿到台面上来。因为整理和挖掘中医瑰宝,是一件严肃而复杂的事情。没有严谨端正的学术态度,是不可以做这件事儿的。好方不入棺,绝不是说说而已,而是中医人的神圣使命。

赤小豆,不可久服。久服,则容易伤津。

全文完。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