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要提拔我为部门经理,我一口回绝了,人事经理来做工作,我对他说:如果一定要升我职,我就辞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来这家公司担任办公室文员2年了,自我感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每项工作任务都完成得很好。闲暇时间,我还不断学习深造,拿了不少“证书”。

有几名同事私下说,办公室主任这个位置迟早是我的,我虽然嘴上表示了谦虚,但内心觉得同事们都是火眼金睛。

有一次,公司宣布对通过全国统考,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员工给予奖励性工资,每本证书500元/月,封顶1500元/月。

在办公室主任的鼓励下,我把自己几年来获得的10本证书全部晒了出去,专业涉及人力资源、勘察设计、计算机系统集成等等。

实际上,这些证书与我目前岗位大多风马牛不相及,但是现在不是强调“复合型人才”么,我特意加强了跨专业的学习,觉得这些证书可以让他在职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我早就听说办公室主任之前是技术大牛,可是他却一本证书也不晒——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吧。

晒证书的还有几名90后员工,不过他们像约好一样,都只亮了“三本证”。

公司高层对这次技术人才摸底比较满意,立刻兑现了涨薪承诺,宣布要对优秀人才进行考察、培养。

从那以后,公司经常把软硬件故障排除这样的事情交给我做,甚至复印机卡纸、打印机缺墨这样的简单问题也让我处理。

我觉得这是领导对我的考察,从不说不,遇到疑难问题也绞尽脑汁去攻克,许多原本需要花钱请人排除的故障,我都一一免费解决了。

与此同时,人事部那边也时常请我去“帮忙”——原因是我有人力资源专业证书,他们说,“不用可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子就这样过了半年多,终于有一天,我累倒了。

我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突然感到有些悲凉:这样的生活,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虽然经常得到领导夸奖,也涨了工资,可是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这一刻,我萌生了去意,把微信签名改成了:“济河焚舟,奔向自由!”

没想到,很快人事部经理就告诉我:公司决定成立信息部,由我担任部门经理,年薪由原来的12万元涨到13万元,不过由于人手不够,我暂时没有助手,而且除了负责新成立部门工作,还要兼顾目前工作。

我回想起这些日子的辛苦,苦笑道:“这不是让我卖命吗?我不可能胜任这个职位。”

人事经理劝道:“你是人才,没有什么不可能,年轻人,公司很看好你!”

我突然发怒道:“拼死拼活,不就13万一年吗?我宁愿当文员,不要当经理,如果你们非要让我当,那我就辞职!”

人事经理站起身,指着我说道:“你可真是不识好歹,告诉你,你不想干的事,有许多人抢着干!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如果不干,马上写辞职报告!”

「写给职场朋友的话」:

我遇到的是职场中常见的“超人现象”,这些“职场超人”是领导眼中的“万金油”“万能胶”,什么都会做、什么都要做,可是领导并不会在意他们付出的体力、精力和健康,好一点的领导会给些物质鼓励,一般只有口头嘉奖,甚至还因“多做多错”而受到惩罚。


首先,我们对某些企业挖空心思压榨员工、降低成本感到心寒和鄙视,其次,我们作为职场人,也要充分警惕这种现象,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1、如今的职场,竞争压力大、人才“内卷”多,很多人担心自己落伍、被淘汰,便通过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来增加“含金量”,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像我这样“遍地开花”不值得提倡,还是“深耕一项,有效拓展”为好。

2、“复合型人才”体现在“学科交叉、技术集成”,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比如我的其他同事为什么就不那么累呢?因为他们的证书都是主要专业的一定延伸,比如人力资源和财会,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等等,再加上个别管理类专业“助攻”,便可以应付“管理+技术”的需求。至于70后的同事,他们经验丰富,没必要晒证书,晒了也没用。

3、像我这样的多技能人才,抗风险能力还是很强的,如果实践技能过硬的话,在人才市场找工作不愁,但我不应该将这些技能用来炫耀,一方面让领导不知道你到底专长什么,另一方面,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疲累。事实上,有“证”也没啥了不起,还是低调一点好。

总之,“懂行政的会计,懂技术的人力……”这样的标签看起来很“牛”,做起来很“累”,很多时候不过是领导鼓励你干双份活的“甜言蜜语胡萝卜”,让你心里一时爽,今后活受罪。个人认为,职场的意义除了养家糊口,还有踏实生活,不要苛求自己,不必迁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