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南北极长年冰封,寒冷得很,特别是南极,最低的温度能达到零下90摄氏度。在如此低的温度之下生存和活动,是很难想象的。人穿着厚厚的衣服都觉得也很难生存,那这里的鱼怎么就可以在这么寒冷的天气里生存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里生活的动物如果没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那后果简直不敢想象但是南极考察的科研人员却发现,这里居然生活着鱼类。它们全身光秃秃的,并且脂肪也少得可怜。它们丝毫不畏惧严寒,在寒冷的冰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作为一种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会随着水温的改变而改变,变得和水温一样,以此来适应周围的环境。可是南极大陆近海的水温都是在零度以下,为什么这里的鱼没有被冻死,为什么没有被冻成冰块呢?

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南极考察者们把世界上最不怕冷的南极鳕鱼钓了上来,并带回实验室请专家们进行研究。专家们发现,与其他地区的鱼相比,南极鱼的体液中含有一种高分子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与冰或水相互作用,降低了水结冰的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鱼身上的这种蛋白质使得它们可以在零度以下的水域维持非结冰的状态。也就是靠这点“本钱”,南极的鱼才能在冰天雪地里自由地游弋。这种抗冻蛋白质,就像汽车的防冻剂。

看来为了适应周围的环境,动物们也都是很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