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焦虑从来就没有消减过,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多争一分干掉千人”……有谁不耳熟能详呢?家长们为了孩子倾尽所有,而孩子为了学习拼尽了所有的精力,而目的就是一个,顺利进入高中,考进心仪的大学。

这从本质上说,并没有错,但是把孩子的一切都赌在学习上,这就错了。因为一个人的成才,除了智商,还需要有情商和逆商等等的参与。所以,我们看到有些人尽管考取了北大清华,而最后却并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华丽转身,甚至沦为低保户,还要政府去救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看到这一点,也为了教育更纯粹,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双减”政策,对校园内和校园外的学生负担进行大幅度的减负。现在,校外教培机构的学科类培训班只能在上课日举办了。学生可以在学校进行课后延时服务了,初中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上晚自习了。

但是休息日、节假日和寒暑假任何个人和机构不准进行学科类培训。这项政策的限制,让许多家长焦虑的心更加重了一层。周日和节假日都不能补课,难道孩子就只能在家玩游戏和看电视吗?迷茫中有着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而现在,随着疫情的加重,学校能不能上课又成了一个未知数。因为学校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一个风吹草动,那位相信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一旦有一个人中枪,就有可能所有的学生被关“禁闭”的危险。

为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筑牢校园防控的那道红线,教育部在最新通知中明确:

◆学校防控条件没有达到当地防控要求,学生不能返校;

◆各项防控措施没有落实不到位的学校,学生不能返校;

◆在学校相关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之前,学生不能返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的疫情反反复复,还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教育部能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为了学生的安全着想,条件不允许就必须要推迟上课。

昨天(8月22日)河南更是在教育部要求的基础上再加码,提出了“六不返校”的安全底线,即:

◆学校仍属中高风险区的不得返校,

◆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得返校,

◆不能满足防控技术方案要求没有落实一院一校、一院多校协作体系的不得返校,

◆没有完善应急预案且没有开展应急演练的不得返校,

◆防疫物资储备不到位的不得返校,

◆灾后校舍安全没有保证的不得返校。

这还让人上课吗?有人就调侃称:高一的新生,干脆就三年网课,直接高考,不就什么都简单了。但是,调侃归调侃,现实的严峻却没有人敢稍有马虎。

面对着这种局面,最高兴的莫过于学生吧。没有了耳提面命的老师,没有了压抑如高墙的环境,自己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那是多爽的一件事啊。尽管要上网课,但是如何不被老师发现,还不是小菜一碟。至少是一个班的学生在上网课,老师哪有那么多眼睛看呢?我的自由,我的快乐,我的随性,都快点来吧!

而这个消息接连发布,也就意味着很大概率是要推迟秋季上学的时间了。这时候,最焦虑的莫过于家长了。

“双减”政策的落地,孩子上课外辅导班成为了不可能,现在又面临着停课,孩子还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网课,确实能让孩子跟上学习的节奏,但是那个效果可是差强人意的。孩子一要是不自觉,那么网课就成了一个摆设,孩子是什么都学不到的啊。而且,现在许多家长都是上班族,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在家里看着孩子。孩子知道自觉学习还好,要是不自觉,那孩子不就毁了吗?

本来以为熬到学期结束就可以上课了,而现在却又兜头泼下一盆凉水——这让家长们如何不纠结呢?

学生时代本来就是分秒必争的,而现在整天窝在家里。没有一个学习的环境,也不知道自己学习的怎么样,更不要说和他人做比较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能用心用力地学习吗?几乎没有可能。

原来,学校不上课还可以去辅导班,但是现在这个也成了泡影。孩子能送到哪里去呢?本身的学习能力就不足,上网课又和老师隔着屏幕,不能形成互动和答疑,学习的效果恐怕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吧。

总而言之,新学期继续停课,只有学生高兴,而家长是忧心忡忡的。其实,家长也应该放松心态。孩子要成才,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必须要靠自己的。我们就把这次停课当作一次考验。这次就让他跌一个跟头,或许就能长大呢?谁又不是在摔倒中成长的呢?

亲爱的读者,对于对于新学期延迟上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