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蒋介石心中,最喜欢的称谓其实是“校长”,毕竟在国父去世之后,他并不算国民党的首脑人物,依靠的就是黄埔一脉的军队才走上了最高的位置。所以此后他都视黄埔系为心腹,一些重要的军官位置都只让黄埔生担任。

其中有八人非常得蒋介石信任,他们都位高权重,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人并称为“八大金刚”,不过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这八人的境遇最后各不相同,还有一人选择留在了大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应钦祖辈就是清末的军人,所以他自幼也有从军的意向。先后就读武昌陆军第三中学、日本振武学堂,在日本振武学堂中是蒋介石小一期的学弟。

武昌起义后回国,与蒋介石同在陈其美的沪军都督府任职,一直做到了营长,不过讨袁失败后就继续前往日本学习。

不过两人并非没有矛盾,何应钦也是有自己的考虑,有两件事就能看出两人各自的小九九。

1、武汉汪精卫、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西北军冯玉祥、晋系阎锡山联合起来公开反蒋,要逼其下野,在大会上白崇禧气势汹汹,让蒋介石非常尴尬。

此时何应钦认为蒋介石的倒台已是必然,暗中也支持了桂系逼宫,所以在蒋介石回身注视何应钦时,何应钦低头装作没看到,最终蒋介石只能愤然离席。

事后蒋也说:“当时只要他何应钦一句话,我是可以不走的”。

2、著名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已被抓,·以宋美龄为首的一干人等希望能和平解决,然而何应钦立马率大军逼近,扬言要血洗长安。蒋介石人还在对方手上,这等于是把蒋架在火上烤。

何应钦后来还让飞机轰炸了陕西三原、渭南和赤水车站等地,导致东北军中是少壮派想解决了蒋介石。

从这两件事就能看得出来,何应钦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最终不被重用也就感觉正常了。

所谓的代表团团长,看起来代表了中国,实际却差不多等于被“流放”了。所以解放战争中何应钦基本上没什么露脸机会。

到了台湾后何应钦更是被冷落,仅被任命为“总统府战略顾问”,基本上没有什么公务,不过他还是挺长寿的,1987年去世,享年9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何应钦是蒋介石早期最信任的人,那陈诚就是蒋后期最信任的人,在黄埔军校建立之初,陈诚只是候差军官,但是后来的东征、北伐、混战中,陈诚的表现非常出色,渐渐走进了蒋介石的视野当中。

与何应钦不同的是,陈诚一直坚定不移地跟随蒋介石,比如蒋桂战争时期,陈诚被调任新编第一师师长,他公开提出选拔使用干部的条件就是不贪财、不怕死、会带兵、能打仗、无不良嗜好、忠于蒋介石,服从其命令。

这个公开,是肯定能传到蒋介石耳里的,你说蒋介石听后心里高不高兴?

有了蒋介石的支持,陈诚的仕途相当顺利,打败仗不惩罚,打胜仗给奖励,武器、后勤等物资给得很足,所以后来陈诚自成一系——土木系,与何应钦一派互相争权夺势。或许这也是老蒋刻意为之,权衡之术。

解放战争时期陈诚也被老蒋委任负责东北战场,然而均被解放军击败。

即便如此败绩,蒋介石对他的信任依然不减,1948年10月派陈诚主持台湾政务,先后担任台湾省主席兼台湾警备总司令,其实也就是相当于“转进”先锋,为国民党后撤台湾做准备。

后来蒋介石逃往台湾,陈诚也一直相当于台湾二号人物,他去世得比较早,1965年离世,终年67岁。

刘峙是在黄埔军校成立后,经何应钦介绍进入黄埔成为战术教官的,他的外号有很多。

北伐战争中的“福将”:攻打南昌时,指挥官王柏龄突然失踪,刘峙接任,打赢了此战,由此开始了领军之路;在龙潭被孙传芳偷袭,阵地都已经被突破,情况万分危急,碰巧增援适时赶到,有生力量的加入让刘峙顺利完成反攻,还因此升迁。

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对阵冯玉祥、石友三、傅作义皆胜。

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平汉路战役被日军打得一溃千里,“转进”速度惊人。

解放战争中就成了“猪将军”:淮海战役,刘峙是徐州“剿总”,负责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在国民党那边称为徐蚌会战),结果黄埔系基本上全交代在这战。

所以老蒋对他非常生气,国民党战败后,刘峙流落香港、印尼等地多年,最糟糕的时候还去当过小学老师,一个国军上将为了糊口,也是悲凉。

直到1953年才被允许去台湾,基本也没被重用过了,1971年去世,终年79岁。

蒋鼎文16岁开始从军,在黄埔军校成立前是孙文大元帅大本营兵站总监部上校参谋,也算是个肥差,听到军校成立的消息后请愿连降四级担任黄埔上尉军事教官,可以说蒋鼎文还是很有理想的。

在此后的北伐、军阀混战时期也很拼命,尤其是西安事变时,为了营救蒋介石,往返于南京、西安之间,还被扣下当作人质,让蒋介石很欣慰,对他也无比信任。

但是抗日之后,蒋鼎文开始腐败起来,主政西北时大发国难财。国民党内部贪污成风,这些蒋介石倒没有在意,然而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他统帅数倍于日军的兵力,却失地千里、损兵20来万。

此时的日军已经出现颓势,蒋鼎文却还被打得那么惨,因此基本上仕途就断了。此后开始积极经商远离军政。

1949年随蒋介石逃往台湾,也就是顾问之类的工作,1974年病逝,享年7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八大金刚”里,只有张治中的手上没有沾染共产党的血,他在黄埔军校成立之时担任军官团团长,此后也参加了北伐、东征等一系列重要事迹。

不过他未与我党交战过,反而屡有贡献,比如皖南事变后向蒋介石上书,主张继续国共合作;1945年受周恩来委托,到新疆解救了100多名共产党干部;1946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军调处三人小组,主张和平解决国内问题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张治中担任过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1969年张治中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相比其他几人,陈继承的名声和官职都是最小的,其父是清末秀才,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后来主要也是以教育事业为主。

黄埔军校成立之初,陈继承担任教授部战术教官,很多后来的国军将领都是他的学生。此后长期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中任职。

1949年先是跑到香港,1950年才奉命前往台湾,也是担任着军事顾问,基本被闲赋,1971年因病去世,终年78岁。

钱大钧的从军时间很长,在黄埔军校成立之时已经是保定军校教官,他也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有经验且又算同窗,因此被蒋介石选中成为了黄埔中校兵器学教官。

在国民党中,钱大钧是一个出谋划策的角色,他拟定的作战计划,不但蒋介石非常欣赏,连白崇禧都推崇备至。

抗战时期直接指挥了武汉空中保卫战,以损失9架飞机的代价击落21架日机。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钱大钧也担任过战略顾问,貌似这些“金刚”们到了台湾后大部分都是担任这个职务,很闲的闲职。

1982年钱大钧在台北病逝,终年90岁。

顾祝同早年跟随孙文先生,他也参加了军校的筹建工作,军校建立后担任军校教授部中校战术教官。此后一直对蒋介石忠心耿耿,尤其是西安事变中没有接受何应钦命令进攻而得到蒋介石重用。

在惨痛的皖南事变中,顾祝同也是主要执行人之一,1949年12月还在西南抵抗,1950年3月前在云南、西昌等地筹备力量打游击,由此可见其顽固不化。不过这些在大势面前都是徒劳的。

1950年3月底飞往了台湾,后来基本也是被闲置,一样担任过战略顾问,1987年去世,终年94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下大势、人心所向,并非几个人就能够阻拦的!相比之下,张治中比起另外七人要好很多,因为他顺应了潮流、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