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进入当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的商业运作、书法培训与各种活动、展览赛事的规模或创新等都是古人难以想象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而弊的这一端,是民间出现不少负面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想过吗?为什么当我们一提到中书协,不管是会员、作品、赛事或奖项,都会招来那么多争议、质疑甚至谩骂?为何呼吁取缔、解散的声音甚嚣尘上,甚至还有会员怒怼书协、退出书协?

客观来说,种种负面声音主要来源于以下问题:

思维观念不同

有的人觉得书法就是修身养性,不应该拿来比赛、评比,更不应该凭借会员的身份,把字拿来销售运作,觉得“有辱斯文”。想想还是有些道理,因为自古有云“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将书法评比排名,很容易引起争议,且标准也在变化,很难做到独立客观、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公平公正。所以,近年来中国书协把许多赛事等次奖取消,这是件好事。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有的人写了几十年字,投了几十次稿都石沉大海、名落孙山,但骨子里却总觉得自己写得非常好(哪怕很差劲),从不去认真思考落选的真正因素(如取法、结构、神采、气息、格调等),认为别人一定是靠关系或重金入展入会,是中国书协的“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把自己这块“真材实料”挤出去了。于是愤世嫉俗、漫天叫骂。本质上,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态。

且此类人数庞大,比如去年第12届国展,总收稿量达5.2万件创新高,但是入展率仅1.9%,落选作品5.1万件,这几万人中有不少人屡战屡败、怨声载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训出来的“快餐会员”

快餐 会员是 什么意思? 每当中国书协有展览出来时,很多国展高手或名家就开短期集训班,集训三天五天或一个星期,帮你打造一幅国展作品,能不能获奖入展就看你运气了。 怎么打造呢? 老师分析形式、材料,确定字体大小,然后集字让你去临摹、调整,最终结果是有可能入展、入会。

但问题这些会员很多只能写这一副字或一种字,久而久之,大量水平参差不齐的会员出现了,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后来,中国书协的抽查、复试的举措,让一些钻营取巧的人败退下来。

基层人群审美认知有限

广大普通百姓和基础爱好者、楷书爱好者总是把写字等同书法艺术,要注意写字最大的功能是美观、实用,要求一目了然;而书法艺术是在汉字的基础上,通过毛笔等材料对汉字点画线条结构进行技法处理,融入作者对传统文化、审美、修养等进行综合表现与情感表达。但是基础爱好者尤其是楷书爱好者就会产生抵触心理,就如同告诉一个还没入门人说《祭侄文稿》是件好作品,他会觉得“你有病吧”“你考试敢这样些么?”“我儿子都写得更好!”可见,当前国民书法审美层次亟待提高。

错误的书法观念误导

民间书法教育的错误观念有如“楷书等同基本功”“楷书无欺”以及某些影响较大的书法老师借助光盘视频、网络等多媒体传播,在学生和群众面前对中国书协灌输洗脑式的诋毁,对中国书协的形象造成磨损,加上江湖地摊、老干体、玩票圈以及山寨野鸡协会等都充当了“打手身份”,最终导致民间出现大量不满与诋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特殊会员”的负面影响

在中国书协会员中,出现了一些社会上的特殊人物,比如书协内部大贪官赵长青,再如高官书法家—大贪官王有杰、陈绍基等,再如明星唐国强、郁钧剑等,以他们的书法水平是入不了中国书协的,但是他们影响力太大了,与书法捆绑在一起,或被众星捧月又或成为众矢之的,最终反馈到中国书协:是谁做关系让他们进去的?那些烂字为什么还高价销售?背后的利益链引发群众质疑。

头衔与利益关系

书协有很多职务,但职务高低与水平不成正比。比如书协主席、副主席的书法水平很普通,甚至还常写错字,引起人们的耻笑和抵触。且作品润格却按主席、副主席、理事、会员等各种级别头衔与利益紧关联,必然引起广大群众质疑、反感。

当然,众多协会组织,无论是中国书协,还是美协、作协、音协、舞协…因为有利益关联,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声音出现。中国书协也更加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才通过反腐败、反舞弊、去名次化、精简赛事展览等工作,剔除诟病、优化机制,负面形象有所改善。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