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层次人才新政策到底会是什么?孔雀计划于9月1日停止!(攻略+解读)

本文框架预览:

1、前言(深圳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多少补贴)

2、个人如何申请人才项目补贴?

3、新的孔雀计划真的来了!

4、新孔雀计划政策方向延伸

5、总结

前言

深圳成为了众多年轻人追梦的起点。青年人才的不断流入,成为支撑深圳未来发展的最有力前提条件。深圳为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在

2021年9月1日零时起,高层次人才业务(指“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学术研修津贴”等三项业务,下同)停止申报。2021年9月1日零时前已在我局高层次专业人才申报系统(以下简称申报系统)提交申请,且业务状态为“待受理”,以及处于受理后审核审批环节的申报记录,按原规定办理。已提交的申请如由申报单位自行或申请撤回的,2021年9月1日零时后我局不再受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多少补贴

先看看深圳高层次人才可以享受多少补贴,除了市里面的补贴,区里面甚至有1:1配套的补贴。除此之外,已认定为高层次人才的,还有孔雀人才创业补助、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生活便利等方面全面的政策,可看小编另外的文章有讲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个人如何申请人才项目补贴?

可通过自身取得的成绩:获奖(如德国红点奖等);发表论文(在Nature或Science等顶级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历(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等);主持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担任评委等。或者依托企业或团队的成绩,且为企业或团队第一负责人,担任总经理或者董事长职务等。

申请深圳孔雀计划注意事项

1、《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申请核准表》必须完整填写个人简历,含高等教育、留学、研究经历,并提供申请时上一个工作单位的联系电话(填写在简历中),如上一个工作单位为市外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研究机构、国有企业的,还须提供原工作单位的离职证明材料。

2、外籍申请人(包括外籍华人)持国外护照申报人才确认时,所填报姓名必须与护照姓名一致,后续奖励补贴发放时系统默认开户名与申请人姓名一致。已经确认的外籍华人为中文姓名申报的,需到窗口办理信息变更手续,变更为与护照姓名一致方可续办业务。

3、中国籍申请人必须以身份证进行申报,号码为18位格式。已经确认的中国籍申请人为非身份证申报的,需窗口办理信息变更手续,变更为身份证信息方可续办业务。

4、申请人劳动合同必须填写完备。合同期内有试用期的,试用期结束方可申报;合同条款最后规定“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的,则甲方必须有法人或授权人签字,属授权人签字的还需同时提供授权书。

5、相关材料为外文的,另需提供有正规翻译机构盖章的翻译件;但若以“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来深工作且与用人单位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留学回国人员”为认定标准的申请人,可无须提供博士学位的翻译件。

6、所有材料的复印件经申报单位审核,并由核实人签名和单位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的孔雀计划真的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鹏城孔雀计划”政策已正式印发,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5月28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开发布了《关于高层次人才业务、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相关安排的公告》,为新旧政策衔接预留3个月以上的过渡期,自2021年9月1日零时起,高层次人才业务(指“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学术研修津贴”等三项业务)停止申报。2021年9月1日零时前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层次专业人才申报系统提交申请,且业务状态为“待受理”,以及处于受理后审核审批环节的申报记录,按原规定办理。通过实施“鹏城孔雀计划”,深圳将进一步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不再向人才发放“帽子”,强化用人主体作用和市场激励导向,构建“能力+业绩”的人才评价体系,分领域分赛道评价高精尖缺人才。在市场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竞争性领域,突出市场认可、市场评价,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等市场化激励方式予以支持。特别是聚焦我市重点支持的产业和技术领域,优化升级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扩大优质实体经济企业高精尖缺人才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产业链、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在非竞争性领域,突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赋予科研、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等领域用人主体更大自主权,支持重点用人单位设置特聘岗位,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自主评价聘用高精尖缺人才,实现“谁用谁评价、谁用谁管理”“岗位评聘论水平、政策待遇看贡献”,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能动性。目前,我市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发布了首批特聘岗位申报指南,其他重点用人单位的特聘岗位申报指南也将陆续发布;市人力资源保障局近期将发布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申报指南,欢迎您关注。同时,深圳将不断加大人才安居保障力度,加快完善“4+2+2+2”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或者符合深圳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紧缺人才,可按规定享受租住和购买人才住房优惠。对于高精尖缺人才,将建立人才住房封闭流转制度,规划建设一批高品质人才住房,以更大优惠力度租售。

由以上市委组织部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未来孔雀计划更加看重的是个人成果转化能力,需要的是更加硬性的条件,而非之前的论文等软科学成果。

新孔雀计划政策方向延伸

很明显,对比“旧孔雀计划”,鹏城孔雀计划的申报难度确实是加大了不少,也印证了我之前的推测猜想。

刚刚有提到,9月1日之前提交的,不管是待受理还是受理中,都统一按旧政策处理,可以说剩下的这几天真的是黄金时间了!!旧政策真的很宽松,在小编的帮助下更是可以160万轻松赚到手,跟着拍子走,skrrr~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提到的特聘岗位申报指南,在今年5月底左右,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鹏城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首批用人单位对外发布了 “特聘岗位”申报指南。这标志着在科研、教育、卫生健康、文化体育等领域实施的“特聘岗位”制度,正式步入“实操”阶段,用人单位可根据专业特点和事业发展,自主确定岗位评聘标准,不同领域可“量体裁衣”设定门槛标准、“谁用谁评价”,改变过往以奖项、学历或职称等标准认定人才的做法。自2021年9月1日零时起,高层次人才业务(包括“高层次专业人才认定”“海外高层次人才确认”“学术研修津贴”三项,下同)停止申报。2021年9月1日零时前已申报的高层次人才业务按原规定执行,已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可按原规定继续享受相关待遇。

以深圳大学的特聘岗位申报指南为例:

为面向全球引进高精尖紧缺人才,根据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原则,在本单位设置A、B、C共3个档次特聘岗位,每个聘期为3年,获聘特聘岗位的人才可按规定享受特聘岗位奖励支持。

(一) 申请人条件

1.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 首次聘任相应特聘岗位时,A档一般不超过65周岁,B档一般不超过55周岁,C档一般不超过50周岁;

3. 除了上述条件外,申请人还应具备以下与该岗位任务目标相匹配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其中A档特聘岗位聘用对象应处于本领域、本专业世界一流或国内顶尖水平;B档特聘岗位聘用对象应处于本领域、本专业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C档特聘岗位聘用对象应在本领域、本专业有一定影响力。各档特聘岗位的聘任条件细则另行发布。

(二) 申报说明

1. 特聘岗位为全职岗位。

2. 申请人应配合依托单位提供所需的申报材料,并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经查实存在弄虚作假等情形的,取消申报资格,5年内不得申报评聘,并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 我市原认定的杰出人才和其他任期内的高层次人才不可申请参评特聘岗位。任期结束后,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A类人才、海外高层次B类人才,仅限申请参评A档特聘岗位;后备级人才、海外高层次C类人才,仅限申请参评A档或B档特聘岗位。

(三) 申报方式

申报方式:请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申报者将以下申请材料发送至对应的学院联系人邮箱,邮件主题及附件请注明“申请人姓名+研究领域+特聘岗位A/B/C档”。

有关待遇

1. 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面议。

2. 可按规定享受特聘岗位奖励。

3. 科研经费:提供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4. 工作条件:学校建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已购置多种先进的大型科研仪器,可满足高水平科研团队的需求;学校还将根据工作需要,提供合适的实验场地;支持组建团队,为符合条件人员配备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研究生和博士后招收计划予以倾斜。

5. 生活条件:学校提供周转房,租金优惠;可按有关规定享受深圳市人才住房优惠;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下辖4所中学、4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有效保障教职工子女就学;下设2所三甲综合医院,为教职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6. 其他待遇:可按有关规定申请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并在落户、安居、医疗、出入境、小汽车增量指标等方面享受相应待遇。

总结:

除了高层次人才计划、深圳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将有所调整。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对2021年8月31日及之前引进的人才,按原规定受理租房和生活补贴申请,对2021年9月1日及之后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将根据有关政策要求,对在深圳全职工作的35岁以下的博士另行制定生活补贴政策。

此外,深圳将聚焦重点支持的产业和技术领域,优化升级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扩大优质实体经济企业高精尖缺人才的覆盖范围,进一步强化对重点产业链、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助力更多人才在深创新创业。各级人才服务部门将以更优质的服务、更开放的举措,为来深人才和团队营造更好更优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