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江苏卫视《超脑少年团》许久了。直呼高能的《超脑少年团》迎来了第六期,寻找一颗星从“超脑号启航”、“解锁星际灯塔奥秘”、“攻克超难数学题”、“背水一战逆风局”、“引人入胜杨芸晴陪着将战斗进行到底”,每一期都是无限烧脑紧张刺激。尤其在第二期的结尾魏坤琳列举了“当年阿波罗13号登月过程中氧气罐爆炸”的事例让人沉思不已,或许才是超脑的真正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晚寻找一颗星又忍不住要写文了,因为第六期的少年们实在是太机智、太有心理素质了。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少年们学会了对自己走出的每一步负责。他们化身成为一个个建筑设计师,是那么有模有样。在今晚的奇幻之旅中少年们的护盾实在做得太坚固了,他们居然借助若干异形块搭建起了最稳固的结构——这又是学以致用的最佳表现。物理世界的奥秘不是一般的强大,我算是见识到了。在一旁的女儿看得目瞪口呆,原来还可以这么玩。“小浪花队”渴求胜利,但“小脑瓜队”却越战越勇,看他们在阿基米德制造舱里比拼,我们父女俩也紧张到不行。借着他们“阿基米德的浴缸”的挑战,我顺势向女儿介绍了一番阿基米德其人以及他的一些定律。平时不怎么爱学习的她这回却听得津津有味,而且非常专注,还主动问了三个“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度不低于40厘米,但不能超过55厘米,总体积必须少于15立方分米——“小浪花队”与“小脑瓜队”各派出自己的四位得意干将,挑选若干块异形材料,用不同拼接方法搭建一个可以承重的稳固结构。看谁家的作品承受力更大,结构更稳固。寻找一颗星之所以把题目描绘下来,因为女儿跃跃欲试的样子,即使孩子现在不成功,多尝试几次总有成功的时候,只要她愿意不断尝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儿也没错。看着两队烧脑少年专注地在电脑上进行模拟拼接,这是非常考验眼力的。他们必须用眼睛估计一下作品的高矮胖瘦或镂空多少,在没有一个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设计难度颇大。在两队比拼过程中,主动请缨的朱克儒让寻找一颗星印象颇深,他虽然一直说自己很菜,但这次他当仁不让。“我觉得这个项目,我软件还可以,操作也还可以。而且我想为我们团队争夺这枚钥匙,所以就上了。”这是自信心的表现,这是实力的表现!事实证明,朱克儒这次表现不俗。

两队的平台建好了,砝码一个个追加却始终胜负难分,最后竟然是“砸”出了个冠军,这也是《超脑少年团》的一大创举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期《超脑少年团》在选手较量的前,“超脑护航员”们首先上手小试牛刀。马清运用6张纸牌搭建起了一个空间结构,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他稳稳当当地把所有牛奶盒都放了上去。苦思冥想许久的伊能静空间结构上只勉强放置了一瓶牛奶。看来术业有专攻啊!伊能静如果一唱歌,马清运估计立马歇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走得多快多远,记得父母一直在身后默默守望。这是江苏卫视《超脑少年团》给寻找一颗星的启发。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引导。我们家长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扬长避短、支持孩子独立思考闯出自己的一条路。没有孩子是不喜欢学习的,只是他们没有找到打开学习兴趣的钥匙。学习虽然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家长要关注、鼓励和引导,这样才能传承优秀家风啊!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有的天赋,你的孩子和莎士比亚之间,只是少了一双发现的眼睛,让孩子在每一个维度都是完美的,那是不可能的。各位,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