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父母都知道孩子从步入校园开始就有校规校纪,步入社会以后不仅有公司的制度守则,还有法律法规要遵守,可见“规章制度”无处不在。

为什么要给孩子立规矩,到底有多么重要?

有些家长就指望着孩子步入小学,开始集体生活以后,等着老师教导。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在三岁时的言行,基本上能预示一个人成年以后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如一个孩子打小就非常的霸道、无理、骄横、任性,长大后只会更加肆无忌惮。不仅是性格越来越差,很有可能因为这一点而在生活中和职场中吃尽苦头

武志红曾经说过:“父母影响孩子一生的命运!”孩子的未来如何,取决于早期从父母那里接受的教育。因此,教育孩子,要抓住时机。家长的教育和管教并不是一直有效的,过了有效期,再想要教育和纠正就不一定有效果了。

在幼儿时期,孩子们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无所不能的,在这段时期孩子也是非常依赖着父母,而恰好也是管教孩子,为孩子养成良好性格的黄金时期。如果家长在这黄金时间段马虎了事,孩子的性格塑造可能会出现大问题。

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诱惑,会犯错误,会迷失方向,如果爸爸妈妈在这时候没有尽职尽心尽力地引导和教育,孩子以后误入歧途的可能性会非常高。

正如梁启超所说的那样,人活着就像是百年老树一样,树活得怎么样在于幼年的根怎么扎,人活得就要看幼年所接受的教育

假如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能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孩子走错的几率会很小。因此,别人家的父母在有效期内已经将自己的孩子管教好了。而如果你错过了这段时间,那么你作为家长的权力就失去了作用,以后再想补救也可能为时已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往甚至有很多知名的儿童心理专家,多次表示过:6岁以前是培养孩子性格,为孩子立规矩的最好时机。

正如俗话所说:小错不改,必酿成大祸。简而言之就是:如果错过6岁以前这段教育的黄金时间,孩子以后很难按照规矩来教育,甚至越来越难管教

只有树立了明确的规矩,让孩子知道规矩的重要性,才能培养起责任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父母亲从小给孩子树立的规矩,会成为孩子未来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引导着孩子走向光明的地方。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

想要让孩子遵守规矩,家长不妨这样做!

有些家长总是吐槽抱自己教育孩子好费劲,感觉使尽浑身解数都很难让孩子乖乖听话,满满的挫败感、无力感油然而生。明明已经立好了家规,孩子也应承得很好,可就是做不到。

事实上,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懂得灵活变通,总是用蛮力或者是命令去教育孩子,实际上教育孩子是需要一种恰到好处的“巧劲”

只有善用巧劲顺着孩子,这样才能卡在“节奏点”上教育孩子,不会让孩子满身逆气。因此家长想要孩子乖乖遵守规矩,不妨按照这几点试试吧?

1、不要一直强迫孩子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一种妄自尊大、强迫孩子遵守我们设定的规则。其实,不要一直把孩子当成孩子,孩子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也有自己的意识,因此他们也不愿意被大人控制和支配。

很多父母在这时候往往会用强权来压迫孩子,而孩子也会用尽力气来反抗,如此一来就会陷入教育的拉锯战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不听话,不要第一时间觉得孩子叛逆,而是跟孩子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沟通,注意语气和角度,考虑孩子的内心想法,孩子才会真正的理解父母的教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学会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有不少的家长,总是不想要孩子走自己的老路,吃太多的苦,因此对孩子娇生惯养,结果孩子越来越任性。当孩子任性犯错的时候,家长还“屁颠屁颠”地去收拾残局。

事实上,真正的爱并不是指父母包办孩子的一切,更不是替孩子找推脱和逃避责任的理由,甚至帮孩子承担所有责任,因为这是变向的在袒护孩子,纵容孩子做错的事情

因为孩子没有尝过苦头,以后会犯更加严重的错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做错了事情,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学会让孩子吃点苦头,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只有这样,孩子日后才能学会约束自己

3、立规矩要坚持,不可放松

有的父母说,明明跟孩子定好规矩了,在家能好好遵守,出了门就变样了?出去之前的“约法三章”就成了“废话”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父母不够坚定,立规矩之后,一定不能随意更改。在孩子眼里,规则一旦被改变,孩子就会认为规则是可以打破的

若规则被不断地破坏、变更,最终将失去效用,让孩子的任性得逞。而且,以后不管父母定得有多严格的规定,孩子们也未必会遵守。不让孩子们有空子可钻,孩子们才会真正的遵守规则

又子寄语:

孩子的性格都是后天形成的,尤其是在0-6岁这个阶段,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重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父母是有情感依恋的,孩子的眼里只有父母,有很深的依靠心理,是最好的教育阶段

孩子以后的路是要靠自己去走的,没有人可以代替,要培养他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才会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