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经济和通讯产业迅猛发展

通讯网络已经成为

不法人员实施违法犯罪的重要平台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数量不断增长

形式不断翻新

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刑事犯罪

给人民群众的财产

造成重大损失

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广大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记者从全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新闻发布会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区公安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1至7月,全区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2585起,同比上升63.3%;抓获犯罪嫌疑人3197人,同比上升193.3%;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5.4亿元,同比上升66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发案类型看,2021年受害人被骗类型多为“网络贷款诈骗”、“网络兼职刷单诈骗”、“杀猪盘”、“冒充客服诈骗”及“冒充公检法诈骗”。从受害人年龄段看,中青年占比较高,属于被诈骗的高危群体。目前,各学校即将开学,公安机关提醒广大学生及家长上网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提高警惕,决不轻易给他人转账、汇款,同时应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每日推送的防骗小知识及实际案例,提高自身防骗意识,切勿参与“两卡”犯罪。

目前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

犯罪形势有何特点?

公安机关是如何应对的?

当前,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变化,传统接触式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非接触性犯罪持续高发多发。这类犯罪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发案总量不断上升;

二是犯罪团伙大多隐藏在境外;

三是作案手法组织化、智能化的程度不断提高;

四是诈骗团伙作案目标性强、受骗群众被骗几率大;

五是诈骗团伙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搭建网络平台和转移资金通道等黑灰产业在不断扩大。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信产业迅猛发展,手机通信工具及互联网为网络贷款、刷单、虚假购物、“杀猪盘”等电信网络诈骗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同时电信网络诈骗多为非接触性犯罪,随着金融资金结算方式多样化、快捷化,诈骗对象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进行“量体裁衣”,根据被害人的不同特点,精心制造连环陷阱,从“普遍撒网”转向“精准制导”,由于群众防骗知识缺乏,很容易被诈骗分子“趁虚而入”。

与此同时,围绕在电信网络犯罪周边的黑灰产业群也大量滋生,如盗卖公民个人信息、伪造复制出售银行卡、手机卡、专业网络改号、制作木马程序及诈骗网络链接等,电信网络诈骗刺激了周边灰色产业的衍生,两者在非法利益的驱动下形成了一条互利互助、共生共存的产业链,严重侵害着国家的管理秩序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形势,

自治区公安机关

将依托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两年专项行动

坚持“打、防、管、控、宣”一体推进

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打击治理

一是从严从重从快打击涉疫情诈骗犯罪;

二是集中打击多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三是严厉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服务的上下游黑灰产犯罪;

四是集中整治涉诈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

五是全力以赴为人民群众阻骗挽损;

对电信网络诈骗金额较大的案件由自治区公安厅挂牌督办,进行快速核案、落查、抓捕。将精准劝阻、技术反制、宣传引导作为有效压降发案的重要手段,扎实筑牢“人防”、“技防”、“心防”三道防线。深挖幕后金主、摧毁涉诈技术平台、纵深推进“断卡”行动,斩断资金通道、整治黑灰产业,全力铲除犯罪窝点,实现全链条打击,最大限度挤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生存空间,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马幺幺

编辑:张臻

校对:王方

一读:段磊

编委:阿拉腾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呼和浩特日报官方微信;本平台转载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